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設計教學開發及培養

時間:2022-09-22 08:33:15

導語:藝術設計教學開發及培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藝術設計教學開發及培養

[摘要]藝術設計作為一門具有高審美要求的獨立學科,對設計者的創新思維提出較高的要求。高校作為為社會培養專業藝術設計人才的重要渠道,在培養人才時需要與社會需求進行充分結合。因此,在藝術設計教學中,加強對學生創意思維的開發培養是當前高校工作的重要內容。本文通過對創意思維以及創意思維對藝術創作的作用進行分析,并根據當前藝術設計創意思維開發與培養中出現的問題提出相關解決方案,為藝術設計教學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藝術設計;創意思維;開發培養;措施

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對藝術設計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設計者在具備深厚的專業能力基礎之上還應具備豐富的創意思維。因此,高校在培養專業藝術設計人才時,在加強專業理論培養的同時還應注重對學生創意思維的開發與培養。

一、創意思維概述

思維是指人類大腦對于客觀事物的本質屬性以及內在聯系的概括和間接的反應,創意思維主要是指通過獨特新穎的思維活動對客觀事物的本質以及內在聯系進行探究,引發人類對問題新的解釋和認識,產生新的思維成果。由此可見,人類的思維在問題中產生,又以解決問題為主要的目的,這便是思維運行的主要特點。創意思維是思維活動中的重要的一種,其既有普通思維活動的額特點,又具有其獨有的特征,例如發散性、綜合性、聯想性、逆向性和求異性等。創意思維在一定程度上是人類智力水平的反饋,個體創造性的活動與其創意思維具有重要的聯系。

二、創意思維在藝術設計教學中的重要性

人類心理學研究認為,創意思維是高級心理活動中的一種,創意思維是人類智力水平的反饋,但是認得創意能力卻不完全受個體智力的制約。研究表明,創造力的主要來源是人類的發散性思維,通過發散性思維,人類可以對某個問題提出多種不同的創意解決方案。社會變化日新月異,設計出的藝術品必須具有其獨特性才能在市場環境中不受淘汰的威脅,這就需要藝術設計者的創新與技術提升,因此藝術設計創新型人才是當前藝術市場中最基本的組成部分。因此,在藝術設計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培養與開發學生的創意思維,滿足社會對創新型藝術設計人才的需求。對于藝術設計的學習者而言,藝術設計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對學生的想象力、感知力與表現力要求較高,而創意思維是打破學生傳統固定思維,提升設計綜合能力的重要基礎。學習者要想在設計領域中創造出獨特的、別具一格的藝術作品,必須要進行創新,將創意思維運用在整個設計活動中。由于創意思維對藝術設計者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在各大高校藝術設計教學中需要加強學生創意思維的開發與培養。

三、我國高等院校藝術設計教學中創意思維開發與培養存在的問題

(一)藝術設計教學中創意思維的培養意識薄弱目前,很多高校在藝術設計教學中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單純注重市場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在教學中注重對設計理論與設計技巧的培養,忽視了對創意思維的開發,導致學生的創意思維得不到有效的培養。教學中創意思維培養意識薄弱導致高校培養出大量的高技術型但是去發創新的人才,為學生在社會的發展沒有奠定好基礎,對設計學習者和藝術市場都無法產生積極作用。通常情況下,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本身具有一定的設計基礎,其自身的想象力以及創造能力很突出,具有很強的可塑造性,這就需要教師在其自身基礎之上進行適當的引導,不斷開發與提升其創意思維能力。但是在現實教學中,學生的個體創造力不同,學生創意思維能力水平不同,教師創意思維開發觀念薄弱,注重設計的客體,忽略了學生的獨特思維,是學生的創意思維能力不能很好地被開發與培養,對學生的設計水平造成影響。(二)藝術設計教學內容缺乏新意,不利于創意思維的開發在藝術設計中,創意思維主要是來源于設計者深厚的專業功底以及廣博的見識層面中,因此,藝術設計的學習內容應該包括專業知識以及多種領域的認識兩個方向,單純的設計專業內容無法引發學生的想象力和發散性思維,不利于學生設計出優秀的作品。但是在現實教學中,很多高校專業設計的教學內容依然延續傳統教學中美術技巧的教學,主要包括對美術作品的臨摹以及實地寫生等,對實際存在的客觀事物進行對比描述,內容統一并且陳舊空洞。并且,教育內容主要偏重于理論的傳輸,主要是對理論基礎進行講解,對學生的創意思維的引導以及個性創造的點評與指導較少。當前的藝術設計教學內容空洞導致學生為了學習而學習,長時間固定的技術模式以及思維模式令學生的個性創造力以及創意思維逐漸被消磨掉,容易形成一定固定思維,不易于學生的創新發展。(三)藝術設計教學中的教學方式單一,不利于創意思維的培養與發展隨著社會的發展,藝術設計發展的時代已經到來,社會各領域對藝術設計人才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同時對設計人才的質量要求更高,這為藝術設計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高校從全方面培養學生的設計能力和創造能力。藝術設計教學在我國高校中起步較晚,相較于國外先進的教學模式,我國的教學相對落后。目前我國很多高校的藝術設計的教學模式較為單一,“填鴨式”教學模式最為突出,缺乏藝術設計本身具有的創造性和啟發性。在藝術設計教學中,教學主要以教師為主導地位,教師通過言傳身教不斷進行理論與技術的傳輸,缺乏相應的交流與溝通,忽視了學生的創意思維以及實踐能力的培養,學生沒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思想與觀念,創作實踐的機會也很少,導致學生的創意思維水平較低,創作的能力不足。(四)藝術設計教師的素質有待提升根據我國的基本教育國情,當前我國教育管理部門實施的評估機制以及各高校的用人機制規定之下,在高校專業教師的聘用中主要以應聘者的學歷為主,對應聘教師的實際專業素養以及道德素養等多種方面沒有進行實際的考核,高校或教育部門對任用教師的審核也主要是根據教學目標的完成情況以及學生的學習情況為標準。很多教師為了完成教學目標單純以教學標準進行教學,自身感受到壓力很大,沒有精力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以及創造力,這就導致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創造力有待提高,無法滿足學生對教師能力的要求,導致教學質量下降。

