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實踐研究
時間:2022-04-11 08:35:03
導語: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實踐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職業體能教育是加強學生職業體能化的一種有效途徑,是提升學生綜合能力和綜合素質的直接方法,有助于提升學生在工作崗位上的職業適應性,將學生打造成為實踐型人才。在高職院校中,體育教育作為高職教育的一部分,其體育設置就應該體現高職體育教育的本質和職業教育的高職特色,從而增強學生的身心健康,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為學生進入就業崗位奠定堅實的基礎。職業體能化和職業素質是學生就業崗位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保障,高職院校應該加以重視和實施。
關鍵詞:高職院校;學生;職業體能化;體育教學;實踐研究
高職院校的教育是以培養生產、管理、實踐和服務的第一線的實用型人才為最終的教學目標的一種教育方式。教學模式具有很強的定向性、實踐性和操作性的特點。體育教育作為高等職業教育中的一部分,在增強學生體質的同時,應該充分考慮高職院校的本質所在,在體育教學中融進職業體能化教學,以便提升學生的職業體能化、職業素質和職業能力,使得學生在就業崗位上具有一定的適應性。在高職體育教育中,應該將職業體能化的教學課程按照就業崗位的體能要求和能力需要的特點進行設置,對傳統的體育教學課程進行優化或改革。設置的新的體育課程應該以發展學生職業能力作為主線,展現就業崗位的職業性,以便提升學生在就業崗位上的適應性和實用性。
1高職院校的職業體能教學存在的一些問題
1.1對“職業體能化的體育教學”不夠重視
在高等職業教育中,高職院校的重點仍是放在學科建設和專業發展上,極少考慮高職院校中體育教學作用和意義,導致體育教學對教學資源的投入遠遠低于專業建設,現有體育教學資源不一定全部符合“職業體能化的體育教學”的要求[1]。再加上在高等體育教學中,開設的職業體能化的體育教學的課程較少,甚至有些專業根本就沒有“職業體能化的體育教學”的相關課程,這就很難幫助學生提升職業體能化,很難讓學生符合市場對高素質的職業體能化實用型人才的要求。
1.2職業體能化的教學體系的建設不夠完善
在許多的高職院校中,體育教學模式仍是沿用以往的體育教學模式,只注重學生的體能提升和體質的增強,對于職業體能化的體育教學模式很少加以開發和建設[2]。在體育教學實踐中,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仍是強調體育運動的學科體系,注重運動技術的培養,其職業體能化教學模式、課程標準、課程設計等方面根本不具有統一性和標準化。可見,職業體能化的體育教學體系根本不夠完善[3]。另外,教師作為體育教學的實施者,對于職業體能化的教學體系也不夠了解,加上教師的教學任務繁重,根本無法調動教師建設職業體能化的教學體系的積極主動性,導致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一直被沿用。對體育教師而言,各個專業的不同特性,根本無法把握職業體能化的體育教學的方向和目標,畢竟一個體育教師不能同時針對不同專業進行職業體能化的體育教學課程設計,因而,職業體能化的教學體系的建設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2高職院校發展學生職業體能的體育教學的方式和方法
2.1優化高職體育教學課程,提升學生的綜合職業素質
高等職業教育是為社會培養實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徑,能夠在學生就業之前便具有一定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知識,是就業崗位的準職業人員的體現,但是學生還缺乏一定的職業實踐經驗和職業素養的培養。所以,在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中,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職業素養的培養,針對不同的就業崗位的綜合素質的需求,結合高等院校的實踐情況,對現有的體育教學項目進行遴選、整合、升級和創新,使得教學課程更加符合就業崗位的要求,更加能夠培養學生的職業綜合素質[4]。高等職業院校,應該以職業崗位的調查和研究作為體育教學課程優化的指導方針,將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課程不斷優化升級,使學生在體育教學中培養自身的職業素養和職業體能化,為以后勝任就業崗位奠定堅實的基礎。
2.2加強師資力量建設,保障教學質量
要使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彰顯職業體能化的效果,師資力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實施職業體能化的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是對傳統的體育教學的一場體育教學改革,自然要對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師的教學技能進行重構,使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始終堅持“以生為本”的原則,尊重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和個性化發展,引導學生在“職業體能化的體育教學”中提升自身的體質健康和職業素養。因而,高等院校在“職業體能化的體育教學”中應該以體育課程改革為先導,以評價體制的構建為引導,重構體育教師的教學技能,促使體育教學不斷提升學習和提高自身的綜合教學能力[5]。教師的綜合教學能力是決定體育教學質量的根本性因素,教師的綜合能力越高,教學方式自然多種多樣,能夠使得體育教學課程更加符合學生的要求,這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職業體能和職業素質。當然,在這種新型體育教學中,教師的體育文化素養和教學職業素養也占據重要地位,會直接影響學生的職業素養和思想品行的形成。在體育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高職院?,F有的體育教學資源和教學設備,不斷挖掘各個職業崗位中所需要的身體素質和職業素養,充分模擬職場情景,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職業氛圍,幫助學生提升職業體能和職業素養。
2.3加強體育教學建設,促進學生的職業體能化的提升
隨著校企合作的教學模式不斷實施和建立,體育教師的教學技能越來越展現職業體能化的教學模式,這對學生的職業體能化的培養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和作用。體育教師教學技能的體現是以教學內容作為指導的,所以,在體育教學實踐中應該加強體育教學建設,加強體育教學建設也是促進體育教學的有效方式。體育教學建設主要是教材和精品課程建設,是統一教學標準、規范教學行為的重要依據,是提高教學教質量和成果、深化教學內容的重要體現。“職業體能化的體育教學”模式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應該根據職業崗位的職業體能化的要求,制定相應的教材大綱,統一教師的教學行為,保證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全面提升。同時,運用現代化的網絡技術,構建相應的網絡課程,促進教學課程的精品化建設。只有體育教學建設逐步完善,學生的職業體能的提升才能順理成章,為學生以后的就業奠定堅實的基礎。
3結語
高職院校作為培養實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建設職業體能化的體育教學模式是時展的必然結果,也是市場進步的現實要求。要建立體育教學模式,首先,應該改變以往的體育教學方式,設置職業體能化的教學課程,建立職業體能化的體育教學模式;其次,應該充分了解和分析市場各個職業對于不同崗位的職業體能的要求,購置相應的體育教學設施,結合學生的特點,進行相應的職業體能化的體育教學,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職業體能和職業素養,使學生更加符合市場需求。
作者:程斌 單位:成都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趙紅林,張學生.高職院校開展職業體能化教學思考[J].職業技術教育,2012(17):61-63.
[2]胡振浩,童建民.高等職業院校發展學生“職業體能化的體育教學”實踐研究[J].浙江體育科學,2012(6):43-47,54.
[3]閆文.構建高職院校職業體能化教學模式研究[D].蘇州大學,2010.
[4]王喜峰.基于職業體能化為主的體育教學研究[D].牡丹江師范學院,2014.
[5]謝媛媛.高職院校體育課程體系構建的理論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14.
- 上一篇:快樂體育教學策略在乒乓球教學的運用
- 下一篇:影響體育教學改革成效的因素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