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樂教學多元化教學模式探索

時間:2022-03-02 03:31:28

導語:聲樂教學多元化教學模式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聲樂教學多元化教學模式探索

摘要: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人們的生活越來越豐富多彩,大家不僅追求物質上的幸福,也追求內心的快樂、精神上的學習以及藝術上的熏陶。對于我們的文化館而言,最令大家感興趣的便是聲樂課堂,而傳統(tǒng)的聲樂教學已經不能滿足現(xiàn)在人們的需求。所以,文化館亦需要跟緊時代的潮流,創(chuàng)立新的教學模式,設置不同的教學方法,使文化館得以由內而外地得到提升。

關鍵詞:文化館;聲樂培訓法;創(chuàng)新;研究

文化館中的聲樂教學和學校內的聲樂教學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相同點是都需要對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進行分析,再根據(jù)不同的情況,加入傳統(tǒng)所沒有的輔助設施等,建立新的教學模式。不同點是教育對象、教育場所、教育時間的不同。總而言之,都要發(fā)現(xiàn)新事物,及時獲取新信息,從實體的物質,到非實物的信息等。根據(jù)文化館聲樂教學的教學對象,根據(jù)人們不同的喜好追求,對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進行改善,以利于聲樂教學的發(fā)展。

一、文化館聲樂教學的優(yōu)點分析

文化館的建立,是響應國家的號召,旨在豐富群眾生活。免費的課堂教學,使許多從前沒有接觸過的我們只是感興趣的群眾也能參與進來,與大家一起學習交流,既充實了生活,也有利于群眾生活的和諧友好發(fā)展。當需要舉辦文藝活動時,因為有了群眾日常所學的內容,就大大方便了節(jié)目的編排,使活動變得更加熱鬧。聲樂教學更是如此,群眾無論是在課堂,還是在平常生活中,張口就能來,群眾溝通起來更加方便,更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

二、文化館傳統(tǒng)聲樂教學的問題分析

(一)太注重理論知識的培養(yǎng)在傳統(tǒng)的聲樂教學過程中,甚至于在傳統(tǒng)的對聲樂教師培養(yǎng)過程中,更注重理論的教學。聲樂中的理論如果細細講起來,也是如同學生所學的課本一樣,需要很專業(yè)的教師來教,許多知識點需要理解和掌握,這對大部分群眾來說是不太容易接受的。或許只是圖個新鮮熱鬧,如果每日只是理論課的講授,會大大降低群眾們的學習興趣,打消了他們的積極性。那么既沒有達到文化館的聲樂教學目的,也沒有滿足群眾們的需求。(二)太注重實踐培養(yǎng)太注重理論知識會極大地打消群眾的學習積極性,太過于注重實踐培養(yǎng)很容易挫敗群眾的學習興趣。一方面,實踐過程中只能跟著教師所學并練習,如果自己想嘗試不同曲風,是完全不知從何下手的。另一方面,如果群眾里有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他們是特別希望能夠在本子上記住一些東西,展示給朋友們,如果只是實踐,很容易忘記,學習質量就會下降。(三)文化館內聲樂教師能力有限為響應國家號召,文化館教育一直是面向公眾,以文化藝術為主,免費授課的。文化館的聲樂教師很多并不是專業(yè)的教師,而是通過文化館統(tǒng)一的培訓,獲得一些知識后,再教授予群眾。并且這些教師許多都是中老年人,對他們的培訓能力有限,則最終群眾所獲得的知識或許更少。這個問題的存在使得聲樂教學的教學質量大大降低。

