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學與多媒體整合途徑分析
時間:2022-07-01 03:59:10
導語:小學語文教學與多媒體整合途徑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時代在不斷進步,科技的發展為我們的生活和學習提供更多的便利。隨著新媒體技術的出現,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很難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必須在教學過程中積極改變教學方式。新媒體技術可以為學生創造更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能夠體會到學習的樂趣,進一步提高課堂的效率。本文基于電子技術和多媒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優勢,分析小學語文教學現狀中的問題,對小學語文教學與多媒體整合的途徑做出簡要探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多媒體;整合途徑
漢語為我國人民的母語,漢語的學習首先能夠幫助小學生提升自身在社會中的生存能力,保證小學生能夠學會最基礎的讀寫交流,讓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夠看懂和讀懂漢語的標志、指路牌等,保證小學生的獨立生存能力。小學語文教師在新教育環境下的教學實踐中,要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的優勢,對電教媒體技術中的視頻、音頻、圖像等的利用達到最大化,增強課堂的趣味性,讓小學生自身能夠產生主動學習的動力,提升教學效率。
一、小學語文教學與多媒體整合的優勢
1.符合小學生符合小學生的性格特點。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奠基時期,這一階段的語文教學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而語文作為小學知識學習過程中較難的一部分,教材知識很難在課堂教學中被有效傳達。新教育環境下的多媒體教學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利用網絡技術和多媒體設備播放視頻、音頻、圖片等,讓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和生動,與學生在小學階段的性格特點和興趣取向相對應,滿足學生在小學時期對課堂氛圍的要求,增強課堂的趣味性,讓學生以更加積極和認真的心態投入到學習之中。2.使教學方式多樣化。網絡條件下的多媒體教學能夠改善教師教學方式單一的問題,為教師對教學方式的改進提供新的思路,讓教師的教學方式更加多樣化。網絡條件下的電教媒體教學能夠對教材內容用文字和圖像等多種方式展現,讓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更加直觀和清晰,將教材內容變得更加生動,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讓教學變得更加簡單,利于保持學生持續進行語文知識學習的興趣。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多媒體的現狀
1.教育思教育思維落后。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效率是小學語文教師十分關注的問題。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共享資源中有許多教育界的專家對這一問題進行解答,但是如今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仍然存在很多問題。主要是教師的教育思維沒有隨著教育體系的改革而進行轉變。在傳統教育思維下進行的教學活動,即使與以往有所區別,也只能在表面上改變問題,不能長久施行。教師即使利用了電教媒體教學方式,也只是浮于表面,沒能意識到這一教學方式的內涵是一種新型的教育思維,沒能改變自身的教育理念,在課堂教學中依舊按照固有的教學模式教導學生,仍然占據著課堂主導的位置,對電教媒體的融入也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沒有參與感,長此以往會使課堂教學變得枯燥。2.課堂教學效率低。小學階段的學生注意力不易集中,思維跳躍,活潑好動。語文知識的學習對于小學生來說較為困難,學生對這種枯燥的教育過程不容易產生興趣,很難真正理解和學習語文相關的知識,使課堂變得模式化,不利于教師的教學。而教師在規劃課堂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時也只是按照固有的教學經驗,不能充分聯系學生實際,沒能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和興趣點,不利于語文知識的有效傳達。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又不注重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學生自身在學習過程中不明白的地方不能夠及時得到解答,造成課堂教學時間的浪費,導致課堂不能夠達到高效。
三、小學語文教學與多媒體整合的具體策略
