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小學音樂教育發展前景分析3篇

時間:2022-06-13 10:45:22

導語:農村小學音樂教育發展前景分析3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小學音樂教育發展前景分析3篇

第一篇

一、湖北漢川市華嚴農場小學音樂教育狀況

湖北省漢川市華嚴農場小學全校學生900人,在職教師38人,其中只有1位專職音樂教師,2位兼職音樂教師,師資力量薄弱遠遠不能滿足音樂教學上的需求。此外,華嚴小學傳統的音樂教育狀況及問題還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學設備短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良好的教學設備能使課堂教學更加順利。華嚴小學財政資金有限,為了節省開支便將大部分資金用到語數外等主科的設備購買上,音體美等副科就只能“靠邊站”。學校沒有鋼琴、豎笛、等基本教學設備。能提供的教具只有一臺破舊的電子琴和沒有磁帶的錄音機。學校分發給教師音樂教參,里面附有一張教學CD,同樣因沒有相應的播放設備,這些材料不能物盡其用。

2.教學方式單一。“口傳心授”是古代師傅用口頭講述的方式,將知識傳授給徒弟,多用于藝人之間的技藝傳播,隨著記譜法的不斷完善和印刷術的日益進步,“口傳心授”的教學形式不會出現在現今的音樂課堂上,但是在農村音樂教學中仍然以“口傳心授”為主。教師會因個人的喜好或嗓音條件教唱歌曲,例如《讀書郎》一課是宋楊先生在抗戰時期所改編的經典兒歌,旋律歡快活潑。但是一位教師在教唱《讀書郎》的時候帶入一些戲曲唱腔,甚至還將每句歌詞的結尾加入拖腔,這就讓歌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3.教師專業素質不高。教師的專業素質直接影響到教學過程和內容的好壞。華嚴小學僅有的一位專職音樂教師能按照課程進行正常教學,但是其他兩位兼職音樂教師由于不能準確識譜,便脫離教材教唱一些自己喜歡的歌曲。筆者曾聽到一個班在上課時傳來歌聲:“對面的女孩看過來,看過來,看過來……”,對此現象感到很奇怪。后來了解到在農村學校能夠教唱歌曲實屬不易,至于教唱的歌曲是否合適,教師們也無暇顧及了。

4.音樂教材與實際教學相脫離。“音樂教學應該按照音樂教材的內容進行教學,避免出現離開教材‘任意’進行音樂教學的情況。當然,更不能允許將內容不健康或不適合學生學習的歌曲、樂曲當作音樂教材進行教學。”1但是在農村音樂教學過程中,音樂教材與實際教學相脫離的現象普遍存在,由于缺乏正規的音樂訓練,學生難以掌握二聲部歌曲。比如童聲合唱《向未來出發》,雖然兩聲部分開演唱很順利,但是只要融合在一起,兩個聲部就消彼長,跑調現象嚴重。教學時間有限,教師只能將合唱歌曲做單聲部處理。

二、交互白板教學在農村音樂教育中的應用

2013年3月漢川市華嚴農場小學在市教育局的支持下在每個班安裝了交互式白板,筆者通過親身教學體會到交互白板的教學功能給音樂課堂帶來更多的方便與優勢。交互白板教學的特點是智能化,有效的促進學生耳、眼、身體、腦之間迅速交流,提高學生注意力,最終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農村的音樂教育沒有健全的教學設備和強大的師資力量。與城市音樂教育相比,這些特殊的問題使交互白板教學在農村音樂教育中所發揮的作用尤為明顯:

第一,聲像結合。音樂是有聲的藝術,通過聆聽可以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到音樂。若是將圖片加入到聆聽的過程中,便能讓學生在感受音樂的同時記住和理解音樂,并且對音樂知識產生深刻的印象。比如聽賞課《彼得與狼》,聽賞內容是普羅科菲耶夫創作的交響童話,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認識交響樂器并熟悉其音色。教學過程請學生將聽到不同樂器的音色與故事中各具特色的人物聯系起來。通過交互白板教學,將聲音和圖片一并展示給學生,讓農村學生在有趣的故事中認識交響樂器,并知道這些樂器是用怎樣的正確姿勢來演奏。

第二,視頻導入。交互白板的視頻展示功能,讓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音樂。這正是很少出門的農村孩子所需要的,足不出戶便可以欣賞到各地風景,更重要的是可以學習到各族的音樂文化。《什么結子高又高》是歌劇《劉三姐》的選段,講述的是劉三姐用歌曲智斗財主莫老爺的經典片段。教學導入是播放劉三姐對歌的視頻,其中莫老爺等人一連串的滑稽動作會引來學生的陣陣笑聲,然后以提問的方式讓學生了解對歌形式,并教唱本歌曲,最后以欣賞廣西優美的山水圖畫作為結束環節。視頻的導入能讓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氣氛中了解到對歌形式,以及廣西獨特的音樂魅力。