三、文化館內聲樂教學的創(chuàng)新

1.不管是學校的教學課堂,還是線下舉辦的學習活動,情景式教學法一直很受教師們的青睞。同樣,在文化館的聲樂教學中,亦可以將情境式教學法運用進來,將聲樂變換為一種意境,將聽覺變?yōu)橐曈X,將客觀體驗變?yōu)橹饔^感受,更有利于群眾的學習。因此,從對聲樂教師培訓開始,就要加入情境式教學法。例如為教師們多準備一些聲樂專業(yè)老師教學的視頻,多多體會與感悟,深刻理解該聲樂片段所要傳遞的情感,得出自己的結論與感悟,以便更好地教授給學生們。而在真實課堂中,教師們也可以準備一些自己認為好的片段給群眾們分享。一方面,是給學生們充足的時間先自我觀賞領悟,另一方面,大家一起觀看,本就成為了一種情境,大家一起觀看,更容易專心。接著,教師便可以分段進行教學,先將基本內容知識教授完畢,接著讓每個人都試一試,根據(jù)自己的理解感受唱出自己對這首歌的理解。每個人都表達自己的時候,就如同置身一場音樂盛會,用音樂交流溝通,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人們專心了,課堂效率就會更高。當然,在對一些普通的歌曲教學中,教師只需要對學生們覺得不太容易發(fā)聲的地方進行教學,音調高低進行糾正即可。而如果是涉及到戲曲等曲子時,還是要專業(yè)起來,在旁邊進行指導。無論是強調,還是動作,只要將每一步都做規(guī)范了,戲曲的意境便更容易使人進入了。教學質量一定會得到大大提高。2.組隊學習,激發(fā)潛能。學大不相同。對于學校中的教學,教師們面對的同一科目,所有學生都是同一年級的,脾氣秉性接受程度大同小異。而文化館的教學課堂則不同,或有小學生感興趣進來參觀學習,或有中年叔叔阿姨為了充實生活,專程來學習。總之,文化館面對的人群差異太大,這就不得不使教師在備課時要將學生根據(jù)年齡分為不同的小組,為每一組的學生都準備不同的課堂。這便是根據(jù)學習能力分為小組。另外,如果只根據(jù)年齡劃分小組,那么每一組最終的學習成果一定是固定的,每組有每組的特色,這些特色并不能彼此接觸。因此,如果想要有新意,讓不同年齡段的人在一起碰撞出更燦爛的火花,則可以根據(jù)音色,音調,發(fā)聲習慣等。在每一隊的年齡層都找一人,最終組成一支隊伍,那么最終,這支隊伍的歌聲一定是既有歷經年華的經驗,又有新生代的希望,更令人耳目一新。相信這也會使學生們提起興趣,積極地參與進來,學生積極、成績優(yōu)異,為了達到課堂教學目的,教學質量更是不錯。3.文化館聲樂教學中個性與共性并存。眾所周知,每一首歌的創(chuàng)作都是有一定背景的,或是包含了作曲者的一段故事,或是包含了作曲者的一段人生感悟。因此每一首歌從詞到曲都是有其基本的韻味,不同的人在演繹這首曲子時,如果都能將制作者的心理情感描繪出來,這便是這首歌的共性。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閱歷,如果加入自己的故事情感,并把它表達出來,這便是自己的個性。曲子的共性除了制作者的心境,或許還融合了環(huán)境因素。例如,少數(shù)民族的歌曲,蒙古族的呼麥氣勢豪邁,讓人仿佛置身大草原,感受著大草原的熱情。而傣族歌曲又能感受到傣族少女不一樣的情感。《我和我的祖國》更是飽含對祖國的熱愛與贊美。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不能固執(zhí)化,將聲樂像解數(shù)學題那般只有唯一答案。應該確保在原調的基礎上,留給演唱者個人的發(fā)揮空間,帶入自己的情感,方能更有特色。當然,對于個人而言,并不是只有感悟才能體現(xiàn)自己的個性,如果一個人的特長是唱民謠,而當他嘗試唱流行音樂時,就是一種個性的展示,或許這種不同類別的碰撞更美麗。4.文化館聲樂教學中理論與實踐并存。聲樂是一門藝術。雖然需要用語言表達,但是絕不只是語言表達能體現(xiàn)得清的。它需要一定的理論知識作為輔助,但是如果只學習理論知識,又會使人們逐漸失去學習興趣,則失去了文化和聲樂培訓的意義。因此,就像本文開篇分析一樣,只有理論和只有實踐是不長遠的,應該使理論與實踐并存。例如學校里的理科學生在學習一門課程時,往往是先學習理論課程,一段時間后,再進行實踐。都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其實理論何嘗不是實踐的基礎呢,如果不是理論支撐,實踐該從何入手?對于聲樂來說,沒有理論知識,也是可以快樂地歌唱,但是當說起來聲樂時,就不得不加入一些理論知識,例如音調區(qū)間,發(fā)生部位,這些都是輔助你更好地演繹歌曲。看似平常的呼氣哈氣,會使你唱歌更加自然。教師在講課時,便可以先制作一些圖形,展示人在呼氣哈氣時聲帶的開合,再帶領大家一起做呼氣哈氣的動作,慢慢體驗,細細感受,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總結出適合自己的歌唱方式。

