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課的品德教育研究2篇
時間:2022-04-23 03:13:09
導語:音樂課的品德教育研究2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篇
一、讓動聽的音符來美麗校園,激發德育教育
學生聽著音樂越跑越有勁頭,這種勁頭便會不自覺轉移到學習中;大課間時,可以放一些動感的舞曲,如拉丁舞曲、華爾茲等,舒緩學生緊張的學習壓力;作文課上,可以用優雅的古典純音樂來開拓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如《高山流水》、《漢宮秋月》、《春江花月夜》等;要熄燈睡覺了,可以讓輕柔舒緩的鋼琴曲伴著大家入眠,如理查德•克萊德曼的《獻給愛麗絲》、《夜曲》等。在美妙音符的熏陶下,學生便不自覺受到感染,享受這個舒適的校園環境,更加愛學習,從而激起愛生活、愛助人、有責任心、愛家鄉、愛祖國等優秀的思想品質。
二、通過音樂傳達正確的思想、道德、政治觀念
高中時期是一個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良好道德品質的黃金時期。通過音樂教育,可以把那些理性的思想道德觀、社會責任、愛國精神等,簡單直觀地表現出來,其效果要比教師說教好得多。學生通過歌詞與旋律強烈感受到了音樂的聽覺魅力,同時又深刻理解了表達的思想內容,心靈受到強烈的震撼,從而使思想境界變得崇高。
三、感受音樂之美,豐富情感體驗,深化德育思想
音樂之美,一方面是旋律的優美,帶給人們舒服愉快的聽覺享受,另一方面是情感之美,帶給人們心靈的觸動,從而使精神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性格和品德也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形成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獲得了真、善、美的體驗。例如,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流傳久遠,是最為生動感人的民間神話傳說之一,黃梅戲《天仙配》中的《路遇》選段便講述了董永為了葬父,賣身給傅員外家做長工,受盡苦累。董永的勤勞善良感動了天庭中王母娘娘的第七個女兒,七仙女非常向往人間自由的生活和純真美好的愛情,便來到人間與董永結親。該音樂作品通過通俗易懂的藝術語言和美妙動聽的唱腔,把古老的戲劇賦予濃郁清新的生活氣息,歌頌了董永孝順、勤勞、誠實、守信的傳統美德,弘揚了七仙女向往自由、渴望擺脫封建禮教的新思想,更主要的是歌頌了忠貞純潔的愛情這一永恒不變的話題,給聽者以真、善、美的情感體驗和品德熏陶。
四、聯系現實問題,融入品德教育
音樂作品中體現的品德教育,在與現實生活相聯系時,更能明顯地體現,更能打動學生的心靈,引起他們的共鳴。2008年四川發生特大地震后,兩岸三地眾多明星一起深情獻唱《承諾》,表示對災區的慰問。“你們背后還有我,未來就是崎嶇也會陪你過,縱然山搖地破,也要安然渡過……”當音樂的旋律環繞在人們的耳邊,相信每個人都會被打動,眾志成城,抗震救災,幫助災民重建家園,恢復生活秩序,這就是音樂的號召力。帶動著每個炎黃子孫的內心都充滿了愛祖國、愛人民、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大愛思想,學生更加團結友愛,互幫互助,更加珍惜眼前安定的生活。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音樂教育中滲透的德育教育需要教師在課堂中不斷地對學生進行引領,讓音樂之美來熏陶學生的思想品德,用音樂之情塑造學生優秀的人格和道德情操,這也是音樂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本文作者:花榮工作單位:江蘇建湖高級中學
第二篇
一、音樂和思想品德教育結合的優勢
音樂是一門公眾性的藝術,換言之,就是每一個人對音樂的理解和感悟都是不同的。通過音樂欣賞活動,能夠使每個人都獲得屬于自己的啟示和感悟。這種針對性特征是普通思想品德教育所不具備的。舉例來說,對舒伯特音樂欣賞,有著學生被舒伯特這種樂觀的生活態度和精神所感染,盡管生活十分貧窮,但是卻對音樂充滿了熱情;有的學生則側重于作品,感受到了浪漫主義風格所帶來的情感熏陶。期間并不需要教師對其中所蘊含的思想品質素進行分門別類的規劃,一切都是學生在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的狀態下所完成的。
二、將音樂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機結合的措施
1、在音樂欣賞中進行兩者的結合
