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的應用

時間:2022-10-18 09:17:49

導語: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的應用

摘要:為了更好地解決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主動性差、參與度低的問題,教師應充分運用任務驅動法,在備課、授課和評價的三大環節中體現出任務的驅動意義,在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充分促進學生勇敢探索、積極參與。

關鍵詞:任務驅動;初中物理;教學策略

任務驅動法是指學生在物理學習過程中以任務為線索,串聯思考過程,圍繞任務展開前期的思考、中期的實驗探究和后期的總結歸納。有了任務驅動法,學生的主體性和積極性能夠被最大限度地激發起來,為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提供了保證。

一、認真備課,合理設計教學任務

教師的教學設計是從備課開始的,備課能夠幫助教師理順課程思路,也是進行教學設計的重要準備階段。首先,教師要充分觀察和了解學生,對課堂上的狀況進行預判,了解每一位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學習特點等個性特征,這樣就能保證任務的設計符合學生發展的實際需要。如果任務難度過大或者過于容易,就會出現學生投入度低、任務很難繼續執行的狀況。其次,立足于教學內容的任務驅動不僅要滿足課程標準的教學要求,還要讓學生在研究探索中有所收獲和提高。同時有一定調整性的教學任務能激發起學生的好勝心和斗志,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保證初中物理課堂的質量。例如,在教學“光的折射與反射”知識點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制定目標,分解任務和標準,首先讓學生理解光的折射和反射的概念,因為是比較基礎的內容,所以這個初級任務是比較好完成的;接下來讓學生盡可能地自己總結和歸納折射與反射常見的光學現象,然后在小組之間進行交流和補充,最終得到完整的答案;最后引導學生制表,分析和整理折射和反射的相同點與不同點,最終實現對這個知識點的完整認識和理解。

二、任務實施,進行適當的指導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學習的主要參與者,教師在實驗設計過程中要適當點撥,和學生共同解決實驗中出現的共性問題,為學生提供思路性的指引,這樣學生就能夠在遇到問題時舉一反三,充分運用原來的經驗和技能來解決新問題,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更快速、更高效地完成任務,提升初中物理學習效率,更能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總結能力和學習能力,形成自我的長久意義的競爭力與核心素養。另外,學生在進行探究活動時,必然會遇到或大或小的問題。對于一些學生自主思考或者通過集體討論就能解決的問題,教師盡量不要直接提醒和點撥,讓學生充分發揮自我的思考和知識運用能力才是對他們最有益處的好辦法。例如,在教學九年級“能源與可持續發展”這一單元中的“太陽能”這一課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定的探究任務,讓他們自主探究太陽能的概念、用途等。物理作為一門理性學科,學生在學習時很容易出現一些思路上的障礙,這時,教師一定要及時糾偏,以防學生越想思路越錯,最終陷入僵局。教師可以列舉一些學生可能見到或用到的有關事物,如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路燈等,如此學生在教師適當的點撥下就能正確思考、積極探究,找到最終答案。

三、激勵性評價,提升學生的自信心

物理是初中階段學生接觸的一門新學科,所以,大多數學生學起來都存在一定的難度,所以,首先,教師的教學進度要盡可能慢一點,多肯定學生、激勵學生,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在任務驅動過程中的自我價值,逐漸建立自信心,教師在此期間對學生的知識點掌握、科學方法的運用和參與態度等進行充分的評價。其次,要挖掘學生身上優秀的品質,充分發揮各個學生的特點并在探究過程中揚長避短。最后,充分引導學生進行自評和互評,學生在任務驅動下展開的一系列活動能使學生之間產生更深刻和詳盡的自我認識,他們之間的相互評價有利于教師全面認識學生,也能對他們更好地發展提供指導和幫助,使學生的學習系統更加完善。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評價也十分重要,它涉及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學習方法的正確與否,教師要在正面激勵的基礎上多給學生信心,使之能夠更有勇氣面對接下來的物理學習。例如,在教學物態變化“熔化與凝固”時,教師要細心觀察學生,對一些知識基礎薄弱,但是學習態度積極、反應迅速的學生進行鼓勵和表揚,充分利用他們的優點來帶動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同時充分肯定學生在物理實驗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傳統的評價對象只是集中在部分人身上,有的成績優異、有的進步明顯,新課標理念下教師應該關注到每一位學生,給他們更精準、具體、可借鑒的評價,更好地促進每一位學生走向進步。

參考文獻:

[1]黃佳羽.任務驅動教學法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教學參考,2021(9):42-43.

[2]姜興武.淺析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家長,2021(5):105-106.

作者:陳帆 單位:山市新鎮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