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命教育的體育教學論文

時間:2022-08-11 05:57:55

導語:基于生命教育的體育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基于生命教育的體育教學論文

一、生命教育的相關概念

(一)生命教育的內涵

生命的存在包含三方面的意義:一是肉體形式的存在,這是生命的載體;二是在自然環境中體現出來的生命熱情;三是在社會交往中表現出來的生命價值。可以說,生命是一個有著多層含義的抽象概念。所以,和生命結合而成的生命教育,自然也具有三個層面的內涵:首先,對自然生命的教育是根本。自然生命是個體存在的物質基礎,是個體生命最原始的尺度。其次,對精神生命的教育是主題。這是生命教育的意義所在。它指的是在正常生理機體的基礎上進行的生命意識的教育。相對于自然生命教育而言,精神生命教育的內容要廣泛的多:其廣義上可以是指對個體領悟以及和物質相對的意識世界的推動過程,狹義是指對個體內心世界的洗禮。最后,把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的教育都放置到一定的社會背景中去展開。把自然生命賦予社會角色之后再進行教育,讓一個生物人逐漸變為社會人,把自身融合到社會化的范圍內。所以,生命教育的內涵應該是把生命教育的多層次結合在一起,把自然教育和精神教育融合在社會生命教育中,在人和人的社會交往中表現出來,比如人的能力在社會上的運用以及對社會造成的影響;同時,社會環境對人的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也可以產生一定的影響。換句話說,只有這三個方面結合在一起的教育才是完整的生命教育[2]。

(二)生命教育的特征

生命教育的目標就是通過教育系統向學生表現生命的價值和意義。通過多種方式,提高學生的生命質量,讓學生的生命發展更加完整。因此,其在整個教育過程中有下面幾個方面的特征:第一,展示的是生命發展的整體性。生命教育的目的是想要讓生命變得更加完整。因此,在教育的過程中,要考慮到生命各個層面的要素,其中既包含對自然生命的教育,也包含對精神生命甚至是社會生命的教育,要讓這三個層次的發展盡可能地協調。在教育目標的指引下,朝著同一方向快速的發展和提升。第二,展示的是生命發展的自由性。生命的本質是自由的,這是個體存在在這個世界上最根本的要求。生命教育的對象既然是學生,那么只有把學生的自由作為教育的首要目標,才能通過生命教育的途徑完成對學生的教育。當然,這種自由并不是絕對的自由,而是在一定社會關系限制下的規范的自由。第三,展示的是生命發展的獨特性。任何生命的存在都是特別的,都有和其他生命不一樣的特征。生命教育的展開要尊重這種獨特性,從學生自身的特點出發推動他們個性生命的發展,才能真正的實現教育的目的,推動教育的步伐向前發展。

二、生命教育視閾下學校體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體育教學的內容帶有極大的功利性

對當前學校的體育教學內容進行問卷調查可以得知,目前我國體育教學的內容大都圍繞升學考試的項目展開,田徑類的鍛煉項目占據了體育課內容的一半以上。學生上體育課,不是鍛煉立定跳遠,就是中長跑,要不就是擲實心球,原因就是這些都是學生升學考試的必考內容。教師、學生和家長,為了不讓學生在升學考試的時候因為體育成績拉分,大多數的學校都在體育課堂上針對升學考試項目進行專門訓練。這樣一來,大部分的體育課都成了技能訓練課,這明顯和體育教學的目標不符,整個體育課堂呈現出為升學而教學的功利性。隨著西方價值觀在我國的流行,我國很多行業都表現出了明顯的功利性。表現在教育領域,就是明顯的應試教育傾向[3]。本世紀初我國黨中央推出關于“青少年學生體質的意見”,盡管改變了我國體育課不受重視的境遇,但是卻把我國的體育教學推向了另外一個極端。為了避免學生在體育考試中成績過差影響學生的綜合成績,很多學校都把提高學生體育成績的目光盯上了體育課堂。盡管,現在我國大力提倡素質教育,但是體育課堂上這種應試性的教學內容還是生機勃勃。體育教學內容的功利性并沒有減輕,而是越來越重。

(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學生的自由和個性被埋沒

體育教學的本質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獨特性,為了讓學生變得更加自由。但是,當前的體育教學并沒有朝著這個方向發展。在調查過程中我們發現,當前體育教學仍然按照傳統的教學程序在進行:上課之初,學生排列隊形,集體報數。之后集體慢跑,進行熱身活動。最后,是學生集體觀摩教師對訓練技能的親身示范,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自己練習。按照這樣的教學程序日復一日地展開,幾乎每一節課都是這樣的節奏。體育教學過程就是機械式的照搬照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完全沒有自己的自由。學生只能按照教師安排好的步驟一步一步地學習,課堂氛圍非常的沉悶。也許,這樣的教學形式確實是可以取得不錯的教學效果。但是,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的自由和個性完全被抹殺。學生不再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而是教師手中擺布的木偶,這和體育教育的初衷相違背。

(三)體育教學過程中生命教育內容缺失

體育教學的目標是為了讓學生的身體素質有所提高、身心得到愉悅、身體保健知識得到普及,學會同學間的合作,對學生的意志進行磨煉。但是前文已經說過,當前我國的體育課堂已經基本上成為技能訓練課的代名詞,學生在課堂上不是訓練這項技能,就是提高那項能力。總結起來,這些都是對學生自然生命素質的提高,但是對學生的精神生命甚至是社會生命的關注卻有所缺失。在體育課堂上,學生不但要掌握一定的技能,更重要的是需要積累部分保健知識和求生技巧,學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特別是發生意外事件的情況下,保證自己自然生命的健康,這樣才是生命教育全面的、健康的發展。但是我國當前的體育教學過程中這一內容是空白的,學生們并沒有學習到這方面的一些知識,他們在體育課堂上接受的生命教育是不完整的。

