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論文

時間:2022-09-22 09:28:22

導語: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論文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我們的希望,他們就像一張張潔白的畫紙,需要我們去點綴,需要我們去呵護,在他們剛剛接觸社會,步入學校的時候,更需要我們小學教師把這張畫紙點綴勾畫成一幅美麗的畫卷,現如今,由于父母對子女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社會的就業壓力和一些不良的社會風氣的影響,是學校、家庭、社會三者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相互脫節,缺乏合力,而來自社會,家庭的負面影響更直接影響學校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危害學生的身心健康,這一點從這幾年青少年犯罪年齡的急劇下降可見一斑。那么作為學生思想品德教育主陣地的學校,在這方面應該采取豐富的,切合學生心理實際的措施,更好的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任何教育,我們不變的原則是:先樹人,后育人。

一、以學校主陣地,宣傳樹立正確的思想品德理念

作為小學生,他們的模仿力是最強的,學校中的一切事物,如人,包括教師,教師的言談舉止,行為習慣,同伴的各種表現;教育環境,美麗整潔的校園,各種標語牌,黑板報,宣傳欄中的內容,對他們來說是對的,又是該學習的,模仿的,因此,作為學校,在樹立學生正確的思想品德方面,應加大教育宣傳力度。(一)讓學校中的第一教育資源———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楷模,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做到,古人說得好:其身正,不令則行。比如說:學校為了禁止一小部分學生吸煙,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學校就規定,教師在校內外,公共場所,走在校園的路上不準抽煙,這樣既創建了無煙學校,又讓學生明白老師說得是對的,老師做得更對。言教不如身教,只有教師以身作則,才能從學生心理上起到教育示范作用。(二)讓學校處處育人,處處感化人,校園內充滿人性化的標語,充滿寓意的壁畫,張貼正氣的宣傳欄,宣揚好人好事的廣播站,讓學生明白什么是正確的,該做的,什么是不對的,該抵制的。

二、通過課堂教學,讓正確的理念得到實踐的檢驗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學校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總是與社會,家庭中的一些陋習,不良因素相抵觸的,而部分學生就會產生學校與社會家庭中的兩種不同現象孰是孰非產生徘徊心理,而這時正需要學校平時的宣傳教育回歸到生機勃勃的生活實踐中去,教育和幫助學生通過自己的生活實踐去求證,去體會。還是以我校禁止個別學生吸煙為例;吸煙有害健康學生理解太抽象,覺得沒有什么危害,反而覺得在同學面前高人一等,很自豪。于是學校就組織教師利用“科學”課時間,以實驗的形式分解煙的主要成分,使學生直觀的發現煙中確實存在大量地有害物質和氣體,如二氧化碳,焦油等,真正明白吸煙有百害而無一益。

三、在自我教育中升華思想品德理念

學校生活作為學生個人生活的一部分,有些學生思想中存在的不良行為,習慣,意識是無法全部由學校、教師開導、解惑的。這就需要逐步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防范能力和意識,使學生主動的抵觸不良的意識、行為、習慣。如讓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在社區,家庭中有意識的發現一、二件事或一、二種行為習慣,然后讓其判斷這件事或行為習慣做的是對還是錯,然后交給老師,老師利用一些課時,集體討論每個學生的看法,讓學生們闡述自己的觀點,在辯論中明白對還是錯,糾正自己地不良行為習慣,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潛移默化中讓學生學會自我教育,自我防范,真正成為一名有利于社會,有利于人民的社會主義“四有新人”。記得有一位教育專家對學校教育進行過這樣的評價:智育不好是次品,體育不好是廢品,而德育不好是危險品。只有“五育并舉,德育為首”,在培養學生好的思想品德的基礎上搞好各類科學文化知識教育,把學校思想品德教育落到實處,搞扎實,為創建和諧校園,和諧社會做出學校應做的那份工作。

作者:吳永國 單位:臨夏縣新集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