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網絡教育學習平臺研究
時間:2022-03-01 03:36:58
導語:碎片化網絡教育學習平臺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互聯網+教育”的提出,直接影響到了當代大學的教學模式的變革。隨著移動設備的普及,使得大學生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學習成為了可能。通過碎片化學習,可以極大提升大學生的學習效率。本文通過我校自主研發的《多媒體網絡課程復習互動中心(手機版)》的學生使用體驗,總結出利用碎片化教學的特點,并探討碎片化學習平臺今后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移動設備;碎片化學習
2018年4月1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印發了《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里面明確指出:要“因信息技術特別是智能技術的發展,積極推進‘互聯網+教育’,堅持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堅持應用驅動和機制創新的基本方針,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可持續發展機制,構建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個性化、終身化的教育體系。”[1]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傳統的人才培育方式已經無法適應當今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如何改變傳統的教師主導,學生被動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強調學生的主體模式,并利用網絡推動教育領域的變革,是當下教育領域的難題。針對這一情況,我校自主研發了《多媒體網絡課程復習互動中心(手機版)》,并且投入了教學應用。該軟件通過碎片化的視頻教學資源,成為了我校教師傳統授課模式下的有益補充。那么碎片化學習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一、碎片化學習的概念
碎片化學習,是基于“互聯網+”的背景下衍生出來的一種新型學習方式,該學習方式依賴于移動設備。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移動設備,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碎片化的閱讀或者觀看碎片化的學習視頻、音頻,獲取自己感興趣的知識。
二、碎片化學習的主要特征1.學習內容離散性
由于碎片化學習的特性,要求教師必須將連貫的知識體系,分裂成一個個的小知識點,供學生在零散時間學習,因而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學習內容的離散性。2.學習時間分散性由于當今社會信息更新的速度明顯加快,使得人們只能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學習。3.學習地點隨意性碎片化學習要求在一個互聯網覆蓋的區域中進行,所以學生可以在校園的網絡覆蓋區域中的任意地點進行學習。
三、“互聯網+”下碎片化學習平臺的發展方向
在“互聯網+教育”的背景下,碎片化學習方式已經不可避免的成為學生獲取知識的一種重要手段。碎片化學習的模式,強調的是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知識需求來選擇內容進行主動的學習,這也是碎片化學習能夠取得比較好的學習效果的主要原因。但是由于碎片化自身的特征,使得在學習的過程中構建完整知識體系顯得有些困難。為此,教師要從以下方面完善碎片化學習,以期能夠更好的提高教學質量。1.轉變課堂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傳統課堂的主要模式,是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師主導式互動形態”。在傳統教學觀念中,教師處于教學中的主導地位,相對就導致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學生更多的是對教師的行為被動的做出種種回應。現在隨著教育技術的發展,慕課、微課程、翻轉課堂等等網絡教學模式的發展,使得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也呈現多元化、碎片化的特點。針對學生自主學習意愿不高的特點,教師應該主動引導學生,為學生的碎片化學習提供輔導,統籌安排學習的進度,幫助學生梳理碎片化資源,建立系統的知識體系。2.針對同一學科建立更加多元化的教學資源體系。網絡資源繁多而雜亂,學生自己很難能夠找準學習方向。因此,在進行碎片化學習的過程中,老師要結合自己的學科以及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及時建立起更加高效的多元化教學資源體系。比如在《多媒體網絡課程復習互動中心(手機版)》之外,通過微信公眾號等等,將對本學科有用的補充內容進行定時的推送。這樣不但可以讓學生擴展眼界,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學科知識討論,提高知識水平,真正實現碎片化教育的初衷。3.鼓勵學生采取分組合作式的學習方式。學生的個體行為容易受到群體行為的影響,所以通過分組合作式的學習,可以讓同學們就某些碎片化知識點進行討論,不但可以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而且可以激發學生參與輿論的主體意識、契合學生表達自我的心理,還能夠滿足學生體驗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價值需要。4.健全學生的學科學習評價體系。傳統的單一以考試成績為主要標準的學生評價方式,顯然已經不適合當今教學的發展要求了。這就要求當代教師在“互聯網+”的背景下要更加多方位的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教師應該通過《多媒體網絡課程復習互動中心(手機版)》的學生提問、以及分組合作式的學習表現、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結合最終考試成績,做出全方位的綜合評價。
四、結語
在“互聯網+教育”的背景下,碎片化學習的方式已經成為了一種潮流,成為了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手段。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應當致力于碎片化學習與教學工作的有機結合,繼續完善資源平臺的內容建設,建立數據分析機制。同時還應該增強平臺網站視覺性的建設,帶給學生良好的使用體驗,讓學生可以在相對輕松的氛圍中進入學習狀態。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印發《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通知[EB/OL]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804/t20180425_334188,html,2018-04-18/2018-11-08
作者:岳少博 王清河 王曉春 王佳萍 曹 羲 單位:承德醫學院
- 上一篇:初中生物教學合作學習研究
- 下一篇:低年級趣味英語教學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