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體育與健康課教學研究
時間:2022-03-23 09:36:19
導語:高中體育與健康課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1“少兒田徑”符合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的需要。傳統的田徑教學以成人化、競技化和枯燥化影響著目前的體育與健康課教學,而《課程標準》要求高中的體育與健康課是選項教學,除了《課程標準》規定田徑為1個學分的必學項目外,沒有學生再進行選學,因為學生根本對其不感興趣。而“少兒田徑”引入高中課堂,其項目的設置符合少兒生心發展規律,具有趣味性、安全性、新穎性、教育性等特點,學生在運動中可以獲得快樂、釋放身心,符合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的需要。1.2“少兒田徑”體現了體育運動的基礎作用。學生的體質連續下滑30年,國家領導非常重視,先后頒布了有關文件,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6〕27號)文件,在“深化教學改革,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煉”中強調要積極推進田徑、游泳、體操等基礎項目。田徑是運動之母,田徑中的走、跑、跳、投是學生運動的基本能力,這對提高學生各種運動水平、培養良好的體育品德起著重要的作用。而在現在的體育教學中,由于成人化的競技教學,直接影響著學生對田徑運動的興趣,學生不喜歡上田徑課。“少兒田徑”主要是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的身心特點,設計出了一套少兒田徑項目和方法,“少兒田徑”的教學能激發學生對其興趣,通過教學能夠提高學生跑、跳、投的基本運動能力,并養成良好的體育品德。1.3“少兒田徑”傳承了田徑運動文化。“少兒田徑”是國際田聯針對少兒推向全球的一項運動計劃,是田徑運動的拓展與延伸,是一種新型的田徑運動形式。“少兒田徑”不是注重競技,而是注重新穎、趣味,讓更多的中小學生參與其中,得到鍛煉,得到快樂,得到體育品德的培養,從而使田徑文化得到傳承。
2如何理解“少兒田徑”在高中體育與健康課中的教學
揚州市第一中學由于場地小、器材少,在高中階段無法實施真正選項教學,是以球類(男生籃球和乒乓球、女生排球和羽毛球)、體操(技巧、操類)、田徑以及體能素質課課練來實施高中教學的,而田徑幾乎是分布在高中的每個學期里,學校的場地、器材基本都與田徑比賽相關,學生并不感興趣,都是被動接受,而“少兒田徑”“中學系列”器材是軟式趣味器材,已經在我國多地試點學校使用,通過教學實驗和教學展示活動,收到了效果。目前“少兒田徑”在高中體育教學的實踐研究還不多,使用“少兒田徑”“中學系列”器材進行田徑課教學,將其與高中體育與健康課融合,制定實施方案、教學計劃、教學策略、教學評價等,力求通過實踐研究,激發學生對“少兒田徑”興趣,提高學生體育鍛煉的能力和體育課的質量,最終達到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和傳承田徑文化的目的。
3研究的目標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使學生明白“少兒田徑”項目、特點及健身價值,提高學生對田徑運動的興趣和熱愛體育鍛煉的能力,提高體育課的質量,學生的體能素質和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得到改善,最終達到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和傳承田徑文化目的。
4研究的設計
本研究首先查閱了相關資料、研讀“少兒田徑”的內涵、目的、意義、以及體育教學與“少兒田徑”的關系等,加深對“少兒田徑”的理解與認識,通過資料收集,歸納梳理等手段,調查分析“少兒田徑”研究的國內外現狀等,通過認真的理論學習、廣泛的交流研討、培訓等教研活動,作為可行性研究的堅實理論基礎,用觀察、訪談、問卷調查、原始數據、資料分析等手段,調查分析學生體質健康的基本狀況,擬定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結合課堂教學、校園宣傳櫥窗、專家講座、案例、課件等進行探索研究,探究“少兒田徑”在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中有效性,教學中制定合理教學計劃、教學策略、評價體系等,努力積累有關的資源素材和教學案例,歸納、總結“少兒田徑”對高中體育與健康課質量、學生體能素質的影響,最終達到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和傳承田徑文化目的。
5研究思路與內容
本課題的研究,堅持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在研究中以行動研究法為主,遵循教學原則,循著整體與個案相結合,進行比較、總結、反思、歸納、再總結,充分利用“少兒田徑”在高中體育與健康課教學中的實踐研究,以達到提高學生的趣味性和熱愛體育鍛煉的能力,有效提高學生的體能素質,改善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最終達到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傳承田徑文化目的。