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美術山水畫教學研究
時間:2022-04-29 08:38:07
導語:中小學美術山水畫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我國中小學更加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鼓勵學生全面發展,而美術課程就是促進學生全方位發展的重要一環。在美術山水畫教學中,教師除了傳授基本繪畫技能以外,更應當培養學生的藝術細胞,通過讓學生真實愜意的感受山水畫中的詩情畫意,來提升其對山水畫的認知和理解能力。本文中,筆者就從四個方面重點闡述了如何在中小學美術山水畫教學中展現其中的詩情畫意。
關鍵詞:中小學;山水畫;教學;詩情畫意
中國的山水畫,講求畫中有詩,詩中有畫,從古至今,詩和畫總是相應而生的,詩就是無形的畫,同樣畫就是有形的詩。因此,無論古人,還是現代人,在創作山水畫時,不僅要胸有成竹,而且要意在筆先,才能在畫面中真正融入是筆情墨趣。近幾年,在新課改的不斷推動下,我國中小學教師更加關注對學生審美情趣的培養和提升,尤其是美術教師,只有讓學生深刻領會山水畫中蘊含的詩情畫意,了解作者的心態和意境,才能更深刻地認識和理解山水畫的核心所在,進而有助于自身繪畫技能的提升和心理素質的培養。對于在中小學美術山水畫教學中如何將詩情畫意展示給學生,并讓學生學會如何傳承和弘揚,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出努力。
一、注重對多媒體技術的合理利用
進入21世紀以來,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飛速發展,我國儼然已經進入信息化時代,在中小學教學中對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更加廣泛深入,同樣,作為小學美術課程,也應當注重對多媒體技術的合理應用。在山水畫教學過程中,利用多媒體技術一方面有助于給予學生強烈的視覺對比和感受,另一方面也能讓學生對山水畫課程有更加直觀的認識和學習,進而提升其藝術欣賞能力。此外,多媒體技術的色彩更加斑斕,效果更加豐富,有助于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山水畫課程,進一步感受美術學科的魅力。中小學美術教學中,傳統方式過于固定死板,無論美術繪畫技巧,還是美術作品解析,都是單純通過語言的方式傳達給學生,不僅造成學生學習的被動性,也造成課堂學習氣氛的枯燥乏味。加之中小學生年齡普遍相對較小,因此很難全程高度集中注意力,造成教學效果相對較差。因此,教師通過運用多媒體技術,能夠將山水畫的情境用動畫或者視頻表達出來,從而讓學生能夠領略其中的詩情畫意和魅力,提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舉例而言,在中小學美術山水畫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和作品有關的自然山水的相關視頻,或者用動畫制作山水畫中蘊含的意境,從而讓小學生能夠直觀感受作品的內涵和大自然的美麗。
二、布置預習作業,幫助學生提前理解山水畫資料
中小學生心理年齡較小,因此在事物認知方面水平相對較低,很難充分理解美術知識和山水畫作品,而且部分教師在山水畫教學過程中節奏過快,且浮于表面,很多學生都無法跟上學習腳步。因此,筆者認為,教師應適當的給學生布置部分課前預習作業,讓學生們主動去搜集相關的山水畫資料,并提前對山水畫的作者、背景、筆法以及蘊意有個大概了解,這樣一方面有助于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更好地汲取新知識,另一方面也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同時,在預習過程中,學生們可以把自己不理解、有疑問或者有建議的地方加以標記,并在課堂上通過咨詢教師或者小組討論的方式加以解決,以進一步加深記憶。例如,在美術課上,教師在帶領學生們學習山水畫《富春山居圖》之前,可以先讓學生們對該作品的相關信息進行自我收集,既可以上網或者看書來查閱資料,也可以通過詢問父母或其他長輩來獲取信息,這樣學生們會提前感受到作品中的詩情畫意和深遠意義,并在課堂學習中更加高效。
三、引導學生自主創作山水畫作品
山水畫課程不僅僅局限于教會學生如何理解和分析山水畫作品,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學會在理解的基礎上,結合個人生活和想象,創作出屬于自己的山水畫作品,通過繪畫來進一步感受大自然的風光和魅力。因此,筆者認為,中小學生的美術山水畫課程不應當限制在課堂內,而是要增加戶外學習部分,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們到山林水草間來親自感受大自然,從而進一步激發其學習山水畫的熱情和潛能,進而提升其繪畫水平。同時,在戶外課程中,教師應當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們主動觀察,敢于表達,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讓學生們自由活動,去觀察大自然的每個角落,并主動思考自己筆下的山水畫作品應當呈現出何種色彩,蘊含怎樣的詩情畫意,從而一方面培養學生技能和思維的結合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前輩的山水畫作品。
