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設計色彩教學與優化方法研究
時間:2022-10-09 04:35:09
導語:平面設計色彩教學與優化方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色彩在人類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是設計人員表達創意與傳達審美的主要方式。色彩課程是平面設計專業的必修課程,也是學習與設計色彩的基礎課程。本文通過對平面設計專業中色彩教學與實踐進行考察分析及研究,總結出一些關于平面設計專業色彩教學的問題與解決方法。
關鍵詞:平面設計;色彩教學;優化
色彩是視覺傳達的基本要素之一。色彩既有傳達信息的功能,也具有傳達審美的功能。因此,在設計學科色彩的教學過程中,既要重視教授學生色彩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又要注重培養學生們對色彩的感觸力、表現力。筆者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與教學反饋,認為目前平面設計中的色彩課程教學應該從不同的方面進行探索,推進色彩教學的方法改革,從而使學生對色彩的表現能力有較大提升。
1平面設計中色彩的重要位置
根據人的視覺特性,人對于某一事物產生印象的時間不到10秒,而在這個過程中,大部分是因為色彩所起的作用。從這一客觀結果來看,色彩在引起注意、傳遞信息、樹立形象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色彩的這些作用在平面設計中表現得更為突出。在各類平面設計中,色彩都是最為直觀的視覺元素與信息傳播符號。人的眼球對色彩非常敏感,只有在看到有吸引力的色彩的前提下,才會在意其設計作品傳達的信息。有研究表明,有色彩的設計作品的吸引力高達84.1%,比無色彩的設計作品的吸引力高出將近2倍。此外,色彩能反映人們的情感。它以對人們的心理、想象和記憶所產生的影響,勾勒出人們特殊的心理情感和思想情緒。例如,不同的顏色可以讓人們產生不同的感覺,紅色會讓人感覺喜慶,綠色會讓人有種回歸自然的感覺,藍色可以讓人的情緒平靜。所以,在平面設計中,不可小視色彩形式表現人的思想與設計主題的重要性,它可以喚醒人們深處的某種記憶,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正因為色彩在平面設計中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更要深刻認識色彩、掌握色彩的情感規律,科學用色,以此來加深受眾對平面設計作品的理解。
2色彩的認識與平面設計需理性思維
隨著藝術教育的普及化與大眾化,學習平面藝術設計的學生數量呈上升的趨勢。進入高校學習平面設計專業的學生,在入學前雖然接受過系統的美術基礎訓練,但其重點在于通過色彩、素描等課程的學習,培養學生對自然物象的真實再現與造型塑造能力。學生對色彩的認識大多停留在以色彩為媒介,忠實再現與描摹客觀事物,即用色彩來畫素描這個層面上。而這種繪畫類的色彩基礎訓練與設計類的色彩表達有著較大的差別。設計類色彩關注色彩的物理性質,更關注其表現出的主觀情感與抽象形式、色彩與大眾、傳媒、心理等方面的關系。因此,學生對于設計學科中色彩的要求、認識及了解相對表面。平面設計的范疇較廣、種類較多,包括諸如廣告設計、招貼設計、標志設計、書籍裝幀設計等,其共同特點都是以平面的可視的符號傳達信息給人們。在平面設計中包含的視覺元素有色彩、文字、形狀及視覺肌理等。在具體的設計中,設計者需要合理地創造性地運用這些視覺元素,將信息轉譯成抽象的具有象征含義的視覺符號傳達給受眾。鑒于色彩在平面設計中擔負的重要角色,設計者必須更好地掌握和了解色彩的運用。設計的過程是一個理性思維與感性表達的結合,設計者應根據設計的內容、主題、受眾等理性地選擇包括色彩在內的相應的視覺符號,并要通過理性分析與判斷去評估設計作品的最后效果。設計師更應從大自然、從生活、從前輩的實踐經驗中吸取對色彩運用的精華來創造新的、合理的、更適合需求的色彩系統。可見,設計中色彩的認識與學習需要理性的思維,色彩課程與色彩教學是平面設計專業的基礎課程,它為學生學好專業課程作鋪墊。