1.利用電子信息技利用。電子信息技術建立完善的語文學習資源網隨著網絡社交軟件在人們生活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位置,教學資源的網絡化也逐漸被教育界的學者和專家關注。如今已經有很多學校進行了資源網的建設,網絡技術為建設和完善學習資源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學習資源網的建設,首先,教師要廣泛搜集與小學語文教材相關的語文知識,確保知識的覆蓋面和知識的豐富性。其次,教師要選取優秀的教學課件或教學視頻進行置頂和推廣,讓學生在沒有明確搜尋目的的狀態下瀏覽語文學習資源網時,能夠被優秀教學資源所吸引。再次,語文學習資源要與網絡社交軟件進行整合,引導學生及家長通過利用社交軟件,對語文資源網中的知識鏈接互相分享,從而擴大語文資源網在學生群體中的應用。最后,教師要在工作計劃中安排對網站的維護工作,有計劃地對網站進行檢查和維護,保證網站的正常運行,讓學生在課余時間能夠有條件進行相關語文知識的學習。2.利用多媒體講解教學內容。語文教學的重點之一,是對古詩中各個詞和與典故相關的知識進行講解。教師可以利用電教媒體,將教材上的文學知識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以視頻或圖片的形式呈現給學生,讓教學內容更加生動,符合學生在小學階段的性格特質和接受能力,讓學生在學習基礎知識的過程中對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入,也能夠讓知識在學生腦海中留下更深刻的記憶。例如在講解到葉紹翁的《夜書所見》這首詩的相關知識時,可以將整首詩用視頻的方式呈現給學生,視頻的選取可以利用互聯網搜索一些較有趣的朗讀視頻。在講解知識點細節時,可以將一些單詞的正確注釋用圖片的形式表現出來,如“蕭蕭”“籬落”等,讓學生對注釋有一個更清晰的概念。對一些較抽象的動作描寫可以在互聯中尋找相像的動圖,如“挑促織”這一詞,用動圖的形式做講解能夠讓教學過程更加生動形象。在講解古詩的過程中,教師也要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使用PPT課件代替板書的新型教學方式,利用課件中的回放和暫停功能,對學生不明白的部分進行回放或暫停,既方便了教學,還能根據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的實際接受程度調整課堂進度,對學生產生的問題能夠更有針對性地教學,同時也可以對學生掌握較好的部分進行快進,節省課堂時間,實現課堂教學的高效。3.利用多媒體增加與學生的互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方式中,教師可以選擇“互動教學”的方式。“互動教學”是基于“以學生為本”的新型教育理念,重視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與互動,保證教師能夠將教材知識有效地傳達給學生,同時也能在互動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更有針對性的教學,節省課堂教學時間,保證課堂教學過程的高效進行。多媒體正確運用于“互動教學”,教師可以利用學生與電教媒體教學設備的互動,增加教學形式的多樣性,讓小學語文課堂能夠更加有趣。4.利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情境教學法是一種較新的教學方式,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發展到現在,已經具備一定的系統性,總體可以分為創設情境、帶入情境、總結教學三個過程。情境教學這種教育思維的內涵本質上也是與教育改革的趨勢相符合的,是對學生語文思維的培育和完善,對學生構建自身語文知識體系能夠起到引導和幫助的作用。電教媒體的利用能夠進一步增強這一教學方式的效果。情境教學法的優勢在于通過將學生引入一種特殊的教學情境下,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吸引學生對課堂的注意力,營造出較活躍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能夠更輕易地被教師引導進入對教學問題的思考中,從而增強學生對教材知識的記憶和實際運用能力。電教媒體的使用能夠通過多媒體設備的視頻、音頻、圖像等功能,幫助教師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在問題情境中進入課堂,也能夠改善課堂的教學氛圍,促進學生積極好學、教師穩定發揮,課堂進入良性循環,從而在整體上提升課堂效率。總之,多媒體融入到小學語文教學是大勢所趨,教師要對小學語文的教學方式不斷進行改進和創新,增強學生在語文學習方面的能力培養。
參考文獻:
[1]張小偉.多媒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8(04):83.
[2]曾曉榮.充分發揮電教媒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J].小學教學研究,2017(04):26-27.
[3]鄒秋霞.談談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功用[J].讀寫算(素質教育論壇),2018(04):47-48.[
作者:陳立國 單位:東海縣石梁河鎮第一中心小學
- 上一篇:新媒體運營教學中現代網絡技術研究
- 下一篇:新媒體下大學生思政教育教學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