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校建模課應用和創造力研究

時間:2022-08-21 02:34:14

導語:職校建模課應用和創造力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職校建模課應用和創造力研究

1開展職校專業課建模活動的必要性

這是由職校生的特點來決定的,目前存在一種現象,職校生是一年比一年難招,而素質也一屆不如一屆,很多職校生在小學、初中就已經養成了厭學的心理,很少有吸取知識的愉悅感和學有所獲的成就感。另外,現在職校生絕大多數為獨生子女,家長的溺愛及認識的不足以及教育方法方式的不當,往往使他們形成一些不良的心理品質,反映到學習上,常表現為經受不起困難的磨練,一遇到挫折便灰心喪氣。有的同學依賴性強,習慣求助于別人,不能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貪玩,上課打瞌睡,注意力不集中,抄作業,考試作弊,一旦離開老師或別人的幫助,便會產生無所適從的消極情緒或行為傾向。尤其機械方面的很多專業課,由于同學們沒有實踐經驗,若專業課教師照本宣科,不進行教學信息的雙向交流,學生必學之無味,學之困難。而恰恰我們職校中很多優秀的專業教師都是理工大學畢業的,有一部分老師有在工廠工作的經歷,他們的理論水平很高,但是,由于并不是師范大學畢業,教育教學水平未必跟得上。因此,我們的職校教師要在怎樣教會學生知識上下功夫。因此在學習機械方面的專業基礎課時,教師一定要想方設法培養學生的學習喜好,使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樂,讓學生們感到學習專業課是有趣的,也是有用的。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則是要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使課堂教學言之有物、教之有方,以吸引學生聽課注意力。因此,針對職校生的特點,在教學方面,有必要因材施教,選擇正確的教學法。而專業課建模為學生營造了一個學專業用專業的場景。專業課建模對象主要是來自日常生活、經濟、及職校生的生產實習。這類問題往往是與科學原理有相關的,本身就是科學原理的應用,因此,教學過程只要把一些相關的現象再抽象、轉化成一個相應的問題,就成了專業課建模。通過建模直接把實際問題轉化為專業課問題來解決,而專業課知識的學習即融于實際問題的解決之中。這樣一來,為學生學習、探索和獨立解決問題提供了機會,激發他們開動腦筋的主觀能動性,為不同水平的學生提供了展示他們創造力的舞臺。專業課建模的學習和實踐對提高職校生應用能力和創造能力是有極大的好處的。

2專業課建模的方法和過程

目前,職校機械方面的專業基礎課主要有《機械制圖》、《機械基礎》、《工程力學》等等。現以《工程力學》為例,介紹專業課中建模的方法和過程。2.1力學建模的方法首先把實際現象呈現出來,然后向同學們提出問題,引起他們開動腦筋的積極性,隨后與他們共同分析,研究如何從現象中提煉和抽象出力學現象問題。2.2力學建模的過程力學建模的一般過程可用下面的框圖表示:

3如何采用專業課建模形式進行教學

3.1備好建模課

教師在備課時,就要根據建模的方法和過程處理教材。要考慮到所講的“知識點”在現實生活中有哪些應用的實例,這些實例最好是能貼近學生的生活或是他們曾經或經常見到的現象。這樣容易激發學生探索奧秘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使他們感興趣之后,整個建模過程就可以依步驟進行了。《工程力學》主要由兩大部分組成:上篇是“理論力學”,下篇是“材料力學”,這兩部分互為聯系又各有側重點。總體來說《,工程力學》是一門與工程實際密切聯系的技術基礎課,具有很強的實用性,而力學原理的運用在生活中也是無處不在的。例如,同學們買小食品和方便面等東西吃時,會自認而然地找包裝袋上的一個已撕開一丁點的小口,從那里撕開整個包裝袋,運用的是應力集中的力學原理;常遇到的桿秤,運用的是杠桿原理;車輪是圓的,不是方的;鐵軌采用“工字鋼”,而不是槽鋼;近幾年很多飛機失事,結果查明的原因是由于某個零件失效引起;在車間看到的沖床沖孔等等,都與力學有關。而力學的學習,目的也就是要回歸于工程的應用。因此,在備課中,就要把各力學的基礎知識點與現實問題相聯系,按照建模過程的步驟進行備課,而不僅僅限于對教學內容的熟悉,概念和理論的細、全,推導過程的嚴密,解決方法的多樣,例題類型無所不包的備課。

