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思想品德教育論文
時間:2022-09-13 10:18:11
導語:中學生思想品德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生活和學習桴鼓相應
政治觀點實際上來源于生活的總結,是對人類生活經驗的歸納,生活結合知識,交相輝映,讓學習變得有聲有色,用生活中的事實去驗證觀點,化難為易,變抽象為具體,政治觀點不在是空中樓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會深刻周詳。學習《正確認識自我》一課,我破臼除窠,模擬成一場綜合性的拓展活動,播放音樂、即興表演,可以登臺演講,可以引吭高歌,我出一些帶有政治觀點但是有趣而且常見的題目,讓學生回答,要求聯系生活實際,不能憑空杜撰,學生回答、小組評論、大家議論、教師總結。課堂氣氛其樂融融,學生群情踴躍,課堂上氣氛活躍。思想品德教師要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出學校、走向社會、走向實踐,開展社會調查、現象觀察,廣泛收集信息,努去發現問題,運用已有的知識尋找問題的解決方法與結論,這也是鍛煉學生積極思維的好方法。
二、實踐有利于理論聯系實際
課本上的道理是確鑿而翔實的,課本的榜樣是感人的至深的,可是在實際生活中并不都是如此,有關理論常常與學生的生活相距較遠,初中學生由于其生活閱歷,知識水平的有限,對思想政治理論的許多概念原理直接了解有一定的困難,很難把課本的理論知識有效地聯系到自己的生活實際和社會實際中去,這就需要借助實踐的力量了。增強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來增強適應社會的能力。如在上《維護消費者權益》時,讓學生自編自演這樣一個小品:一個身穿馬褂的老頭在地上,正在口若懸河地向圍觀的觀眾吹噓自己的藥如何神奇能包治百病,這時不小心帽子被擠落在地上,原來他是個禿子,既然你的藥能治百病,為什么不先治自己呢?騙局被揭穿了,他是賣假藥的騙子,為了避免更多的人被蒙騙受害,問大家應該怎么辦?學生都說:“送派出所。”短短幾分鐘,不僅激活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的思維,而且還使學生受到一次深刻的教育。
三、溫故知新的價值
舊知識必須不斷溫習,才能夠加深記憶,這樣,原有知識能激活,和新知識融匯,新舊知識連帶的方法多多,比如教師通過對學生的巧妙的提問,還有通過小測驗等激發回憶,對已學的知識進行鞏固,通過對原有舊知識的喚起,加強新舊知識的聯系,把舊知識當做橋梁,這樣非常有利于新知識的進入和接受。教師帶領學生,檢查舊知識的要點,檢查復習的方法很多,要避免枯燥,目的在于激活,形式多多益善,可以是口頭問答,可以是單詞默寫,可以是搶答,可以是黑板書寫在檢查課外作業之后,教師要及時批閱回復,學生的錯誤要糾正到位和及時,要給予一定的評價,優秀者要不吝贊美,設若有缺點,糾正后要給予解釋和說明。一般而言運用五級記分法或百分制記分法,形式多種多樣,活潑生動。教師檢查復習的內容可近可遠,近也許是上一次課上學習的內容,遠則或許是上學期學過的內容,有機結合,根據學習的新內容,教師把握學生的心理特點,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讓問題趣味橫生,盡己所能創設新穎的情景,讓課堂熱情洋溢,群情激昂。
四、認真分析思想道德建設的策略
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是提高中華民族整體素質,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迫切需要。現在,我國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約有3.67億,占總人口的28%。他們的思想道德狀況如何,不僅關系到現階段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而且關系到我們民族未來的素質,關系到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是堅持執政為民本質要求、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具體體現。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就是要把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3.67億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發展成才,牽動著億萬家長的心,關系到億萬個家庭幸福,關系到社會的和諧與安定,是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完成這一工程,功在當代,利在后世。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是重要的戰略任務,又是緊迫的現實任務。這是因為:從客觀上看,近年來國內外情況的深刻變化,使未成年人成長的環境更加復雜,他們的思想道德建設既面臨新的機遇,也面臨嚴峻挑戰。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為我們學習世界各國先進文化提供了重要條件;同時腐朽文化通過各種途徑對未成年人進行滲透,資本主義腐朽生活方式對青少年的影響不能低估,尤其是資本主義文化垃圾和腐朽生活方式與一些先進的文化成果摻雜在一起,魚龍混雜,瑕瑜難辨。其傳播又以高科技手段為媒介,影響面廣,滲透力強。未成年人世界觀、人生觀尚未形成,涉世不深,缺乏對真善美、假惡丑的識別能力,很容易受到腐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尤其是社會轉型期,市場經濟體制和民主法制不健全,社會上還存在種種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消極因素,給未成年人成長帶來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加上社會轉型期社會問題比較突出,收入差距凸顯,就業問題嚴重,未成年人過早地感受到未來競爭的壓力,有些人對前途感到茫然和困惑。如果說人的正確思想來自社會實踐;錯誤思想觀念也往往同人在社會生活中的消極體驗有關。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生活和廣泛存在的不公正現象,有的未成年人感到難以理解,無所適從;有的在求學、就業、交友等問題上已經有了初步的消極體驗;不少人正在經歷“成長中的煩惱”,對自身前途難以把握。未成年人沒有學會辯證地思考問題,不善于區分主流和支流,不能正確對待生活中的黑暗面。久而久之,心靈就會受到傷害和扭曲。
五、結語
總之,教學要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要注重課堂管理和提問,精心打造高效課堂,完美地進行當代學生的思想教育,不斷讓學生的思想品德臻于完善。
作者:李貴軍單位:河北省涉縣原曲中學
- 上一篇:以學生活動為中心的會計教學論文
- 下一篇:語文教學中的品德教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