試議會計教育的問題及策略
時間:2022-12-26 10:47:33
導語:試議會計教育的問題及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會計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技術。需要學生不僅僅要有扎實的科學理論知識,而且還要有過硬的實務動手能力。教學改革的制定要貫徹“實踐、實用”的原則,突出強調注重素質教育,重視創新能力的培養,強化專業技能的訓練,加強實踐課的教學,增強學生的實務操作與動手能力。針對上文提出的在基礎會計教育中存在的各項問題,本文提出以下對策和思路:
1案例教學
如果能在實際的教學中多引用一些案例,讓學生自己去實際操作這些案例,案例的完成結果作為考核學生成績的一種方式,而不僅僅使用考試分數。案例最好讓學生自己分組,或者教師給學生分好組,在組隊的過程中既能讓學生體會團隊合作的重要性,而且又能實際動手操作了知識。這樣比單純的為了應付考試而學會的知識更有價值。目前電腦及各種會計軟件的普及使手工記賬工作大為減少,為會計工作大大節省了工作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實際上,會計電算化并不能完全代替手工記賬。如果系統癱瘓了,又或者系統被黑客侵入,這個時候手工記賬的功能就凸現出來了。對于“基礎會計”這門課程來說,結束后可以再另外加一門“會計實踐”用企業的真實賬簿讓學生自己手工記賬。如果能夠在課堂上多設一些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思考、解決,比填鴨式教學更能夠讓學生學到實用的知識。另外,對于行業會計來說,比如房地產行業、汽車行業這些大的行業中有單獨的行業會計準則。對于有條件的高等學校,可以視情況單獨設置相應課程,比如“房地產企業會計”等。這樣在就業的時候,尋找相應的行業崗位的時候,學生會更有競爭力。
2術業有專攻
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時間里,不能讓學生學習太多以后不要從事的職業行業知識,而應該“術業有專攻”。在實際的高等教育中,學生往往學了太多和本專業無用的知識,既浪費了專業學習的時間,又過多地占用了學生的精力。在日本,對于這些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有個名稱叫“匠”,同時對于“匠”人給予很高的社會地位和尊崇。在美國,我的老師告訴我如果以后要從事會計,必須要profes-sional。這個詞不僅僅是專業,更是一種社會、他人對于會計專業人士的信任。除了在知識技能上專業以外,在儀表上也要有商業人士的風范。這一點,美國的商學院做得很好,值得我們去學習。如果在學校中,教師能夠總結社會工作案例,清晰說明職業道德底線和操守,培養學生的職業感,不僅僅只是教授職業知識,那么學生就會知道這個行業的底線在哪里,分寸是多少。當學生走上社會工作崗位的時候,就會和單位之間的契合感更強,磨合的時間相對也會減少,從而節省了社會資源。
3擴大師資隊伍
現在外資企業在中國已經到處都是,美國中小企業創業板對中國企業的開放,迎來了一波新的會計行業發展的機遇。中國企業會計準則越來越和國際企業會計準則趨同,世界更加全球化。對于高等職業會計教育來說,學校在有條件的基礎上可以招聘一些具有海外教育背景的會計專業人士,學校能開設基礎的會計英語課程,讓學生知道最基本的會計英文專業名詞,教師能夠在上課的時候引用一些原版的會計英文教材經典案例,這樣可以為學生的終身會計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培養了學生在外資企業工作的知識能力。
4創建會計模擬工作室,盡可能提供會計實踐機會
針對會計職業崗位對職業技能的要求,通過開展專門的會計綜合操作能力實習,以真實的票證、單證、賬表再現企業主要經濟業務,為學生創造真實的會計工作環境,使學生熟練掌握會計工作的基本要領和流程,有效地培養學生實際操作技能和分析解決為題的能力,為后續課程的學習及上崗工作奠定良好基礎。同時,使用實習時間和學分互換制度,即如果每星期學生在課外工作16小時以上可以抵扣學分3學分,這樣鼓勵學生多參加課外實踐,比如去會計師事務所或者企業實習,同時教師要利用手中資源盡可能為學生提供去會計師事務所、企業實踐機會。
二、總結
總而言之,分析目前高校會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有利于對癥下藥,找出解決問題的對策,有利于高校會計教學的進一步發展。要樹立教學為實際服務的思想,一切從實際出發,有針對性的、目的性的對學生實施專業素質教育和專業技能訓練,就一定能為社會培養出應用型、操作型的高級會計人才。
作者:賈思遠單位: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凱莉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