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術教學方法論文
時間:2022-05-24 09:27:06
導語:初中美術教學方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美術帶給學生的是一種美的享受,是藝術的熏陶以及生活的情調。因此,如何正確引導學生對美術有一個的正確看法,讓學生正確學習好美術,能夠有所收獲,也是美術教師所應思考的。
關鍵詞:美術教學;方法;探討
很多美術教師說不知道如何在課堂上教學,因為美術不像其他主流學科那樣有著系統的教學方法,更多的是一種自由的教學模式,所以使得教師在課堂上反而找不到方向,往往美術教師也不引起重視,很多美術教師讓學生在課堂中自己做自己的事,最后課堂上的收獲可見一斑。本文就如何進行初中美術教學,提高教學的有效性進行簡要的一個探討。
1引導學生學會觀察,提高認識能力
美術,本來就是藝術性很強的東西,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所以判斷是否具有藝術性是其學習美術的首要條件,因此學會觀察,引導學生觀察是很重要的教學部分。比如:小學課本里有篇美術作品叫做《楊桃》里面就是從不同角度來看待事物的一件小事,故事里講的是主人公因說楊桃像五角星而被周圍的人嘲笑,但美術老師卻讓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從而得到一種更好的教學體驗。注重學生對新事物的觀察引導,是提高學生觀察能力的首要教程。觀察是指對具體事物和抽象事物的察看,進而得到一種表面上或內涵上的一種視覺體驗。觀察能力的培養存在于每一學科的教學,但不同的方面各有側重。而對于美術教學來講,教學過程中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則顯得由為重要。不管是對事物的構想還是表現,亦或者是美術繪畫學習過程的本身,都應把觀察能力的培養放在一個重要且重視的地位。對于初中生來講觀察能力已經不僅僅是像小學生那樣停留在物體的表象上,他們有自己的思考和審美的能力,在藝術上的看法更加明確。所以在初中美術教學的實踐中,要更加重視對學生美術觀察能力的培養,并且從美術的教學活動上看,我們應該從理論知識、繪畫練習、欣賞模仿和評論教學這四個方面進行開展教學。總的來講在給學生講述一個整體的觀察方法及對比的觀察方法時,要使學生學會怎樣觀察,要讓學生學會正確觀察的同時要在他們的腦海里有一個具體的所要描繪的事物輪廓,這個事物的輪廓是能通過他們的腦中完整表達出來的所要描繪的物體。因為只有這樣掌握了正確的觀察方法才能在繪畫訓練中準確地描繪各種物體,最終才能有所收獲。當然還要在繪畫訓練的“取長補短”通過欣賞優秀的作品進行臨摹,進行練習,進行品味,增加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取長補短,最后來提高學生的繪畫水平。
2利用多媒體技術豐富美術教學的內容
教師應該明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傳統的美術教學都停留在不重視的階段,教師往往讓學生自己畫畫,也不和學生講講畫的內涵、畫的由來等等。一方面教師可能覺得太繁瑣不方便,另一方面又覺得講起來無意義,學生的反應積極性不高,老師得不到一種有效的回應,所以長此以往就放棄了,使得這門學科變成了其他課任老師加課的一門學科,這對于學生真正的人文素養的提高是不利的。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當今社會處于一個信息發展的社會,科學技術的進步帶來的是教具的一種進步與發展,因此多媒體教學也不失于一種好的教學方法。對于初中生來講美術也是調劑初中學習的一種釋放方式,能讓學生得到一種放松,這樣的課程的開設只會讓學生有了充足的學習動力,那教師要做的就是做好教學不要辜負學生的上課熱情,帶他們參觀更多的藝術作品,帶領學生走進更廣闊的藝術世界,帶給他們更加豐富的藝術享受。而這些通過采用多媒體的教學方法,能使更多的美術畫作展示在黑板上,再者是可以利用視頻影視資料,來介紹當時的繪畫背景。一副作品的產生并不會是無緣之水,也不會是無本之木,它是在一中特定的條件心境中產生的。而這些介紹會讓學生對藝術有一個更為明確深刻的認識,讓他們的藝術世界會有一個新的天地。引人入勝,留下影像。另外,課堂也可以采用視頻教學的方式。比如當作為美術教師的我們不能很好地表達一些知識時,可以借鑒他人的教學辦法,用一些視頻影像資料來補充美術課堂的教學內容也是很不錯的一種選擇。這樣的教學方法讓教師和學生都能站在一起交流互動,從而更利于師生之間的交流。并且在這種教學方法中,老師也能更好發現學生在美術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錯誤的思想最終能及時得到解決,或是在日后的教學中進行補充和更正,使得課堂更靈活,更豐富多彩,而不是機械死板的。其中有一種課堂教學辦法不失為一種借鑒的方式,那就是情境模擬教學法。這個教學方法通過利用構建情境的方式,讓學生進入一個更加真實,更加豐富多彩的世界當中來,學生身臨其境,其理解力就會變得更為深刻。