四、多媒體在文化館聲樂教學中的應用

在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中,從理論到實踐,完全由老師一人完成。教室里學生多,老師很難逐個核對是否正確,許多學生即使學不會,也不好意思開口,很容易后面的課堂學習進度和別人不同,被別人甩在后面,逐漸失去學習興趣。而且,由于教師很少是專業(yè)人員,教師的語言表達和身體動作容易不清楚,學生也不易理解。學習者或許有很多比教師年齡大的長輩,貿然提出錯誤或許也不合適。各種因素交織在一起,不僅會影響教學過程,失去聲樂學習的機會,也會影響我們開設聲樂課的初衷。現(xiàn)如今,科技飛速發(fā)展,多媒體在教學過程中越來越廣泛,在文化館的聲樂課堂上,也應該出現(xiàn)。例如:在理論教學時,發(fā)生部位不容易展示、講解。這時,便可以在網上找尋資料,視頻等,更直觀地向聲樂課的學員們展示,讓他們更容易理解。多媒體越來越頻繁地出現(xiàn)在生活的各個地方,群眾們也已經習慣了和多媒體形影不離的生活,群眾們也愿意喜歡探索新鮮事物,感悟時代的發(fā)展。因此,在文化館的聲樂課堂上加入多媒體,是家庭中所接觸不到的,這會吸引大批群眾來探索。另外,也符合大眾的生活需求。實踐教學中,如果使用多媒體,配以錄像,并配有圖片背景音樂,那么只有教師帶領唱歌的過程。例如大合唱《我和我的祖國》,看著視頻中祖國的大好河山,壯麗秀美,會瞬間將大家?guī)胍环N情景當中,更利于大家感情的抒發(fā),高度集中的狀態(tài)下,更容易產生共鳴。如若大家在文化館中都能找到自己的知己伙伴,一方面與開啟文化館的初心相吻合;另一方面,更能調動學生們的積極主動性,跟隨著每一首歌,豐富自己的生活,也更主動地學習了解中華文化。因此,多媒體在文化館聲樂課堂中的使用十分重要。結語因此,文化館的聲樂教學,于國家,響應國家號召,傳承中華文化;于社會,跟隨社會發(fā)展,構建和諧友好的大家庭;于家庭,豐富生活,興趣愛好促進家庭和睦;于個人,豐富自我,做自己喜歡的事,快樂生活。當然,文化館的聲樂課不能急于求成,要慢慢來,一定會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肉先古麗•依米爾艾木孜.文化藝術館聲樂培訓教學法的改進措施探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22):267-249.

[2]王園.談文化館聲樂培訓法的創(chuàng)新[J].北方文化館聲樂培訓,2015,35(15):210.

[3]楊敏.文化館聲樂培訓法的創(chuàng)新要點分析[J].收藏與投資,2017(3):33.72

作者:徐琦 單位:煙臺市萊山區(qū)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