3理性思維下的色彩教學
平面設計中的色彩課程準確地講是設計色彩課程,該課程所設定的教學目標為:以設計理念作為色彩造型方式的標準,除具有繪畫色彩的基礎方法與理論之外,更應具有形式感和色彩的創造力;色彩呈現時要著重構成形式與設計結構,使作品的色彩有鮮明的設計意識,為設計專業課程及設計實踐奠定色彩方面的基礎。根據平面設計學科色彩教學大綱與教學目標的要求,在色彩教學中要求學生感受和認識色彩,經過色彩表現方式的學習,學生應將直覺的感性與抽象的理性相結合,學會運用色彩的語言,創造性地呈現、靈活地體現設計的理念與構思。教學的更高要求是培養學生對色彩敏捷的觀察能力、運用及整合能力、理智的分析能力、創新的思維能力。為使上述教學任務與教學目標完成得更好,筆者認為在理性思維的指引下,平面設計專業的色彩課程與教學內容設置應包括如下幾個方面,并隨教學實踐、學科建設、社會需求不斷完善,借鑒并整合多方面教學資源,構建開放的教學體系。第一,色彩的基礎理論教學。這方面的內容相對抽象,利用多媒體形式授課更為直觀,便于表達色彩的物理屬性、成色原理、人的視覺生理構造等內容,使學生初步理解色彩基礎理論知識,為以后的設計實踐打基礎。第二,色彩平面性的設計歸納。學生需要根據設計主題發揮主觀意識,拋開寫生物體環境色彩的認知和觀察方式,排除光線對具體寫生目標的擾亂,縮減影調的變動,減弱三度空間,增強二度空間,把繁雜的立體形態作整體的平面性處理與歸納。對習慣于色彩寫生技法訓練的學生來講,這一方式的色彩練習具有不同程度的困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指引學生,改變觀察角度,運用理性分析,可讓學生參照示范作品思考,逐漸提升色彩歸納能力。例如通過對自然景物的色彩、動物色彩及植物色彩的提取和歸納提高色彩設計能力。教師要引導學生欣賞自然界色彩的美,讓學生學會在設計中靈活合理運用自然色彩,在對三種色彩的提取與歸納的過程中,把握色彩呈現規律。這種練習可借助相機,拍下自然景色和動植物色彩,再對其中的色彩進行提取與分解,歸納大的色彩傾向與色塊,并對這些色彩作重構。第三,傳統民俗色彩的摹仿。要求學生臨摹中國傳統經典圖案和優秀的民俗繪畫作品,從中學習和理解傳統色彩所象征的涵義及民俗特點,從顏色的文化寓意看民俗傳統與現代生活的關系,激發學生的設計靈感。第四,以案例設計思考色彩的應用。在上述教學基礎上,要求學生以主題設計、案例設計的形式呈現對色彩設計與運用的理解和把握程度。依據不同的主題與受眾的需求,從效用上思考色彩在全部設計中的效果。設計作品中以色彩為重要的元素,讓學生在作品設計過程中,親身體會和感受色彩在平面設計中的作用。
4結語
從上述教學課程與內容的設置上能夠看出,色彩教學的重點不只是分析自然色彩和組合搭配,更注重對色彩本身的研究與實際應用。色彩是平面設計領域中最重要的造型因素、信息傳達符號、情感與創意呈現形式。在當前的色彩教學中,其基礎性地位和重要性日益凸顯。當然教學中也存在一些問題,諸如學生對基礎知識了解不夠、教學方法相對單一、學校對學生的色彩表現和創造力培養不到位等,這些問題已經受到社會、專家、教師的重視,將在教育教學與設計實踐中被逐步解決。
作者:王鑫 單位:內蒙古民族大學
參考文獻:
[1]朱介英.色彩學[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4.
[2]潘魯生.設計藝術教育筆談[M].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5.
[3]杭間,等.歲寒三友:中國傳統圖形與現代視覺設計[M].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5.
[4]馮進.設計色彩教學模式探索[J].美術大觀,2009(6).
- 上一篇:基于自主學習能力信息技術教學實踐研究
- 下一篇:高職教學設計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