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品德教育教學研究
時間:2022-04-16 03:58:55
導語:中學品德教育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思想品德教育的教育理念是育德為先,育人為本。但是,在實施過程中卻存在著一些問題。1.教育目標理想化在學校德育教育方面,一直以來忽略了學生的個性發展需求和身心發展特點,只是單純地從總的教育目標出發,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將思想品德教育過于理想化。在教育過程中,不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只是大而空的進行教學,沒有具體的教學目標,最終致使思想品德教育在實施過程中遇到很多問題。2.教育內容抽象化思想品德教育的內容脫離學生的年齡特點,致使學生很難理解其中的概念和道理。學生對思想品德的學習只是一味地死記硬背,缺乏自主性和創新性。長期以來,學生就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況,這也就背離了思想品德教育的初衷。3.教師教學方法傳統化教師的教學方法影響著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學效果。教師在進行教學時,缺乏靈活性,不注重學生的自我領悟與體驗,而是按照課本上的知識將思想品德教育變成呆板的說教式教學,所以,思想品德教育教學沒有取得理想效果。
二、中學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學策略
在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創新教學方法,結合中學生的身心特點,根據教學情境,運用教學理論將抽象化的內容具體化,從而便于學生理解和接受。
1.創設民主的課堂氣氛
課堂上教師應該改變以往的教學角色,創設一個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讓學生通過課堂氛圍感受生活。初中生處于青春期,他們的自我意識逐漸增強,渴望別人理解他們,追求自我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創設民主的課堂氣氛,給學生創造自我表現的條件,從情感上讓他們感受思想品德教育的真正意義。
2.創設激勵課堂教學
思想品德教育內容的抽象化,致使很多學生都認為學習思想品德極其枯燥、乏味,所以,他們在課堂上只是形式性地學習,在內心深處根本不情愿學習思想品德課。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結合實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
3.創設期望的課堂
思想道德教育并不是照本宣科,而是通過一些事例感染學生的情操。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一個鼓勵的眼神或一句鼓勵的話語也會影響學生自我觀念的改變,日積月累,就會對學生產生一種力量和信念,從而達到教師的期許。這些教學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觀念的形成與改變,它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學生的思想品德。所以說思想品德教育不僅僅是對課本知識的學習,還應該讓學生從生活中感受,從而提高中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學效果。中學思想品德教育關乎學生的思想觀念的變化,教師在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時,要明確教育目標,結合中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因材施教,使學生不僅對思想品德教育課感興趣,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珍愛生命并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
作者:朱文杰工作單位:河南省濮陽市清豐縣城關鎮中學
- 上一篇:農村醫療衛生改革思考2篇
- 下一篇:小學品德教育問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