四、通過鼓勵的方式來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中小學生還處于身體和心理成長的初期,因此心理承受能力相對較低,所以教師應當注重通過鼓勵的方式來提升學生對美術繪畫和山水畫學習的積極性。可以通過小紅花等物質獎勵的方式,也可以通過樹立榜樣,選出優秀代表作品等方式來鼓勵學生,并激勵學生們在課堂上敢于表達自己的繪畫作品,將其中的詩情畫意表達出來。同時引導其他學生來稱贊和評價作品,不僅有助于學生鑒賞山水畫作品能力的提升,也能鼓勵學生不斷創新,大膽地將自己的情懷融合到作品中。
五、給學生有限的詩情,幫助他們開展無限的畫意
通常情況下,不同人的認識和修養各不相同,因此中國古代的語意也呈現出多樣性,不同人對詩詞的理解和想法也存在差異,所以作為中小學美術教師,應當尊重每個學生不一樣的感受,并引導學生掌握詩詞大意,啟發他們的想象和體驗,進而把詩詞中的意境轉化成山水畫。當然,即便是同樣一幅畫,每個學生對于畫中景物的選擇和布置也是各式各樣的,教師不應當予以統一,而是對每一種想法都予以肯定和鼓勵,讓學生自由發揮。例如,在《江南絕句》中的一句詩就是“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教師可以讓學生們根據自己從這句詩中獲取或者想象的畫面來創作山水畫,學生們在理解基礎上,一定會表現出不同的詩情畫意。春風的表達既可以是擺動的垂柳,也可以是風姑娘,又可以是小花和小草,還可以是燕子歸來,這就是融詩于畫的魅力所在。事實上,學生繪制山水畫的過程就是結合自身體驗來對詩情畫意加以理解的過程,因此,讓學生們從詩詞出發來練習山水畫,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注重學生主體地位的最佳學習模式,不僅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也能讓學生們解放天性,真正把自己理解的詩情畫意表達出來。同時,在品畫的過程中,也是個人創作和集體合作的快樂所在。作為中小學美術教師,應當對學生的能力和主觀能動性進行雙重肯定,敢于讓學生自己去學習、理解和繪畫,放手讓他們按照自己對詩詞的理解來進行作畫,教師只需要將繪畫的基礎知識和方法技巧教授給學生,讓學生在創作時完全跟隨內心,盡情發揮想象力將所有的詩情畫意都融入到山水畫中。當然,在學生完成山水畫之后,也應當讓學生們把自己繪畫的初衷、過程、構建以及想表達的意境進行描述,同時,也可以以小組或者班級為單位,讓其他學生也來對作品進行鑒賞,鼓勵學生把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以及體會到的詩情畫意表達出來,評論出來。這樣一方面有助于全體學生提升自己的繪畫技巧和詩情畫意,另一方面也能有助于教學氛圍的輕松愉快,讓學生們感受成功的喜悅和鑒賞的樂趣。除了上述幾個方面之外,筆者認為,美術課程是所有課程中最具人文性質的課程,因此學習美術,學習山水畫不能僅僅局限在技能技巧的單純訓練,而更多的應當是一種文化學習,讓學生們明白學習山水畫實際上是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讓他們學會體會山水畫中的詩情畫意,并學會在創作山水畫的過程中融入自己理解的詩情畫意,從而在提升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基礎上,真正通過山水畫學習來提升學生的藝術人文素質。
六、結語
綜上所述,美術山水畫課程是提升中小學生審美鑒賞能力和創造理解能力的重要課程,教師應當堅持以學生為中心,通過多種方法來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讓學生們學會如何理解山水畫作品中的詩情畫意,進而在自己的山水畫作品中融入自己眼中的詩情畫意,從而最終有助于學生的長遠和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顧卿卿.淺談小學美術山水畫教學中的詩情畫意[J].新課程導學,2018,(13):33.
[2]袁園.淺談山水畫教學中的詩情畫意[J].大舞臺,2011,(11):212-213.
作者:吳寒冬 單位:陜西省延安市延安大學魯迅藝術學院
- 上一篇:高職英語教學中外文化教育研究
- 下一篇:高中美術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