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管理學改革論文
時間:2022-10-19 10:32:54
導語:人力資源管理學改革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現階段,我國許多院校在人力資源管理的教學過程中并未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引起重視,以致于培養出的人才只掌握了理論知識卻沒有實踐能力,從而導致人類資源管理培養出來的人才因能力不足而被用人單位拒之門外。因此,我們需要分析人類資源管理的教學在哪些方面存在問題,并制定相應的教學改革措施。
關鍵詞:人力資源管理教學;實踐能力;分析;教學改革措施;教學方法
近年來,國內許多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畢業生都存在著“空有理論,沒有實踐能力”的問題。因此,我們應在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教學中進行相應的改革,增設有關實踐能力方面的課程內容,通過情景設置,為學生提供鍛煉的機會,從根本上改變人力資源管理的學生實踐能力不足的現狀。
一、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的教學現狀
20世紀末,社會對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人才需求不斷增加,導致各個高校紛紛開設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但是隨著我國企業管理行業發展水平的提高,我國各企業對人力資源管理人員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而高校無論是在教學方式還是在課程內容的設置上都沒有做出相應調整,依舊秉承著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理念,沒有將實踐能力的培養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高校教學中實踐部分的缺失造成了學生能力不足,無法應對工作崗位中的各項問題,從而導致了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畢業生并不具備相應處理問題的能力。面對這一問題,各高校也開始探索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紛紛提出以實踐能力為出發點,進行教學改革,但是原有教學理念根深蒂固,影響深遠:首先,許多本專業教師本身沒有本行業相關的工作經歷,也沒有進行過相關的實踐;其次,難以找到能夠適合我們現實需要的教材;另外,教師的授課方式與考核方式沒有及時做出調整。
二、以實踐能力為本位的人力資源管理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首先,專業人力資源管理本身就是一個實際的應用性的學科,學生是通過對人力資源管理、經濟學、法律和其他相關理論的學習并掌握相關實踐的專業技能才能勝任相關的工作崗位。由此可見,本專業的教學中實踐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只有改革現有的教學制度和教學內容,才能滿足專業教學要求,適應專業發展。另一方面,人力資源是人才庫的管理者,他們掌握著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他們能否科學合理地開發人才、引進人才關系到一個企業能否在行業中立足,長遠發展下去。所以,我們應當調整教學目標,以適應當前下企業對人力資源管理這一崗位的使用標準日益升高的趨勢,培養出能夠勝任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相關人才。
三、探究以實踐能力為本位的人力資源管理教學改革措施
(一)改變課堂互動形式,理論聯系實際。我國的高校課堂教學中,理論教學所占比重最大,而在理論學習中,學生們的課堂參與度并不高,而且參與方式也比較單一,不足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對于專業知識的學習只是由于考試的壓力被迫地進行學習,這就導致了學生只會機械地記憶一些相關專業知識,而沒有將所學知識運用到真實情境中去,更不要說做到理論聯系實際了。所以,改變現有的教學形式、創設新的課堂互動形式是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鍛煉學生在實踐中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手段。改變課堂互動模式主要從以下兩方面出發:1、案例分析,教師針對所講理論知識尋找相關案例,讓學生對案例進行分析、思考和討論,并闡明自己的觀點。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理論知識對學生的觀點進行點評并將案例與只是理論結合起來,有助于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深入理解,也可以讓學生體會到了將所學理論應用于實際的自豪感,同時也增強了學習的動力。2、情境模擬,創設相應的情境。情景模擬使學生能夠體驗到他們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并探討如何做出決策和解決問題。然后通過教師評價和學生互評的方式,對所學理論知識進行探討,這對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二)布置實踐作業、改進考核辦法。目前,人力資源管理教學的考核還是傳統的卷面測試,但是理論部分的考試分數并不能說明學生的專業水平,因此,我們應當將考試成績與其他方面相結合,指派給學生練習和研究作業,讓學生充分利用身邊的各項資源,提高自身實踐能力,并將這份作業計入成績考核中,以雙重標準來評定學生的專業水平。該評價標準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調動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的積極性。(三)調整教材內容,布置課外活動。我國關于人力資源管理的現有教材無論是在理論方面還是在實踐方面都無法滿足現有需求。由于人力資源管理的內容與經濟、法律、心理知識等方面的知識息息相關,所以教師應向學生推薦合適的資料并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分析,學生在討論中不僅對專業知識了解更加深入,還能拓展相關知識。(四)為教師提供實踐機會,調整教師體系。我國高校教師大多沒有本專業的實際工作經驗,因此以實踐能力為本位的教學改革的前提就是要使教師具備相關工作經驗。學校可以與企業達成合作,為教師在企業中尋求相關工作機會,讓教師在與職場專業人士的交流中掌握相關經驗、獲得實踐能力。另外,學校也應當就培養教師的實踐能力開展專門的培訓。用時,學校也可以邀請相關的在職人員參與到人力資源的課堂教學工作中,讓學生在與一線工作人員的接觸中,獲得相關知識與能力。(五)與企業合作,達到互贏。只有到工作崗位上去,才能真正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因此,與企業進行合作無疑是最好的方案。就人力資源的教學而言,企業可以為學生提供工作情境,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中得到鍛煉;就企業而言,與高校達成合作不僅為企業引進了新人才,還節省了運營成本。四、結束語具有相應實踐能力,適應市場的需求,這是學生未來事業成功的保證。教師應當正確認識新的教學理念,并為了踐行新的教學理念不斷提高自身的水平、探索相關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創造更多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成長。
參考文獻:
[1]劉燕華.人力資源管理教學模式改革探析[J].雞西大學學報,2010,(6).
[2]汪克亮,楊力.新時期高校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考試周刊,2009,(42).
[3]王慧.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教學方法改革與實踐[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06,(7).
[4]郭璇,胡孝貴.基于能力本位的“教學做一體化”課程改革的探索與實踐—————以《精細化工生產技術》課程為例[J].江西化工,2016(4):47-50.
[5]易丹,張玲,李鑌.“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能力培養為本位”的實踐教學研究[J].科技創業月刊,2017,30(11):68-69.
作者:王濤 竇之顥 單位:南昌工學院商務貿易學院
- 上一篇:數字媒體技術實踐教學研究
- 下一篇:化工行業建筑結構腐蝕與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