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驅動的金融教學體系思考

時間:2022-05-28 10:56:30

導語:實戰驅動的金融教學體系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實戰驅動的金融教學體系思考

基于金融行業人才需求制定多層次的金融實訓課程體系

應用型大學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目標,因此,金融專業的教育應將專業知識和執業能力結合。也就是說,金融專業的實訓課程體系安排必須是基于金融行業人才需求而制定。首先明確金融行業的人才需求,再根據這些崗位確定需要達到的執業能力,通過了解執業能力來確定所需掌握的專業理論與知識,從而在此基礎上設計需要開設的實訓課程。以銀行信貸崗位需求來分析,信貸崗位要求工作人員必須熟悉信貸業務流程及操作,因此信貸客戶經理有必要清楚商業銀行業務的基礎知識,熟悉貸款業務的規范以及信貸審核等內容。根據知識的延伸性和學習邏輯性,實訓課程的設計和安排應遵循基礎知識———專業知識———綜合知識———設計創新知識的邏輯,因此金融專業的實訓可以建立逐步推進業務操作水平的四個層次,并與專業理論教學相結合的實訓課程體系。四個層次具體指:(1)基本業務操作能力培養層次,主要是以針對某項專業技能的單一性實訓項目為主;(2)專業崗位素質培養層次,主要是根據企業實際運作,所設計推出的面向一類崗位的專項實訓項目;(3)綜合能力培養層次,通過模擬某類金融機構,設計的涉及多個崗位的綜合性實訓項目;(4)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層次,以面向整個金融市場,多家金融機構為目標的,需要大家共同參與的設計性、創新性實訓項目(詳見表1)。通過四個層次的實訓教學,對學生的能力培養從基本的業務操作培養,進一步進行崗位素質培養,再逐漸過渡到綜合業務能力的掌握,最終通過一些設計性創新性的項目訓練,達到提升學生創新能力的目標。

校企合作搭建“實戰驅動”的金融實訓教學組織形式

實訓教學組織形式即采取何種方式完成實訓教學內容,達到相應的實訓教學目標,也是實訓教學體系建設的關鍵。目前來講各個學校開展實訓教學的組織形式多種多樣,主要是根據各個學校不同的實際情況而選擇。實訓教學組織以注重與實際相結合,也就是應以“實戰驅動”為基礎,設計安排實訓教學,在教學實施過程中以“實戰”帶動學生的積極性。以此為指導,再結合上述四個層次遞進能力培養的實訓設計思路,教學組織形式應包括基礎性業務實訓、機構崗位實訓、綜合創新實訓及實戰演練創新實訓。實訓項目依托金融專業理論課程而進行,主要是為了更好的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金融專業基礎知識及理論。例如,在商業銀行實務課程中安排有柜員基本技能、銀行賬務處理,證券投資實務課程中安排有股票投資技巧及操作等單一實訓項目。此類單項實訓項目作為相對應理論課程教學中的一部分,主要由專業教師完成,涉及到操作性較強的項目可以由企業兼職教師共同指導。通過實訓項目的練習,從而使學生更好的理解理論課程的知識點,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由于金融機構的特殊性,學生想通過一般的假期實習是很難進入到金融機構具體崗位進行操作練習的。目前來講,最好是通過校企合作特色班的實訓環節來進行。近年來,應用型大學為更好滿足培養人才的社會適應性,逐漸探索各種模式的校企合作特色班。校企合作特色班強調的就是與行業聯合進行人才培養,因此從教學計劃的修訂到教學組織的實施全程都是校企雙方協同進行的。以銀行特色班為例,學校與銀行共同制定好教學計劃、根據合作銀行單位的需要設計一些特色的教學內容。通識課程由專業教師執教,專業教學內容由合作銀行派遣銀行相關崗位有經驗的人員進行講授。同時在完成校內教學部分,將由合作銀行單位安排在銀行進行階段實訓,考核合格確定錄取為銀行員工之后還有崗前培訓。隨著金融業的競爭加劇,金融機構對金融專業人才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對應用型大學金融專業人才的實踐操作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有的機構明確要求學生在校期間獲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這樣的學生一畢業就可以上崗,大大縮短了企業崗前培訓的時間,節約了企業成本。在此要求下,金融專業可在銀行、證券、理財等資格培訓融入實訓體系,通過金融資格證書培訓平臺,組織金融各類機構的基本技能實訓。學科競賽對培養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創業能力和團隊精神有很大的幫助,也是推動實踐教學的重要形式。學科競賽活動對知識掌握的全面性、綜合性和創新性要求較高,因此通過學科競賽活動,指導老師可以對部分有興趣也有一定基礎的學生進行指導,這些綜合性、創新型的實訓項目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例如,通過金融理財規劃大賽,需要參賽隊員在預設條件下,設計合理的理財方案。這其中需要對財務分析、證券投資、投資組合及稅收籌劃等內容進行綜合應用,因此,參與比賽的同時也是綜合實訓及創新實訓的過程。實訓基地對高校大學生實踐教學的開展是不可或缺的部分,針對金融專業學習內容的特殊性,在實訓建設過程中不可能照搬工科類或其它專業的實訓模式與方法,應結合金融市場中的銀行、證券等職場特點與市場需要。校內實訓基地可以金融市場綜合實訓平臺為基礎,仿真模擬企業在金融市場的各種金融業務活動,例如企業上市、銀行存貸業務、證券交易等。從而形成一個多專業協作、資源共享、真實有效的校園微型社會經濟環境,引導學生在“干中學”,努力培養學生運用理論知識主動解決問題的能力。校外實訓基地主要依托對外合作的金融機構或上市公司,通過完善的合作形式,由基地企業安排學生以頂崗實訓的形式進行。在實訓過程中,完全服從實訓單位的安排,由單位實訓老師指導其實訓活動并進行考核評價。