三、基于生命教育理念對當前體育教學的幾點建議

(一)把生命教育的理念和我國體育教學目標結合起來

人是實施教育的主體,是接受教育的對象,是需要教育的個體,這些都說明了教育的發展是以“人”為中心的。因此,所有的教育最終都是為了人的發展,體育教育也不例外。國家制定的體育教學目標是體育教學活動要達到的目的,對日常體育教學活動的展開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因此,在制定體育教學目標的過程中,需要考慮生命教育的理念,把生命教育的理念和學生教學目標結合在一起,這樣才能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為提高學生的生命意識奠定堅實的基礎。比如:在鍛煉1000米跑的教學中,筆者把教學目標確定為三個:第一,學習用臂擺配合步頻的方法來提升跑步的速度;第二,了解游戲如何開展,借助游戲的方式提高學生的主動性;第三,能主動參加游戲,讓學生體會成功的成就感和團結的重要性。這三個目標分別從學生的身體能力和精神素質方面進行了提高,有效的照顧到了體育教學的生命性。

(二)生命化地組織體育教學內容

體育教學的對象是學生。因此,所有的教學內容都應該圍繞學生展開。而要完成這一目標,必須要改革教學形式,用情感教育激發學生的主動性。按照人本主義教學的觀點,情感教學不單是教學的一種形式,更是教學活動的內容,情感教學可以極大地提高教學效率。體育教學中的生命教育首先要重視情感的溝通,寓教于樂,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從學生情感發展階段來看,學生處在活潑好動的青春期,好奇心強,死板單一的教學形式會束縛學生情感的釋放,壓制學生的個性。而加強教學中的情感溝通既是對生命的尊重,也是找到適合學生身心特點的教學模式的一種途徑。比如在鍛煉學生1000米跑的教學中,之前的教學總圍繞跑步展開,先是有教師講解跑步要領、注意事項,然后就是繞著操場跑。教學內容單一、活動形式單調,難以激發學生的熱情。為了改變這種情況,我在教學中首先主動和學生溝通,傾聽他們的意見,結合教學的需要改變了教學形式,把跑步的場地轉移到了籃球場。同時,還在籃球場的兩端增加了幾個籃筐,通過開展分組投籃球競賽,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學習團隊精神,拉近彼此的距離,當看到A對落后時,我主動把他們召集到一起,幫助他們分析存在的問題,給他們講解制勝的策略,鼓勵他們別氣餒,別灰心。在我的幫助下,A隊的學生氣勢高漲,最終獲得了小組第二的好成績。在這次教學中,雖然不是連續跑動,但是學生的運動量大大增加,在輕松的氛圍中讓學生感受到了跑步的快樂,既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又鍛煉了學生的跑步能力。

(三)生命化地選擇體育教學方法

合適的方法是提高體育生命教學質量的有效手段。因此,體育教學的方法選擇是不是合適,和體育教學的成功與否有著很大的關系。因此,在選擇體育教學方式的時候,要慎之又慎。綜合起來,方法的選擇要按照這樣的原則:首先,選擇的方法要對學生生命的完整性有一定的幫助。科學的體育教學方法,不但對學生的體育技能有一定的提高,而且對學生的道德水平和思維能力都有一定的提高[4]。其次,選擇的方法要對學生個性的發展有一定的推動作用。教育,面對的是不同的個體。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要根據不同階段學生的特點進行教育。比如,鍛煉初中生的1000米跑步,就要結合初中生比較貪玩、比較好勝的特點,通過投籃游戲比賽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好勝心理,讓他們對鍛煉的內容有充分的熱情。當然,在教學過程中,沒有萬能的教學方法,只有按照上面的原則把多種教學方式結合在一起,才能讓每一位學生學習到真實的內容。

(四)把生命理念引進到對體育教學的評價過程中

傳統的體育教學評價都是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在生命理念的指導下,我們把體育教學的主體還給了學生。因此,對體育教學的評價,我們也需要改變其主體,讓學生自己對自己進行評價,或者是由學生對同學進行學生間的相互評價。這樣不但可以讓學生對自身進行反省,還能讓學生更多地看到同學身上的長處和缺點,讓學生對自身有一個準確的定位。比如在進行1000米游戲鍛煉的過程中,改變教師對學生評價和指點的方式,讓學生對自己的同伴進行指導,和同伴進行充分的交流,這樣可以讓學生的思維更加的廣闊。

(五)轉變教師生命教育的理念

教師是體育教學的組織者和實施者,教師的教學理念關系著生命教育的理念是不是可以落實[5]。因此,在生命化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轉變教學理念,認清生命教育理念的關鍵,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和職業素養,對生命教學知識進行補充,讓教師成為學生生命教育完整發展的引路人。比方說,在鍛煉學生1000米跑的時候,教師轉變了傳統的技能訓練理念,一改傳統教學過程中直接技能訓練的步驟和程序,通過“玩”的方式,把團結互助的生命理念融入學生的游戲的過程中,讓學生在游戲鍛煉的過程中明白團結的重要性,相互扶持,相互鼓勵去解決學習中以及生活中遇到的困難。

四、總結

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融入生命教育的理念,是提高當代學生的生命價值觀的一個重要途徑。依靠體育教學中的生命教育,我們可以讓學生更加懂得如何尊重生命,從而有效地加深學生對生命意義的理解。

作者:劉建剛工作單位:安陽工學院體育教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