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生物教學學習興趣的培養
時間:2022-08-20 02:51:49
導語:淺談生物教學學習興趣的培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改進教學方法,轉換教師角色,激發學習興趣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是學生的指導者、帶動者,是學生發展成長的示范者、引領者。在三尺講臺上教師不能只扮作演員的角色,老師的表演雖然很精彩,但作為觀眾的學生,大部分被動接受,主動參與者極少,收效不大,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活動都要以學生為主體,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目的,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為出發點,不僅滿足于學生的學會,而是引導學生會學,從“要我學”到“我要學”,教師就必須做好導演的角色,激發學生表現的欲望,讓做觀眾的學生走向教學舞臺,在課堂上積極參與,盡情展示,釋放自我,樹立自信,培養創新動力。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更應變教為導,啟發學生善于學習,勇于探索。
二、利用現代教學手段,激發學習興趣
為了使學生在較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的科學知識,課堂教學中運用多種直觀教學手段。如掛圖、投影、課件,展示生物的形態、結構、生理現象,生動直觀的展現出來。我利用課余時間,精心制作課件,如上《魚類》一課時,首先播放我國養殖淡水魚和海水魚的相關視頻,學生一下振作精神,興趣盎然,了解我國魚類資源竟這么豐富。在講述鳥類和人類關系時,播放有關視頻,學生一看就明白,鳥類動物除了能消滅農林害蟲,還可以給人類提供吃的,改善人類的營養,同時還能作為人類制作衣服和被子的原料,鳥類是人類真正的朋友。在講述《保護生物多樣性》一節時,播放人類亂砍濫伐,導致森林面積減少,破壞生物的棲息環境,而環境污染,導致湖泊、江河里的生物數量急劇減少,盜獵藏羚羊等事例的相關視頻,學生知道生物減少的主要原因就是人類的頻繁活動,人類是生物減少的罪魁禍首。所以,在課堂教學中,適時利用多媒體,能事半功倍,拓寬課堂知識量和信息量,教學效果明顯提高,質量不斷上升,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重視生物實驗,培養實驗技能,激發學習興趣
生物是一門實驗學科,許多原理、現象、結論,必須通過實驗加以驗證。學生親自動手操作,既增加學習的樂趣,又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在實驗過程中,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明確實驗的目的,操作要點及注意事項,培養學生求實的科學態度。如做“觀察蚯蚓”實驗時,課前準備活蚯蚓,任務交給好動的后進學生,都能高興地圓滿完成。在實驗時,通過觀察體型,觸摸體壁,找出與蚯蚓生活相適應的結構特點,讓學生帶著問題參與其中,通過不斷觀察、分析、討論,并得出結論,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開展課外活動,拓寬課本知識,培養學習興趣
在進行課堂教學的同時,組織學生成立課外生物興趣小組,使他們感受到玩中有學,學中有趣,從而使后進生樹立學習興趣。針對初中學生好勝心、榮譽感較強的特點,利用課外活動指導學生對校園內栽種的樹木進行分類,查閱資料,懸掛標簽,進而普及學生的生物學知識。利用雙休時間,在注意安全的同時,要求學生以小組形式在自己村莊附近采集并制作一些動植物標本,相互交流,好的作品推薦給學校進行展覽。同時又指導學生對當地的生物資源進行調查,分析近年來當地個別物種數量減少和鼠害猖獗的原因,并寫出調查小報告在班上交流。通過這些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使課本知識與實踐相結合,極大提高了學生的科學素養,激發了學生探求生物知識的興趣。
五、以愛啟動心靈,增強學生求知欲
前蘇聯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熱愛孩子是教師生活中最主要東西。”“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師必備的美德,師愛對學生是一種鞭策和激勵。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和要求,使其自立、自信、自主發展,尤其對學困生要特別關愛,找出原因,對癥下藥,同時要及時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給予表揚和肯定,使其在今后學習中,克服不足,不斷進步。
總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千方百計、自始至終地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要學、愛學,教師要善于創造條件讓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發揮學生自主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素質,把學生培養成自主學習、自主發展的一代新人。
參考文獻:
[1]鄧小杰.生物教學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探研[J].成才之路,2017(16):64.
作者:全愛東 單位:甘肅省天水市清水縣第二中學
- 上一篇:高中地理問題式教學探索
- 下一篇:對外漢語教學慕課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