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護理技術課程探究式教學效果分析
時間:2022-04-15 10:43:33
導語:基礎護理技術課程探究式教學效果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評價基于OBE(Outcome-basedEducation,成果導向教育)理念的探究式教學在基礎護理技術課程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樣法抽取我院2018級護理系高職生125人,4班62人為對照組,5班63人為干預組。第一學期兩組均采用傳統教學方式,第二學期對照組仍采用傳統教學方式,干預組采用基于OBE理念的探究式教學方式。對干預前后學生的理論及技能操作成績進行比較,并采用問卷調查法了解學生對教學效果的評價。結果干預前兩組成績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干預組成績以及對教學效果的認同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對照組干預前后成績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干預后成績顯著高于干預前(P<0.05)。結論基于OBE理念的探究式教學方式可提高基礎護理技術理論及實踐教學效果,培養學生探究能力及護理綜合素質,值得推廣。
關鍵詞:OBE理念;基礎護理技術;探究式教學
OBE(Outcome-basedEducation,成果導向教育)理念的核心是以培養學生能力為目標,實現教育活動由“教師為中心”向“學生為中心”的轉移,而且在明確了課程學習成果后,必須采用恰當的教學方式完成知識、能力和素質培養目標[1]。顯然,完全依賴教師講授的傳統教學中,學生無法發揮學習能動性和創造性,也無法實現學習成果的產出。在探究式教學中,教師不會把知識原封不動地傳授給學生,而是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創設適當的問題情景,啟發學生思考、質疑,鼓勵學生探究,在探究中學會學習、學會創新[2]。因此,筆者將基于OBE理念的探究式教學方式運用到高職基礎護理技術課程教學中,并初步探討教學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采用方便抽樣法抽取我院2018級護理系高職生125人作為研究對象,均知情同意。4班62人為對照組,5班63人為干預組。兩組入學成績、年齡、性別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干預研究。1.2方法。基礎護理技術課程安排在第一學年,第一學期兩組均采用傳統教學方式,第二學期對照組仍采用傳統教學方式,干預組采用基于OBE理念的探究式教學方式。對兩學期兩組的理論及技能操作成績進行比較,并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對教學效果的評價。兩組授課教師均為研究者本人。傳統教學方式為教師講授、學生聽課,最后總結歸納教學要點。基于OBE理念的探究式教學方式具體如下。1.2.1明確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決定著教學結果是什么。依據OBE理念,首先根據行業需求確定課程總體教學目標及具體內容的教學目標,然后根據教學目標開展以探究式學習為主的課堂教學,最終完成學習成果的產出。1.2.2把握教材,精心設計探究計劃。探究式學習是學生從學科或生活的實際問題(任務)出發,通過參與形式多樣的探究式活動,以獲得知識、培養能力、獲得情感體驗為目的的學習方式和學習過程。但就教學內容而言,雖然基礎護理技術課程有許多探究素材,但并非所有知識都適合探究式學習。因此,在開展探究式教學時,要注意選擇適合的內容。哪些內容讓學生探究、開展哪些探究活動、如何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探究活動,教師要心中有數,不能盲目或隨意為之。教師精心設計探究計劃,是有效指導學生開展探究式學習的必要前提。在探究式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到:一要鉆研、熟悉教材,把握教材內容體系;二要根據教材具體章節的知識點、知識模塊確定探究活動的內容、形式。1.2.3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探究是探究式教學的核心,目的是使學生對某一知識不斷拓展研究,不僅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及創造能力。教師創設適當的問題情景,鼓勵學生去思考,提出問題、發現問題,并引導學生通過一系列的探究活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最后,教師根據反饋的信息進行歸納總結,并做出評價,同時引導學生對探究過程進行反思,以促進學生將新知內化,鞏固運用[3]。1.3評價方法。理論成績:依據出勤、平時成績(課堂表現、小組探究活動、小組探究作業)、期末統考成績按一定比例計算總評成績。技能操作成績:學生隨機分組抽簽決定操作項目,考核內容、形式、標準及監考教師均相同,主要從儀容儀表、用物準備、操作流程和人文關懷4方面進行評價。最終依據出勤、平時成績、期末考核成績按一定比例計算總評成績。1.4問卷調查。采用自行設計的教學效果評價問卷對兩組學生進行調查。問卷包括6個條目: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習興趣,增強合作學習意識,提高操作能力,利于鞏固、深化理論知識,喜歡該教學模式。采用“是”和“否”兩級評分法[4],用問卷星手機App收集資料,共回收有效問卷125份。