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舞蹈引入體育教學的可行性分析
時間:2022-09-13 09:22:04
導語:民族舞蹈引入體育教學的可行性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判斷一個方案可行不可行,首先需要知道方案的內容,從現實生活中尋找可以實行方案的方法。所以要分析民族舞蹈能不能運用到高校體育的教學中去,首先應該了解民族舞蹈,從名族舞蹈的定義與特點來充分認識它,只有充分了解了民族舞蹈才可以有效地幫助分析問題,然后解決問題。
1.1舞蹈本身的特性
舞蹈一種肢體語言的表達藝術,它通過表演者的肢體動作表達舞者內心的那種難以捉摸的情感,這種情感隱藏的很深,觀眾只能夠在觀看舞蹈的時候自己體會,但是卻不能夠用言語將這種情感表達出來。從這個特點來看,舞蹈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民族舞蹈是舞蹈中的一個分支,是所有舞蹈種類中的一個比較重要并且很特別的舞種。首先,它的誕生方式很特別,它是從人民的生活中衍生出來的,它有著濃厚的鄉土文化氣息,觀眾在觀看民族舞蹈的時候能感受到舞蹈中蘊含的淳樸風味,可以感受到人民生產、生活中的情感。民族舞蹈的這一接地氣的特點決定了它運用到高校體育教學的可行性,舞蹈的表演動作都是從人民的日常生活中的肢體動作轉化過來的,這表明它的舞蹈動作難度是比較低的,可以讓所有的學生學習,并且在訓練之后可以很好地跳出來,讓學生能夠很好地鍛煉身體。比如說“秧歌舞”是一種用作慶祝活動的歌舞,它的動作可以用肢體很簡單的表示出來,學生們不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就能夠學會,學會之后就可以隨時隨地的表演出來。
1.2民族舞蹈的傳承
民族舞蹈是在人類的發展歷史中誕生的,它是文明發展的見證,是人文遺產,我們需要將這一文化遺產很好地傳承下去。在以前,人們對民族舞蹈是很熱愛的,許多人都認真的學習者,這就為民族舞蹈打下了一個良好的群眾基礎。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文化的沖擊交流,許多外來舞蹈文化成功的戰勝了中國的民族舞蹈。這些外來的舞蹈文化具有更強的視覺沖擊力,表演的動作難度更大,因此獲得了很多年輕人的喜愛,這就導致了民族舞蹈的衰弱。調查顯示,絕大部分年輕人都不知道民族舞蹈是什么,學習民族舞蹈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如今能夠跳好民族舞蹈的人都是那些年紀比較大的成年人。因此,將民族舞蹈文化傳承下去已經成為中國教育的重中之重,高校體育教學就是一個好的傳承途徑,學校的學生都是來自各個地方的,教師們在課堂上教會他們,讓他們對民族舞蹈感興趣,那么就可以將民族舞蹈的內容傳播到更多更廣的地方,長久下來,民族舞蹈就能夠獲得它的春天,成為一種流行的舞蹈文化。
2從高校體育方面分析教學的可行性
2.1體育本質的要求
“體育是一種復雜的社會文化現象”,這是百度詞典中對體育這一名詞的解釋,從體育的定義上我們可以看出,體育并不僅僅是人們平時口中所說的一種鍛煉身體的基本手段,它也是一種鍛煉學生的腦力的手段,是一種能夠結合人類生長發育的規律推動人的身體素質與文化素質的提高的手段。目前高校體育教學中一個顯著地問題就是教師沒有在教學中制定培養、提高學生人文素質的計劃,我們在教學中常看到的是教師給學生布置幾個簡單的熱身運動之后就讓學生解散自我鍛煉與練習了,有的學生甚至在老師解散之后就離開課堂了,這樣的體育教學措施是很難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的,而且也沒有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但是如果在高校體育中實施民族舞蹈教學就能夠解決目前高校體育教學的尷尬,因為民族舞蹈是一種鍛煉身體素質與培養人文素質相結合的文化,教師在課堂上教授學生民族舞蹈既可以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
2.2學校的要求
教育改革的浪潮明確了高校改革的必要性,高校必須從傳統的“模型化”教學中走出來,實行新的能夠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教學模式。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注重的是增強學生的體育基礎(包括基礎知識、基礎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教師發揮了主觀作用,他們傳授給學生知識,增強學生的體質,通過老師的要求讓學生打好自己的知識基礎。但是如今的高校體育教學目標已經抓變為培養增強學生體質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品德與能力,讓學生注重體育創新精神與體育實踐能力的培養。教師舊的教學活動已經難以滿足課改的要求,因此,需要在體育教學中引入民族舞蹈,用民族舞蹈這一獨特的文化活動來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
3從學生方面分析民族舞蹈教學的可行性
不同時代的學生有著不同的特點,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特點來實施不同的教育手段。如今的學生的特點是他們基本是家庭的獨生子女,相對于以前的學生,他們的身體在心理與生理上都更為早熟,在與人交際以及思維、情感方面都顯示出明顯的成人化,獨生子女的他們逐漸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孤僻、傲慢的性格,學生的這種特點決定了我們要重視體育教育的人文素質教育,通過積極的體育教學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學會與人相處,修復自己的歪曲的性格。在高校中實行民族舞蹈教學能夠很好地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民族舞蹈是一種群體舞蹈,并且絕大部分都是在歡快節日里跳的舞蹈,因此,這些舞蹈都透出一種喜氣,能夠讓人忘卻心中的不快,融入到積極的歡樂氣氛中。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可以學會集體合作,學會與人交流,學會表現自己,這樣長時間下來,他們就會形成一個積極向上的心態,以前的心理病態將會得到徹底的根治。
4從現實社會分析民族舞蹈教學的可行性
民族舞蹈是一個需要繼承與弘揚的文化活動,上文講到將民族舞蹈融入高校體育教學是為了傳承這一民族遺產,其實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科技與經濟的發展讓各種文化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容易,外來文化逐漸涌入進來,并且一步步的蠶食民族舞蹈的生存空間,現實社會中我們看多的更多的是“機械舞”“曳步舞”等比較流行的欣賞度較高的舞蹈藝術,傳統文化在社會中生存的空間很少,但是如果我們將民族舞蹈轉移到校園里面,那么不僅能夠讓學生學習舞蹈,更能夠讓這一民族文化繼續生存下去,等待重新流行的機會。另外,社會的發展要求我們適應環境的發展,一切都是進步的,民族舞蹈也不會是一成不變的,民族舞蹈也需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而逐步轉變進化,逐漸找到屬于自己的方式。在高校體育實施民族舞蹈的教學,不僅僅可以讓學生學習民族舞蹈,更重要的是結合學生的創新思維找到自己轉化的方式,比如與其他舞蹈結合起來創造新的舞蹈理念。高校學生的思維既具有一定的成熟又具有一定的創新,這樣的思維非常有利于促進民族舞蹈的發展,讓民族舞蹈找到屬于自己的發展模式。
5結語
綜上所述,民族舞蹈融入高校體育教學是可行的,它可以提高廣大學生的人文素質,讓學生養成終身體育的良好習慣,能夠推動全民健身政策的發展。未來的實踐會證明將民族舞蹈引入高校體育教學是符合現代化社會發展與改革的要求的,民族舞蹈能夠得到正確的發展并且被有效地傳承下去。
作者:趙斯文 單位:吉林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