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學校數學教學問題及應對思路
時間:2022-10-26 11:04:18
導語:中職學校數學教學問題及應對思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中等職業學校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師資學科能力薄弱。通過調查發現,我國職業技術學校的數學學科教師學歷背景大多為專科和本科學歷層次,甚至在一些教育欠發達地區由于招聘師范類應屆畢業生難度大,所以很多學校存在非全日制學歷教師進行教學的現象,具有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或具有高級職稱的數學教師比例較低,并且大多數基礎學科教師長期得不到新生力量的補充,教師長期沒有接受過有關繼續教育培訓。教師作為教學體系的重要主體,發揮著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教師本身的學科能力弱化很大程度上制約教學效果。(二)教學方法相對單一。從現有教師的課堂教學組織來看,大部分教師仍然是按照章節依次講授完畢,再講授例題、練習,布置課后作業的傳統模式;講授語言缺乏生動性,藝術性;課堂互動困難,氣氛較為沉悶;沒有現場教學、問題探究等方法的展現。由此可見,當前職業學校數學學科教師的教學方法仍然存在“老舊、死板、單向”的特點,這樣的教學方法無法調動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無法做到“翻轉課堂、主動探究”,會對教學效果產生嚴重的影響,阻礙數學教學的整體推進。在職業教育的數學教學中,缺乏使用“互聯網+教育”模式進行的教學活動。例如,很少通過職業教育優秀課程網絡教學平臺,實現優質教學資源的廣泛傳播和共享。目前大多數中等職業學校基礎學科教師的教學設備使用※李裕葵習慣依舊停留在過去的傳統習慣之中,教學信息化和電子化程度較低,教師使用新型教學設備和教學手段的能力薄弱。(三)教學理念存有偏差。教學目標與學校發展目標契合度低。從教學活動的客體來看中,中等職業教育學校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目標是學習一門操作技術,畢業后以此作為求職的職業技能,學生缺乏對基礎學科的重要性認識,沒有在專業課程學習中發現數學知識的存在和數學學習對專業技術掌握的促進。從學校的教學設計來看,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重國內各類技能競賽獎牌,輕基礎學科學理概念教學”的觀念嚴重,使本來已成體系的中職數學學科教學在絕大多數職業學校中被忽視、被弱化甚至取消。大多數中等職業院校就出現了數學學科教學的發展滯后甚至停止。綜上所述,目前中等職業教育學校存在對于數學的學科建設重視程度低、對于數學學科之于專業技術作用的重要性認識不夠,以及教學科研方法更新換代停滯的現狀。大多數學校迫于教學周期短、教學難度大的困難而放棄對數學學科的建設推進,導致教學存在的問題逐漸堆積,從而影響了中等職業教育學校中的數學教學效果。
二、中等職業學校改進數學教學的策略
教學效果的優劣是由教學活動中的主、客體行為共同決定的,由此作者嘗試提出解決目前中等職業學校數學學科教學的基本模型及具體的對策:(一)打破舊有辦學理念,為職業教育學生打造高質量培養計劃。改變前文所述的中等職業學校只注重“獎牌數”和“簽約率”的傳統辦學目標,結合學校自身條件和人才市場所需來改革學校的教學方案,實現“基礎學理”和“專業技能”兩手抓的教學模式,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改變學生傳統的求學目的,為學生在以后的職業生涯中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而不是把學生培養成“依葫蘆畫瓢”的重復勞動型勞動力,以此提升職業教育畢業生的創新創造能力。(二)結合專業特點和就業方向,改革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中等職業教育學校的學生在選擇學校和專業時帶有一定的盲目性,加之近年來各高職高專院校擴大了五年制招生規模,能到中等職業教育學校就讀的學生,大部分是對基礎學科學習不感興趣或對學習的專注力較弱的學生。尤其是像數學這類學科,學生基礎差的占到百分之八十,甚至更高。這就給教師的教學帶來了更大的難度,同時也對教師的教學組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中職數學教師,我們要更加有責任感,除了用換位的角度去認真做好課前“三備”(備教學內容、備教學對象、備教學方法)外,更要聯系專業課程、崗位需求和生活實際,加強講授法、情景教學法、問題探究法等多種教學方法的融合運用,創設“同課異構”的教學設計,誘發學生對問題探究的神秘感,從面激發出學習數學的興趣。讓不同基礎不同能力的學生能夠同步進行學習。
作者:李裕葵 單位:云南省玉溪衛生學校
- 上一篇:應用型本科學校實踐教學思考
- 下一篇:現代化教學手段在職業學校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