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腫瘤教學的多媒體技術運用
時間:2022-12-19 04:16:41
導語:淺析腫瘤教學的多媒體技術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多媒體教學的優勢
1.1節約時間,提高教學效率
在多媒體教學中,大量教學信息被簡明扼要地顯示在屏幕上,可以省去不必要的板書,既減輕了教師上課的勞動強度,又可以節約大量的時間,借機對學生介紹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臨床病例,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記憶[2]。同時,學生也不必因忙于課堂記錄而分心,他們可以集中精力聽課,輕松地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從而提高聽課效率,而且還可以拷貝多媒體課件,便于課后復習,深入理解課堂內容,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梢姡嗝襟w教學可以在相同時間內大大增加信息傳授量,從而解決教學內容多而學時不足的問題。
1.2變難為易,提高教學質量
對于一些臨床應用技能很強的腫瘤外科學知識,在傳統教學中只能對沒有臨床經驗的學生作枯燥乏味的講解。而多媒體教學可以加入大量的圖片、動畫、視頻資料,使一些在傳統教學手段下很難表達的教學內容或無法觀察到的現象能形象、生動、直觀地展示出來,可極大地增強學生對抽象事物的理解與感受,突破教學難點,加深學生對相應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3-4]。例如在講到甲狀腺癌的手術治療時,利用動畫形式展現頸部解剖層次,喉返神經、甲狀旁腺與甲狀腺的位置及淋巴結分區就會比枯燥的文字及簡單的圖示描述簡明易懂。
1.3引入實例,加強互動
多媒體教學可以通過錄像模擬臨床引入實例,啟發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加強師生互動[5]。如在講述乳腺癌時,多媒體除了直觀地展示乳腺的解剖與淋巴血道轉移的關系,還可以結合典型的臨床病例,啟發學生如何根據病人的病史和臨床表現選擇做進一步檢查,并參考患者的乳腺鉬靶攝片、超聲檢查、細胞病理結果等報告提出該病人的治療方案,是保乳手術還是改良根治術,并確定腋下淋巴結清掃范圍,是否需要輔助放化療等。通過幻燈模擬臨床,既可以使學生的聯想思維活躍起來,鍛煉了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也可以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活躍學習氣氛。
1.4便于更新,易于交流
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若發現某處內容錯誤或不當,可以及時調整。同時,腫瘤外科學進展非???,為了使學生充分了解本學科發展的新動態,多媒體教學也便于及時補充相關的新進展和新技術。另外,多媒體課件可以在教師間公開交流,相互切磋借鑒,從而增加臨床與教學經驗,提高教學能力。
2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教學具有形象生動、難點重點突出、信息量大、節約時間等優勢,同時又可能存在教師過分依賴、多媒體制作缺陷、缺乏師生互動等劣勢[6],因此,我們必須清楚多媒體教學的利與弊,在多媒體教學中不能忽視傳統教學方法的運用,正確認識學生和教師以及多媒體教學三者之間的關系,注意課件播放與師生情感交流的關系[7]。
2.1繼承傳統教學的優點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只有在課前透徹地研究教材,熟記教學內容,才能在課堂上精彩地脫稿講授,板書也使所授主要內容層次分明。而多媒體教學中,教師提前輸入講授內容,在課堂上對著課件讀,不必擔心會忘記或記錯某些內容,沒有壓力就會導致對講授內容理解不透,使學生聽得費勁。另外,由于多媒體課件便于復制,有些教師多年都用同一個課件來講授,老調常談,自然就不會再去積極備課,必然降低教學水平。當前存在盲目濫用多媒體技術的現象[8],不少教師完全脫離了黑板和粉筆,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現代媒體教學仍無法替代傳統教學的方法,如對于一些重要的公式和理論,傳統板書或圖表會有更好的效果,有提綱挈領的作用,使學生對本節課的重點一目了然。
2.2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多媒體只是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并不能完全替代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有的教師缺乏靈活性,只是對著電腦進行生硬的講解,沒有情感的“屏幕”成了教學的主角,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師的主導地位、學生的主體地位及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會直接影響教學效果。教學質量的提高最終還在于教師的自身素質,包括教師的專業知識掌握程度,課堂教學的藝術性,多媒體技術的運用能力等。在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時,教師既要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動畫、直觀、速度快、容量大等優勢,又要充分地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思考速度等實際狀況,注意速度不要太快,對學生要多加引導,讓教學內容有序呈現,最終獲得最佳教學效果[9]。
2.3注重師生互動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有的教師缺乏互動環節,盲目使用多媒體技術,以機待教,照本宣科,走上了知識灌輸的老路,學生絲毫感受不到教師的教學風格和教學魅力[10]。優秀的教師能以鮮明的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講解去吸引學生思考,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他還能注意學生情緒的變化,善于發現問題,及時總結調整,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教學??梢?,通過師生情緒相互感染而產生的良好效果是任何形式的電子媒體所不能替代的。
3多媒體課件的制作
多媒體課件質量好壞直接決定多媒體教學的質量,高質量的多媒體課件不僅能使教師輕松地進行教學,還能更好地吸引學生。制作多媒體課件要從學生的接受能力和教學實際需要出發,既不能照搬教材上的文字,也不能只列提綱、要點[11],更不能脫離教材,應該是從教材中提煉出來的精華。
3.1密切結合教材
課件內容應從教材中提煉出來,是圍繞教學目的展開的教學路徑,不能偏離授課主題太遠,與學生預習的內容保持高度一致,也便于學生課后復習。但也要與時俱進,適當補充新內容,把某些適用的前沿知識引入課件中,保持課件的先進性。另外,應用Flash技術予以呈現那些抽象復雜的理論、難以實地操作的訓練和無法示教的教學內容,可極大地增強學生對抽象事物的理解與感受,突破教學難點,加深學生對相應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4]。
3.2突出重點,避免繁瑣
有的教師為了圖省事,常常把要講授的內容一字不差地拷貝到了屏幕上,沒有突出學生必須掌握的重點知識和難點部分,使學生沒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考慮課堂問題,從而產生厭煩情緒、降低了學習熱情,必然會導致教學質量下降。因此,設計課件時應把精力集中放在每堂課的重點、難點的突破上,適當的文字起到導航作用,讓學生一目了然。
3.3避免華而不實
在科學嚴謹而又臨床操作性較強的腫瘤外科學教學中,恰當地運用相關圖片、動畫和錄像等多媒體技術可以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若不顧課程內容的需要,一味追求幻燈外在形式的華麗,就會本末倒置,使學生只顧對傳授形式好奇了,而忽視了真正的重點內容,定會影響教學效果。
3.4整合教學資源
多媒體資料庫的構建對于提高教學質量,改善數字教學的教育環境發展和進程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實驗教學標本短缺和減輕教師勞動強度的問題[12]。對教學資源的搜集和選擇應從教學的實際需要出發,適當取舍,不能本末倒置。合理整合零散的、不成系統的教學資源,使其成為一個完整的課堂教學系統,還要融合諸多教師的教學思想、風格和方法,儲存到資料庫中,以備教師制作所需課件時調用??傊?,我們要科學地面對多媒體技術,利用其優勢,繼承傳統教學的優點,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巨大潛能,提高腫瘤外科學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本文作者:劉鐵成劉桂花俞秀琴工作單位: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腫瘤外科
- 上一篇:漫談推進企業工會工作的路徑
- 下一篇:試議融資融券對券商經營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