校企合作共建“實戰型”金融實訓教師隊伍

教師是開展教學的關鍵。目前各高校普遍存在金融專業教師實踐操作能力較弱的現象,因此,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和創造必要的條件建設實訓教師隊伍。學校可根據不同的具體情況,采取不同路徑建設師資隊伍。通常實訓教學處于起步階段的學校,專業教師實訓教學能力較弱,可以以外聘教師為主,專業教師為輔。實訓教學轉入正軌,應逐漸加強專業教師的實訓教學能力,形成外聘教師為輔、專業教師為主的格局。在此過程中,提高專業教師的實訓教學能力很關鍵,通常學校可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逐漸提高專業教師的實踐操作能力,從而強化“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為彌補專業教師的實訓教學能力的不足,可采用各種機制將企業老師“帶進課堂、走入競賽、參與學生指導”,讓企業老師成為學生的第二導師。根據金融實訓教學內容,確定企業老師參與的環節和方式。例如,請兼職老師走進課題進行某些單項實訓指導,聘請企業老師在學科競賽等綜合實訓活動中進行階段指導,或者在校外實訓環節由企業老師設計安排實訓內容及方式等。在上述過程中,還應注重專業教師與企業指導老師相互溝通合作,從而更好的發揮專業教師和企業老師的“雙導師”的作用。為提高專業教師的實訓教學能力,還可以通過鼓勵專業教師主動走進企業或者創造機會讓專業教師與合作金融機構“一對一”結隊的形式自主培養實訓教師。一般來講,各高校都有一定的專任教師到相關產業和領域一線學習掛職鍛煉的相關培訓機制,鼓勵專業教師走進政府機構或企業。但這種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就是兩者的聯系主要是階段性的,當結束掛職鍛煉后專業教師與掛職單位的聯系也逐漸減少,其效果也逐漸減弱。專業教師與合作金融機構“一對一”結隊,則能有效避免上述缺點,通過結隊使專業教師與企業建立長期穩定的聯系,專業教師的知識也隨著企業的發展不斷更新。

本文作者:劉美玲工作單位:浙江萬里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