四、促進藝術設計教學中創意思維開發與培養的措施

(一)提升教師綜合素質,提高教學質量提升藝術設計教學的質量與創意思維的培養水平,首先應該對教師的專業素質以及創新思維進行提高。各高校的藝術設計教科研部門應該充分發揮其職能作用,加強教師之間的學術交流與溝通,促進教師間的團結與協作,通過分享自身的教學經驗或提出相關的教學難點,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高校應該加大對藝術設計專業教師的培訓,通過組織講座或交流活動,請經驗豐富的教育專家對教師進行專業指導,以及對當前最新的設計觀念與設計趨勢進行分析,促進教師能夠緊跟時代潮流,對教學信息進行及時更新。另外,高校應該改善教師評估制度,鼓勵教師進行設計專業的深入研究,投入藝術品的創作,及時了解設計領域的動態,提升教師自身的專業能力以及創作能力。(二)樹立明確的培養目標,提升學生創意思維的意識高校進行藝術設計教學時需要對社會導向進行分析,明確培養創新型的藝術設計人才,重視對學生創意思維的開發與培養。高校需要不斷優化人才培養方案,構建復合型人才培養的模式,注重學生專業能力與創新能力共同進步。(三)注重學生個性思維,提高學生創意思維能力在藝術設計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注重學生的個性思維,在學生自身的創意思維基礎之上充分進行發掘,激發學生的創意思維潛力。在創意思維開發與培養中,以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為重點,幫助學生形成多方位思考問題的習慣,并且可以提高對生活中的多種信息有效綜合的能力,為自身的設計創作積累豐富的生活經驗,進而在進行藝術設計時可以將生活元素加入藝術作品中,提升作品的魅力。在進行思維開發與培養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設計觀念與成果,對學生進行鼓勵式引導,基于充分的肯定,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創作激情,促進創意思維的開發。(四)創新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創意思維的潛能藝術設計學科的實踐性很強,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不利于激發學生對藝術設計學習的興趣,容易使學生的設計趨于固定、相似的風格,不具有創造力和新意。因此,當前在藝術設計教學中,應該豐富教學模式,加大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情感交流,通過創設教學情境,為學生提供更多表現機會以及想象、創作空間。在實踐訓練課程中,讓學生加強無固定主題設計訓練,解放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根據自身的觀念或想法進行藝術設計,充分發揮自身的創意思維,完成創作。教師對學生的作品進行交流與指導,提升學生的創作設計水平。在課堂教學之外,還應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在教學中盡量通過多種渠道加強實踐與社會的聯系。例如在進行設計教學之前,可以將該領域中最新的設計成果進行范例分析,讓學生了解設計前沿的理論與形式,引導學生不斷拓寬視野,了解更多的專業領域的內容,為學生創意思維的開發與培養提供基礎。

綜上所述,藝術設計專業的性質決定了在教學中需要加強對學生創意思維的開發與培養。目前我國藝術設計教學中仍存在多種問題,這就需要高校領導者與教師加強創意思維培養的意識,通過加強教師綜合素質、豐富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模式等措施有效的對學生創意思維進行開發與培養,為社會提供優秀的創新型藝術設計人才。

作者:易莉莉 單位:河南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