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體育教導方法及習慣透析

時間:2022-02-02 03:08:38

導語:傳統體育教導方法及習慣透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傳統體育教導方法及習慣透析

本文作者:李艷萍工作單位:定西市安定區李家嘴學校

探索新的、有效的體育教學方法,改變傳統體育教學方法

我們教師應該積極鉆研體育課程標準,學習新的體育教育理念,轉變體育教學態度,探索新的、有效的體育教學方法,融德育教育于體育教學,使學生在掌握運動技能的基礎上,對體育課產生濃厚的興趣,積極主動地融知識于實際鍛煉當中,從而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教學理念上,我們要創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把單純的傳授知識技能為目的轉變為“啟智、求知、調心、育體”的綜合多樣化目標。既要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又強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學生的個性發展創造足夠的空間。既要重視學生的興趣和自信心的建立,又要激發他們學習的智慧與能動性、從而促使他們主動學習和創造性學習,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教學態度上,我們要真正實現教師角色的轉變,即教師由運動技能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和練習的促進者,由教學過程的管理者轉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由學生成績的評定者轉為學生發展方向的指引者。真正將教學過程轉變為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創新、合作的過程??傊獙鹘y的“以教師為中心”轉向重視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將教師是課堂的“表演者”轉變為課堂的“參與者”、“合作者”。這有助于學生學會學習,培養他們創新能力。教學方法上,我們要勇于接受挑戰,積極探索新的、有效的體育教學方法,不斷為自己“充電”,努力實現自身的跨越式發展。從而改變單一、被動的教學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夠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才能真正達到體育課教學的目標,實現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1)游戲教學沒有鍛煉興趣和良好的鍛煉習慣,學生是無法真正掌握體育基本知識、技術和技能的,當然也就無法實現全面提高身體素質的目標。基于此,游戲教學法應運而生。它具有簡易性、趣味性、教育性、適應性、開放性等,利用這種教學法可以使學生對鍛煉產生濃厚的興趣、形成良好的鍛煉態度,從而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以一種積極的態度,精神飽滿地參加鍛煉。(2)創設情境,實施“任務型教學”情境教學法是通過“情境”的設置來激發學生參與的熱情,使學生產生興奮感,調動學生最佳注意力,再通過理解、參與的作用以提高學生的興趣,從而掌握運動技能的一種教學載體。它的最終目的就是增進學生的健康。它符合激發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符合以學生發展為中心,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符合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能寓教于樂,啟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培養情感意識,達到師生信息交流的方法,有利于加強德育教育。(3)分組教學分組教學法是教師在體育課堂中把全班進行分組并留給學生廣泛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各自的小組中練習和鞏固學到的知識、技術和技能。它的目的是促進學生間的合作與協同,促進他們自主、創新、合作性學習。在分組教學中,學生除了直接與教師發生聯系外,學生之間還存在著密切的聯系。他們互幫、互練、互學、互相評價,學生的角色發生了變化。擔當小組長的學生,會有一種光榮的使命感,在為別人指導動作的同時,動作的要點得到了鞏固,能力得到了提高。(4)比賽教學比賽教學法是在比賽這一特定條件下進行練習的一種方法,它可以促進身體各個組織機能、各種基本活動能力和身體素質的發展。在比賽過程中,由于學生之間的互相聯系、合作、對抗的活動較多。因此產生了個人與個人、個人與集體、集體與集體的關系。這些關系很有利于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可以培養學生團結、互助、勇敢、頑強、機智、沉著、果斷的品質。真正融德育教育于體育教學中。

在全社會共同參與、積極支持下,真正使學生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得到培養

盡管我們努力了,我們探索了,然而我還是感到力不從心,因為要徹底扭轉青少年身體素質日益下降的趨勢,真正使學生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得到培養,僅僅靠一堂體育課,僅僅靠體育老師們的力量那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需要全社會的參與支持。改變人們“重智育、輕體育”的傾向現在在“望子成龍”觀念的影響下,社會上仍存在“重智育、輕體育“的思想誤區,導致在巨大升學壓力下,孩子們的運動時間被學習擠占,喪失了自主鍛煉意識,“喜靜而不喜動”漸漸成為一種習慣。所以我們先要從思想上改變,樹立運動第一,學習第二的思想觀念,因為只有健康的體格,才會有充足的精力,才會有理想的學習效果。改善體育設施和條件,保證體育課和體育活動的開展體育設施和運動場地缺乏,學生沒有足夠的運動場所(這既包括學校體育場所,也包括社區和社會的活動中心)制約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為了滿足學生乃至全民健身需要,這就需要全社會的支持,使這個問題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傊吧倌陱妱t國強”,為了我們祖國的未來,為了青少年的茁壯成長,為了使學生來自文化課學習的壓力得以釋放,為了保證“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得以開展,為了使學生感受到真正的“我運動,我快樂”,我們要改變傳統的體育教學方法,融德育教育于體育教學,使體育教學能滿足當前青少年身心發展需要。并在此基礎上逐步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