但這樣的美術教學模式需要注意的是課堂角色的改變,要讓學生挑自己喜歡的角色進行扮演,也可以讓學生以身代畫中的角色進行扮演,這樣學生會明白當年為什么會產生這副圖片,為什么要這樣作畫,這些顏色的搭配運用又是怎么用來的。讓學生對畫作理解之后,能表演出作品中表達的故事。如:中學課本里有篇文章是《少年閏土》開頭便引人入勝,讓人浮現連篇。雖然文字可能效果有限,故事再現會有些困難,但是學生通過用豐富的想象力和組織能力將潤土編成故事,從而展現出這幅畫的主題,讓這堂課是難忘愉悅的。最后能通過畫畫展現出來,使其效果更為明顯有效。當然,作為美術教師的我們還可以有通過相互問答方式、歷史時間順序代入方法,亦或者在課堂上確定主題的方式來調動學生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美術課堂是活躍的,是有互動交流的,讓學生感受到藝術的魅力,提高學生自身畫畫的水平。只有教不好的老師,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初中美術也能讓學生像對待主科那樣重視起來。
3做好課前準備,調動學生課堂體驗
美術之所以被人看成一門可有可無的學科原因在于教師教學方法有誤以及自己的不重視。在很多人的眼里美術教學其實是單調簡單的,甚至不需要什么技術性,只要依照美術教材中的內容講學即可,把背景和故事在教學中以重點的方式劃出來就完事了。其實從長遠來看這種傳統的教學方法運用起來我們就會發現,這種狀態下學生在課堂上處于一種被動狀態,是一種接受死板的學習教學模式。學生遇到問題不會主動詢問,思想上沒有得到充分的開發,甚至與教師之間不會有相關教學之間的對話,從而導致學生在課堂上思路分散,無精打采,長此以往這門課只會被人所厭煩,而這主要是跟老師在教學上方式的不恰當所引起的。不管是哪門學科都要做好課前準備,美術教學也不例外,也是需要充分做好課前準備的,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都應在課堂上進行一種有效的雙向性互動。因此,課堂要活就要做好課前的準備工作,畢竟“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第一個方面就是根據所上課的內容可以針對性的講解,如這節課上的是印象主義的畫還是現實主義的畫,他們有哪些特點,哪些是他們的代表作等等。針對如此可以就地展示幾幅作者或者那一個時期的畫作,讓學生欣賞,讓學生品味形成他們的一種藝術看法,找出共同點,從而能清楚明白本堂課上主要介紹的繪畫內容及藝術情趣。第二個方面就是在不同作品里讓學生學會辨別不同特點的畫作,讓他們在比較中,明白和發現畫家在創作思維上的不同,他們的創作思維在不同背景下的變化發展。初中美術雖說不像系統的藝體學習那樣,能培養優秀的繪畫學生。但它無疑是一種啟發的階段,能讓學生有一種藝術的審美能力,能有一定的藝術造詣,這對一個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是很有幫助的。第三個方面就是一定的問題能刺激學生的審美意識,在上課前給學生拋出一個問題,如某位作家的藝術作品風格,某個時期的藝術形式是什么樣的。然后通過這些問題去啟發學生的思維,引導他們進行正確的藝術方向思考。甚至還可以用一些繪畫故事來激起學生們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探索欲,這樣的模式下不僅能夠促使他們主動去在課上獲得更多的知識,也能使課堂的氛圍更加活躍起來,為課堂的學習注入一種動力,一種求知的活力,這樣的美術教學往往能更讓人接受。
總的來說,初中的美術教學并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它更像一顆幼苗需要教師的用心呵護,用心培養。因為這門學科的特殊性質所以教學起來學生的配合程度也會影響到教學的進度。藝術這個東西本來就是因人而異的,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也要學會有個明確的定位,我們能帶給學生的不是讓他們畫畫有多好,而是能通過教學讓學生們學會一種藝術的審美能力,一種藝術的情趣和一種精神的享受,這些東西會影響到一位學生的綜合素質,讓他們在學習知識時,能多樣發展。初中美術教學的路還很漫長需要教師不斷探索,才能讓初中美術的教學如其他科目一樣,貫穿在學生的生活中,才能使教學真正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姜旭暉.淺談初中美術教育教學方法探討與實踐[J].中華少年,2017(15).
[2]趙慧.初中美術課堂情境教學方法研究[J].時代教育,2016(12):202.
[3]楊波.探討初中美術課堂教學策略[J].儷人:教師,2016(8):88.
作者:余曉芳 單位:福建省南平市浦城縣第二中學
- 上一篇:音樂教育中審美意識的缺失
- 下一篇:音樂教育專業學生綜合彈奏能力探究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