3.2上好建模課

教師備好建模課的目的是為了上好建模課。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所謂教師之主導作用,蓋在善于引導啟迪,俾使學生自奮其力,自致其知,非謂教師滔滔講說,學生默默取受。”實踐證明,教師滔滔不絕地講說,嘔心瀝血,方法不當,也只能是事倍功半。要使學生愛聽課,就要盡可能是在課堂上多多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因此,教師以建模的形式來上專業課,教師在進行正常的課堂教學中,或是在教學的某個環節中“引入”建模的內容就尤為重要。巴爾扎克也曾說:“打開一切科學殿堂的鑰匙毫無疑問是問號。”有效的提問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啟發思維,激勵學生積極思考。課堂教學是師生情感交流的場所,教師要充分給予學生參與的權利和機會,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例如,在講解《工程力學》中關于“力矩平衡條件”這一內容時,首先以聊天的形式問同學們:“班上有沒有哪位同學從來沒有上街買過東西?”同學們都覺得好笑,回答說沒有也很輕松。再問他們有沒有見過秤?有沒有發現缺斤少兩的現象?這時候,同學們都活躍起來,紛紛說起自己的經歷。有的同學說買兩個蘋果就一斤了,厚厚的一堆舊報紙稱了才幾斤重。看到大家的積極性開始被調動了,我就引入了與課程有關的內容。我大聲地說:“同學們,有誰知道商販是怎樣做手腳的嗎?”班上有一位同學家是做小生意的,他第一個舉手站起來說:“用一個輕秤砣代替原來的秤砣。”另一位同學又說:“在秤砣上打一些小洞眼。”我微笑地告訴大家:“很對,但是同學們是否知道為什么這樣一來就會缺斤少兩了呢?”這時候,同學們都靜下來了,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到了老師這里。從大家的目光中我知道同學們這時的情緒高昂,對這一課題感興趣了,是時候可以建立力學模型進行力矩平衡條件的講解了。這之后的一系列建模過程及例題的講解,同學們一直都很認真。最后,有一位同學問:“老師,我家賣廢紙時,那些廢紙掂起來很沉,可收廢品的一稱,卻很輕,是不是收破爛的用的秤砣比原配的秤砣重些呢?”我微笑地回答:“對!”通過同學們的主動提問,可以看出他們已經理解了這堂課所講的內容,而且學會了應用,這也增強了學生主動學習的良性循環,培養了他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從而提高了素質,增長了才干。

3.3積極利用課外活動及參加實習機會加深建模活動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葛道凱表示“以后我們的改革方向是教產合作、校企一體和工學結合。”比如,齊齊哈爾職業學院已建成齊齊哈爾三機床有限公司、北京現代汽車4S店、齊職院機電設備有限公司、二手車交易市場等19個校辦企業,將企業的設備、師傅、需求、技術等拿到教學過程中,形成教學管理平臺,使學生在這個平臺上能夠學到真正符合企業需求的技能。我們職校位于廣西的工業重地——柳州。背靠柳州工程機械廠、柳鋼、上汽五菱、東風柳汽有限公司等知名企業。例如東風柳汽有限公司:有較強的生產中噸位車及輕型車的能力。每年三月,學生都要到車間實習裝車,平時也有些參觀活動,我校自身的實習車間設備也較為齊備,這就給同學們創造了一個很好的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機會。一有時間,我就到實習車間,回答他們的問題,同時也提醒他們細致觀察各種現象。當他們回到教室學習時,對于課堂上所舉的很多例子就不再感到陌生了,而他們同時也有了急于解釋各種現象的求知欲。這就給教學活動帶來了良性循環。

3.4教師要和學生保持良好的師生關系

這一點不容忽視。夸美紐斯曾說:“喜好,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重要條件之一。”喜好是環境和文化的產物,是后天習得的。它是一個人獲得知識、發展能力不可或缺的心理素質,又是學習的動力,反復學習的結果。我們的一部分學生一上課就愛趴桌子睡覺,拿手機上網或是拿手機玩游戲和戴著耳機偷偷在課堂上聽音樂。現在的職校學生,很多都來自單親家庭,或是父母長期在外務工,從小就和祖輩生活在一起。他們從小就缺乏父母之愛。對他們來說,“父親的責備是遙遠的奢望,母親的關懷是深切的夢想。”我所教的班級學生當中,時常會有學生向我咨詢頭痛,肚子疼該怎么辦,今后的工作會怎樣,將來他們能做什么工作,工資高不高,國家現在有什么助學金政策,怎樣申請等等問題,我每次都會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態度和藹可親地和他們交流。我平時在生活上多關心他們,當看到他們有一些微小的進步時,都不會忘記及時贊美和鼓勵同學們,這樣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從而讓他們喜歡聽老師的課,配合老師的教學和做練習。當一個學生對一個老師有好印象之后,他就會覺得上課玩手機被老師看見會不好意思,趴桌子會影響自己在老師心目中的形象。在不知不覺中,他們就會重視課堂學習,用心去學,自然就會學有所獲了。而上課的課堂紀律也會得到相應的改善,教學工作也就能很順利地進行了,教學效果自然而然就出來了。

4建模活動的效果及體會

筆者在教學活動中運用建模形式進行教學已近三年了,感覺仍是有一定的效果的。以往很多同學都認為《工程力學》既抽象,有難學。但采用建模形式進行教學之后,雖然11屆的學生進校素質比上屆差,但期末考試成績卻比上屆的學生總體要好些。此外,從同學們的談話及提問當中,筆者可以明顯感覺到學生們通過這門課的學習確實有所收獲,并沒有死記硬背,真正發揮了自己的創造性和應用知識的能力。雖然班上每位學生并不是學得都一樣好,但采用建模形式進行教學卻能發展學生個性,促進他們思維的主動性,在實習過程中有一種用理論指導實踐的自豪感。職校的很多專業課都是與生產實踐密切聯系的,都是對職校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幾乎所有的專業課或專業課部分章節都能運用建模形式進行教學。為實現科教興國的戰略,大力促進科技與經濟密切結合,提高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了應對未來中國社會產業結構、經濟結構發生的轉變,我們廣大職校的教師應攜起手來,共同努力,適應改革的要求,培養出更多更好的合格人才,為我國的經濟建設做出貢獻!

本文作者:黎耀工作單位:柳州市第二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