5.1“少兒田徑”在高中體育與健康課教學中實施方案結合學校實際,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少兒田徑”在高中體育與健康課教學中的實施方案,將“少兒田徑”安排在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實施中,與其他教材一樣合理安排在教學計劃中進行教學,通過有效的教學途徑、教學策略、組織形式、評價方式等,關注“少兒田徑”在高中體育與健康課中教學情況,通過定期收集數據、分析、總結,對照原始數據和《2014年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分析對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的影響,達到田徑文化的傳承。5.2“少兒田徑”在高中體育與健康課中的有效教學途徑《課程標準》要求在高中階段體育與健康課要實施選項教學,其中要求田徑運動至少必修1學分。結合揚州市第一中學高中課程標準實施情況,按照“少兒田徑”在高中體育與健康課教學中實施方案,制訂“少兒田徑”教學計劃,以2.5個學分有效地安排在高中階段的每個學期中,使其與高中體育與健康課融合,注重有效的教學手段和運動負荷,多開展教學比賽,來激發學生對田徑運動興趣和愛好,提高體育課的質量,使學生的體能素質和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得到改善,最終達到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和傳承田徑文化的目的。5.3“少兒田徑”在高中體育與健康課中的有效教學策略“少兒田徑”分為走、跑、跳、投,項目很多,具有新穎、趣味、易操作、安全等特點,結合教學計劃,在每節課中,首先讓學生明白課的內容練習的健身價值、動作要領、注意事項、規則要求等。在此基礎上精心設計組織形式,可以采用集體練習、分組練習、合作練習,自主練習,采用游戲、競賽、PK、評比等形式激發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定期安排班級、年級個人或集體對抗賽、送賽到校等,并給與及時的獎勵,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少兒田徑”當中,達到提高興趣、拉近與田徑運動的距離,在運動中體驗到快樂,釋放壓力,身心得到調節,運動能力和體能素質得到了提高。5.4“少兒田徑”在高中體育與健康課教學中評價的多元化過去的評價屬于教師的單一的量性評價,是結果性評價,評價應該考慮差異性。課程標準實行學生學業成績與成長記錄相結合的綜合評價方式,特別注重過程的評價,綜合、動態的多元評價,能全面反映學生的成長歷程。在“少兒田徑”教學評價中,除了對學生進行傳統的體能素質和運動技能評價外,還注重學生參與“少兒田徑”行為、品德表現等的評價,正確、有效地運用多元評價,學生是非常在意的,因此,教師會在評價內容、評價主體、評價形式、評價方法上考慮。綜合評價的方法有:過程評價、終結評價、診斷評價、定量評價、定性評價、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評價等,這些評價不能局限在單獨使用,應該合理結合多種評價方法使用,充分發揮評價的功能。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參與運動的積極性,培養體育品德,學生也會為自己的學習目標,改進學習行為,最終,達到多元評價的效果。
6“少兒田徑”在高中體育與健康課教學應注意幾個問題
6.1努力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教師水平決定了教學質量。“少兒田徑”是田徑運動的新興項目,教師首先研修、熟悉“少兒田徑”,在教學中應從“新”看“少兒田徑”,鉆研教材、挖掘教材內外因素,用教材教學生,在教學中充分發揮主導作用,以學生為主體,駕馭好課堂,起表率作用,師生情感交融,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少兒田徑”,有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和規則意識。6.2合理安排場地和器材“少兒田徑”有其特定的器材,要根據上課的班級數和所教的內容及教學目標合理的布置場地器材,避免班級之間相互影響,影響教學效果。6.3教育學生愛惜“少兒田徑”器材“少兒田徑”體現安全性特點,很多器材的材質都是塑料或泡沫制成的,器材輕,易拿、易放,學生運動有安全感。但也容易因使用不當或學生隨意拿起玩耍而損壞器材,因此,要教育學生“少兒田徑”器材是用來鍛煉身體的,而不是玩耍的,要規范使用、愛惜“少兒田徑”器材,這樣才能保證“少兒田徑”在高中體育與健康課中的順利教學。6.4建立學生參與“少兒田徑”學習的成長袋在大數據背景下,是以數據說話,因此,建立學生參與“少兒田徑”學習的成長袋顯得非常重要,可以通過成長袋檢驗“少兒田徑”的教學對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影響,也便于教師根據成長袋有針對性地、科學合理地改進教學,保證學生對“少兒田徑”感興趣,促進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提高。
綜上所述,“少兒田徑”在高中體育與健康課教學中的研究是可行的,它是田徑運動的延伸與擴展,是有效解決高中學生對田徑運動學習的一種策略,通過實踐研究能激發學生對田徑運動的興趣,提高學生的體能素質,培養學生的體育行為和體育品德,傳承田徑運動文化,最終,學生才能形成體育核心素養。體育教育工作者要有“責任、堅守和付出”的態度,在探索中解放思想,踏實工作,大膽實踐,不斷總結經驗,真正為《課程標準》的實施起到示范和指導作用。
作者:盧曉鵬 單位:揚州市第一中學
- 上一篇:運動訓練與體育教學探討
- 下一篇:3D打印筆在少兒美術教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