1.5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7.0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2.1干預前后兩組理論和技能操作成績比較。第一學期兩組均采用傳統教學方式,第二學期對照組仍采用傳統教學方式,干預組采用基于OBE理念的探究式教學方式。比較兩組理論和技能操作成績,結果顯示,干預前兩組成績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干預組成績以及對教學效果的認同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對照組干預前后成績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干預后成績顯著高于干預前(P<0.05,見表1)。2.2干預后兩組對教學效果的認同度比較。第二學期結束后對兩組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其對教學效果的認同度。卡方檢驗分析發現,兩組對教學效果的認同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研究發現,基于OBE理念的探究式教學方式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習興趣、增強合作學習意識、提高操作能力、鞏固深化理論知識有顯著作用,學生喜歡并樂于接受這種教學方式。3.1激發學習興趣。基于OBE理念的探究式教學中,所學即所需,以就業為導向,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過程中導入臨床護理案例,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學生通過查找資料、情景模擬、角色扮演、臨床見習,將所學內容應用于臨床護理情景中,從而完成學習任務,達成學習成果產出。真實的臨床情景及角色演練,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動機,提高了學習興趣[5]。3.2提高操作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通過不同途徑和方法獲得知識、能力,利用課余時間主動到圖書館或利用網絡查找臨床護理資料,通過對資料的整理、分析、討論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對于理論知識,通過自主學習、小組合作討論、學習成果匯報等活動掌握內化;對于技能操作,避免以往的反復盲目練習,各小組成員之間互相監督、互相評價,總結每一次練習的優缺點,并分析哪里做錯了、為什么錯了、怎樣糾正錯誤,從而不斷提升操作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3.3提高溝通能力,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及人文關懷能力。在探究過程中,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角色扮演等活動體驗各種臨床情景,互相交流經驗,討論問題,解決問題,內化知識。在一系列的互動中,學生能夠自由表達個人觀點,提高了溝通能力,培養了團隊合作精神和人文關懷能力。3.4探究式教學對教師的要求。在探究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此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但是要使學生的探究式學習取得成效,不能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的督促、指導和幫助是保證探究式教學順利實施的重要前提[6]。因此,探究式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在對干預組開展的探究式教學中,具體做法是:(1)鼓勵學生積極進行探究;(2)指導學生掌握探究方法;(3)針對學生的個性差異進行指導;(4)成立探究小組,開展合作探究;(5)互動交流得出結論,反思內化形成新知;(6)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
參考文獻:
[1]SPADYWD.Outcome-basededucation:criticalissuesandanswers[M].VA:AmericanAssociationofschoolAdministrators,1994.
[2]王瑞娟.探究式學習在護理教學中的應用現狀[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72):168.
[3]姜哲,姜學.探究式教學模式對學生素質提高的研究與實踐[J].黑龍江醫學,2012,36(2):143-145.
[4]吳瓊,趙光紅,楊歡,等.基于云班課的移動教學模式在基礎護理技術實訓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6,31(17):65-67.
[5]崔玉霞,畢雪晶.探究式教學對護理專業學生學習態度與學習動機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4,28(8):2838-2840.
[6]范麗敏.基于探究合作式的護理專業教學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4,32(19):64-65.
作者:周利容 陳志妹 陳玉婷 鄧銘清 單位:廣東茂名健康職業學院
- 上一篇:隱喻的認知與大學英語詞匯教學分析
- 下一篇:外語專業教育和雙創教育融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