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教學滲透素質教育

時間:2022-11-18 10:46:20

導語:信息技術教學滲透素質教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信息技術教學滲透素質教育

【摘要】21世紀是經濟文化“爭相斗艷”“璀璨綻放”的時代,但同時也是競爭空前激烈的時代,挑戰和機遇并存,而這些競爭說到底還是人才與信息的競爭。誰能搶先一步掌握市場的信息,誰能將大批高素質的創新人才為我所用,那么誰無疑就擁有了傲視群雄、睥睨四野的資格。故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獲取信息的能力,這是每一位初中信息技術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通過一些行之有效的手段,將信息技術與素質教育熔為一爐,從而讓素質教育如甘霖玉露一般,滋潤學生干涸的心靈,促進他們茁壯成長,傲然屹立在風霜雨雪中。以下就素質教育之于信息技術教學,作兩點簡單的闡述,實屬筆者一己淺見,僅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初中生;信息技術;素質教育;有效整合

當下,素質教育的風頭可謂日益強勁,課改必談素質,評優課必然關乎素質,但是信息技術的教學現狀卻是令人心生憂慮。教師應該著眼于學生的成長和未來發展,想方設法去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素質,將推進和落實素質教育當作自己責無旁貸的義務。信息技術教育貼近現實生活,集操作性,實用性,時效性三大特征為一體,故而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滲透素質教育,往往能收到喜出望外的效果。

一、增強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一節成功的課堂教學,就像一個吸力極強的漩渦,讓每個學生都深陷其中,無法自拔,目光、表情、思維皆隨著教師講課的變化而變化。根據學生的喜好特征,認知規律,生活經驗等等,實施恰當的教學手段,以此掀起學生的求知波瀾,點燃他們自主學習的熱情,這是實現教學目標的前提保證。在日常信息技術教學中,筆者就習慣將身邊中的實際問題引入課堂,讓學生親自動手解決,此舉不僅能夠使學生獲得心理上的滿足感,而且可以有效撥動學生的興趣琴弦,提高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可謂一舉兩得。譬如,每學期末,各位班主任或者任課教師都要統計所教班級學生成績的分布情況,筆者在進行八年級Excel教學的時候,特意將這個問題引入其中,引導學生利用剛剛學到的函數知識解決。在學生親自動手操作的這個過程中,筆者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對于他們存在疑問困惑,或者思路阻滯的地方予以及時解答和清晰闡述。當學生看到自己利用Excel,在教師的指導下,成功做出了班級各門課程的平均分、總分時,他們臉上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同時內心產生了強烈的興奮感和自豪感,進而熱愛上信息技術這門實用性極強的課程。

二、整合課程資源,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一個人的智力發展水平如何,思維能力是最為重要的指標。在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教師不單單再是照本宣科的“教書匠”,更要主動承擔起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重任,這是每位信息技術教師不可推卸的神圣職責和應當履行的義務。信息技術是一門應時代而生,具有鮮明時展特色的課程,兼具操作性和知識性等特點,在整合課程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通過把其它學科的知識滲透到信息技術教學中來,實現資源共享,這不僅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變革,有助于推動中小學教育改革的進程,而且可以豐富學生的學習資源,激活學生思維,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由于我們常用的一些軟件基本都屬于“舶來品”,所以在進行信息技術教學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不少陌生的英語單詞,對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金山詞霸去查找這些單詞的含義,并牢牢掌握它們,這樣既為信息技術教學開辟了更加廣闊的空間,使教學過程變得趣味盎然,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內在驅動力,同時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思維潛能,一矢雙穿。

三、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

創新是人類社會進步與發展的永恒主題,是引領發展的首要動力。信息技術作為一門動手、動腦的實踐課,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在其教學中得到了徹徹底底的展現。所以,教師在信息技術教學中,要通過循循善誘的引導,鼓舞學生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大膽提問,以此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總而言之,素質教育已經成為勢不可擋的時展潮流,通過將素質教育滲透到信息技術教學中來,一者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促進他們全面發展,二者能夠提高學生獲取和篩選信息的能力,綜合素質得到全方位提高。但是知易行難,該怎樣從真正意義上把素質教育融入到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來呢?這就需要師生戮力同心,啐啄同機,尤其是教師必須要有扎實的學術功底和過硬的專業素質,以及樹立與時俱進的教育理念,只有具備這些,教師才能將素質教育與信息技術教學結合成完美無瑕的存在,進而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全面開花”,為祖國培養出更多的棟梁之才。

參考文獻:

[1]張建梅.淺談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如何滲透品德教育[J].軟件:電子版,2014(2).

作者:劉德基 單位: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旦馬鄉教育輔導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