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育技能訓練學生教學論文

時間:2022-05-08 11:43:07

導語:英語教育技能訓練學生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英語教育技能訓練學生教學論文

一、英語教育學生教學技能不足

(一)書寫不過關。90年代的大學生,身處信息化時代,使用手機電腦等電子信息設備比較多,許多學生不重視書寫,黑板字和鋼筆字荒于練習。黑板字粉筆運用不當,字跡不清楚,字寫的歪歪扭扭,行距上上下下,一點不美觀。寫的鋼筆密密麻麻一大篇,字跡潦草,看起來“像蟹爬”,這樣的字學生看不懂,家長也很難辨認,將來怎樣搞好課堂教學?書寫是一個不容小覷的問題,英語教育學生要求漢字和英語書寫都要練習,千萬不能認為從事英語教學,漢子書寫就不用練習了。其實,漢語和英語書寫可以相得益彰,漢子寫得好,就會把書寫技巧運用外語書寫中。

(二)語言表達不過硬。語言表達有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外語專業的學生,通過幾年的專業訓練,口語水平怎么樣,一開口就應該聽出是專業的水平。可是,有的學生朗讀英語文章很不流利,音調把握不準,節奏感不強,語速控制不當,感情色彩不豐富,甚至吐字渾濁不清。在進行教學實踐中,不能利用好英語口語組織教學,或者語言非常生硬,這樣的口語水平怎能教好學生。在書面表達方面,有些學生還只能寫些初中水平的簡單句子,要表達一個觀念,沒有適合的詞和句子,或句子之間聯系不緊密。

(三)教學技巧應用不靈活。授課要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必須根據教學內容靈活應用各種教學方法,把握好教學的各個環節,才能取得滿意的教學效果。在開展實踐教學時,英語教育學生不能把握好導入環節,采用單一的導入方式,或者沒有進行導入就直接進入新課內容,這樣就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在教授新課時,方法單一,授課方式單調,一般就是朗讀、練習加講解,。沒有熟練掌握各種教學方法,教學中就只能按固定呆板的方法,學生聽多了索然無味,課堂氣氛低迷。有些學生組織教學時,只會按步就班地照教案進行,不善于引導學生思考問題,面對課堂突然發生的問題,缺乏應對的教學機智。

(四)備課說課基本功不扎實。有些師范類學生在實習前,要進行試講,還不知道怎樣備課,教案包括哪些環節。當提到教師應聘時要進行說課時,有些學生還以為說課就跟上課差不多,這樣的學生畢業走向工作崗位,如何能適應工作的需要?平時就缺少備課和說課技能訓練,備課時就會無從下手,找不到重點、難點。備課訓練中一些同學不動腦筋,依賴于網絡教案、教參,照搬他人的優秀教案,但不能他人編寫教案意圖,運用起來不得要領。

(五)課件、圖片制作不熟。現在的課堂教學,教學必須借助各種教學手段來提高教學效果,其中多媒體課件制作技術是教師必備的基本功。目前師范類學生都開設了現代教育技術課程,里面有多媒體課件制作內容。但有的學生沒有充分引起重視,或教師組織學生實踐操作機會少的原因,許多學生制作課件的基本技術沒有掌握,對于應用一些動畫技巧,制作漂亮的課件根本沒有嘗試過。雖然也開設了美術課,但基本上沒有真正學到為教學服務的真本領。其實從應用角度來說,課堂中應用最多的是簡筆畫,所以在美術課中要加大對簡筆畫的訓練力度。

二、英語教育類學生教學技能提升策略

師范生要從一名學生培養成合格的教師,在大學幾年,不僅要認真學習專業理論知識,還要加強各種教學技能的訓練。師范生畢業能否順利走向職場,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就看教學技能的培養水平。英語教育類學生教學技能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充分把握時間,發揮各種課程優勢,利用各種途徑訓練實踐技能。

(一)適應教學技能需要,調整課程設置大學時間就3、4年,一般現在都采取3+1的培養模式,英語教育類學生實際在校時間就是3年,要開設的課程數量很多,有英語專業基礎課程、專業技能課程、基本素養課程,還有一些選修課等。所以在課時十分緊張的情況下,應該將有關課程進行優化調整,總的宗旨應該是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以實踐為取向,著重培養學生的教學技能。根據教學工作的要求,英語教育類學生主要的教學技能有:二字(鋼筆字和粉筆字)一話(普通話)、繪畫、英語教師口語、聽力、歌唱、課件制作,備課、說課、講課、評課。開設如下技能必修課,英語教師口語,雙語書寫和板書設計,教學簡筆畫,英語聽力、英語寫作,普通話,現代教育技術、英語教學法。根據技能培養要求,適當增加技能課時,創新上課形式,課堂以實踐訓練為主。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教師的技能示范和悉心指導對學生的成長發展極為重要。每位教師在教學中都有自己的教學風格,課堂上展現他們的知識面、基本功和教學能力,這些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大學教師應該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想方設法提高和完善自己的綜合素質,積極地提高自己教學技能,這樣才能給學生帶來良好的示范作用。同時,教師也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創新教學設計,靈活使用各種方法,把講授與設疑、自主探究、合作與交流等方法綜合使用,為師范生參加教學實踐起到示范作用。為了適應英語教育學生技能培訓要求,教師要注重自身技能的提升,尋找機會參加技能培訓和研討會,加強教學技能訓練和教學研究,在教學中向學生展現自己過硬的的教學技能。

(三)大學全程貫徹教學技能訓練。教學技能不是短期就能形成的,有些要貫徹大學全程,甚至參加工作后都一直要加強訓練。所以對有些技能要安排好訓練時間,注重訓練方式。大一是學習基礎知識、基礎技能的階段。第一個學期就要開始“兩筆一話”技能、信息技能等基本技能的訓練。可以參考以下模式,每周一、三晚安排20分鐘進行鋼筆字和粉筆字練習,周二、四晚安排20分鐘進行普通話練習,周末安排英語文化沙龍活動,訓練英語口語能力。第二個學期抽出一個晚上20分鐘時間訓練簡筆畫,有些專業課程開展3分鐘英語演講。大二開始學習課件制作,教案設計,板書設計,進行備課、說課、授課訓練。大三階段,繼續加強備課、說課、講課技能訓練,并開始根據學生個人情況,在微格教學中,進行專項突破,如英語口語,英語板書,導入技能,講授技能,教學方法訓練等。

(四)借助各種活動推動技能訓練。技能訓練是很枯燥的,需要學校組織相關活動激發學生訓練的動力。如可以根據師范生的共同要求,舉辦師范生職業技能大賽,展示學生的備課、說課和授課能力。也可以根據英語專業學生特點,每個學年開展英語之星講故事比賽,魅力之星英語歌曲演唱比賽,英語寫作競賽,英語書寫比賽,課件比賽等。這些比賽會調動學生的平時訓練的積極性,讓一批優秀的同學在各類技能競賽中獲獎,增強其成就感。

作者:杜富裕單位:新余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