音樂欣賞是理解和感受音樂的最佳形式,而且其對客觀條件沒有太高的要求,只需要一個安靜的場所,一個質量較好的播放設備就能完成。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教師應該對整個欣賞環節進行精心的設計。比如在欣賞一部作品之前,教師應該對作品的信息做全面介紹,包含該作品創作時代背景、作曲家的個人情況和作品所主要表現的內容等,從而為下一步的欣賞做好充分的準備。在欣賞過程中,則要結合具體的音樂表現對一些關鍵點做一些具體的說明,而在欣賞結束后,則要以討論或文字的形式,要求學生寫出感想。以《黃河大合唱》為例,這是一部在中國音樂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作品。開始前,教師要向學生全面介紹這部作品。其詞作者是著名的詞作家光未然先生,在抗日戰爭時期,光未然不幸受傷,跟隨部隊渡過黃河的時候,為黃河萬馬齊奔的氣勢所震撼,繼而萌發了創作欲望。來到延安后,冼星海對這首長詩愛不釋手,僅用三天時間就譜成了全曲。作品以黃河為背景,熱情歌頌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光榮歷史和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斗爭精神,痛訴侵略者的殘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災難,廣闊地展現了抗日戰爭的壯麗圖景,并向全中國全世界發出了民族解放的戰斗警號,從而塑造起中華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通過各類信息的介紹,讓學生對準備欣賞的作品有初步的了解。在具體欣賞中,則要再對每一個章節進行解讀,如《黃水謠》中,采用了女生獨唱與合唱的方式,以對比的方式,唱出了日寇到來前后黃河兩岸的巨大變化,將其中的關鍵點向學生指明,幫助他們更好的欣賞。而欣賞完之后,則要師生一起,對作品所表現的內容和精神進行總結。《黃河大合唱》真正唱出了我們偉大的民族精神,讓我們感受到了作為一個炎黃子孫的自豪和驕傲。通過音樂鑒賞的形式,既避免了單純思想品德教育的枯燥,又能讓學生接受藝術的熏陶,可謂是一舉雙得。
2、在音樂活動中進行兩者的結合
音樂活動是音樂教育的重要形式,能夠讓學會通過親身的參與,感受到音樂的巨大魅力。作為思想品德教育來說,整個音樂活動中,有很多思想品德教育資源,其已經不再是教師告訴學生們應該怎樣去做的問題,而是學生主動按照良好思想品德的要求去實踐,從而達到了思想品德教育的終極目的。如合唱活動,這是一門集體的、合作的藝術,一個合唱隊伍,要按照聲部、性別的不同劃分為若干個聲部。每一個學生都是這個大集體和小集體中的一員,他們的聲音也是整體歌唱聲音的有機組成部分。這就要求每一個學生都要各司其職,什么時候唱,怎樣唱,唱出什么效果,都要按著嚴格的標準來進行,只有每一個學生都發揮到最佳狀態的時候,才能獲得整體的完美。這也在無形之中給了學生一種壓力,需要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與他人進行了緊密的配合。正所謂“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只有將個人融入到集體中,才能夠使個人價值得到最大的體現,這不就是一次生動的集體主義精神教育嗎?如一場音樂會,涉及到演出計劃、演出實施、人員選定、技術支持等多個過程和環節,需要所有演職人員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如果某一個環節不到位,那么將會使整個演出受到影響。所以說,各種音樂活動的大力開展,既給學生們提供了一個充分交流與合作的機會,也營造出了一個團結的氛圍,從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使學生的合作能力得到切實的提高,讓他們認識到了合作與團隊的重要性,從而逐步樹立起一種合作的意識。其在超越文本的課堂中使學生成為思想教育過程的積極參與者,并在這個過程中實現自我教育。學生的積極主動參與是教育活動順利進行的基本條件,是思想品德教育落實到基層的標準。
綜上所述,音樂從來都不是單獨存在,其并不是簡單的音符堆砌,而是一種藝術。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音樂藝術的這種內涵逐漸的豐富,其所承載的思想道德價值也越來越突出,為今天音樂和思想品德教育的結合打下了基礎。音樂內容和表現形式多樣化的特點在給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挑戰的同時,也給我們提供了新的的手段,拓展了思想品德教育的空間和渠道。能否成功利用這一嶄新的工具,為我所用,將成為衡量新時期思想品德教育有效性的重要參考標準。本文結合實踐,對這種結合進行了具體的分析,除了希望起到一定的借鑒意義之外,還有一種呼吁,那就是音樂和思想品德教育的結合,從客觀上對教師的素質和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只有對音樂和思想品德兩者,都有著深刻的認識和感悟,才能夠為兩者的有機結合打下良好的基礎。
本文作者:夏京工作單位:江西省德興市教育體育局電教站
- 上一篇:中學生物教學質量提升思考
- 下一篇:后勤教育教學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