第三,白板交互。交互性是交互白板在課堂教學應用的核心,是人們期望引發課堂教學變革的關注點,交互白板的交互特點可以分為三種類型:技術性交互;物理性交互;概念性交互。2這三種類型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行為。它們之間是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的,缺少任何一項都不能組成音樂,這讓音樂基礎知識薄弱的農村學生可以在短時間內掌握音樂的相關概念。

三、交互白板教學促進農村音樂教育的發展

農村音樂教育發展緩慢的表現是多方面的,既有學生的學習方面,又有教師的教學方面,交互白板在農村音樂教育中的運用有利于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的提高。

第一,彌補教學設備的不足,激發學習興趣。興趣是打開音樂之門的鑰匙,這把鑰匙能否成功的開啟音樂之門,就要看是否有合適的教學方法與過程,交互白板教學正是那把為農村孩子打開音樂之門的鑰匙。在沒有音樂教室、鋼琴、CD機的情況下,也可以將美麗的圖片、優美的音樂、有趣的動畫帶給學生,讓學生從視覺、聽覺、運動感覺等方面來體會音樂,享受音樂所帶來的樂趣,更能激發學生不斷學習音樂的興趣。

第二,再現音樂情境,豐富學生感情。《樂記》中記載:“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動于中,故形于聲。聲成文,謂之音。”交互白板的運用將最大化的豐富學生的音樂感情。比如《可愛的家》一課,教學總結內容可以設計成播放汶川大地震的災后圖片,并配上《再見,警察》的憂傷音樂,學生聽到和看到此內容,表情都很憂傷。農村的孩子多半是留守兒童,他們需要的是父母的關心和愛護,此曲在學生的心中產生了強烈的共鳴,他們更能體會到家的重要,珍惜自己的親人。最后在教學結束時讓學生再演唱一遍《可愛的家》,此時的學生會用更豐富的感情來表達歌曲。

第三,整合教學技術,教師因材施教。標準班的課堂人數是30-40人,但是農村小學因為教室有限,每個班要容納70-80人,所以教師很難顧及到每一位學生。這讓音樂條件較好的學生得不到提高,音樂條件一般的學生得不到進步,最終達不到音樂課程的預期效果。學生有男女性別的差異、嗓音條件的差異,教師就要實施不同的教學方式與方法。比如有的學生聲音洪亮清脆,有的學生聲音微小低沉。教師可利用交互白板強大的教學軟件功能,巧妙構思和精心設計教學活動,運用網絡先進的音樂教學軟件來調節音調的高低和音響的大小,能讓學生輕松演唱歌曲。

第四,電子備課與教學過程結合,提高教學效率。交互白板教學是教師提前準備好音樂、譜例和圖片進行教學,這就節省了教師用錄音機倒帶的時間和在黑板上抄譜的時間。音樂可以即點即放,在可視的情況下,操作方便快捷。譜例也可以分段出現,突出樂曲的重點和難點。同時,交互白板教學不是常見的課件展示講解教學過程。在課堂的教學中多數教學設計是由教師根據教學目標進行備課預設的,而實際教學過程卻是學生和老師在不斷修改課堂預設內容。不僅是在各年級之間,在同年級的各班中都要做出不同的課堂預設內容,從而產生了比常規教學更多的生成性資源。3

第五,資源共享,促進教學相長。交互白板是智能化的教學設備,“包括各種教學的跨學科數據和常用的背景庫、圖庫、鏈接庫等,內容非常豐富,涉及領域非常廣,其內容可任意添加或刪除、導出或導入。”4其系統中內置完整的音樂教學設計,非專業音樂教師可以利用內置的教學設計,提前熟悉每一節課,這樣有利于農村教師音樂素質的提高。在教學的時候,可利用大量的音樂、圖片和視頻來豐富音樂課堂。交互白板教學克服了農村音樂教育中的各種惡劣條件,解決了農村音樂教育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發揮其在農村音樂教育中的最大作用。從而使農村小學的音樂課堂充滿著生機和活力,真正促進了農村小學音樂教育的發展。

作者:姚笛工作單位:廣西藝術學院

第二篇

一、對調查現狀的具體分析和說明

(一)音樂教師配備情況

豐山鎮的小學音樂教師分為兩類,一類是音樂專業畢業的教師,他們通常進入學校后便轉成正課(語文、數學和英語)教師,并把主要精力集中于正課教學,音樂課反而成了副課;另一類是非音樂專業畢業的教師,他們原本負責正課教學,但由于學校音樂教師稀缺而被迫兼任音樂教師。其中音樂專業畢業的音樂教師一般為資教生或省考生,年齡在22至30歲。采訪的4名教師中有3名具備大學本科學歷,1名為專科學歷,他們大多數參加過專業培訓,具備一定的音樂素質。非音樂專業畢業的音樂教師一般由具備一定音樂素養的其他科目教師擔任。這種情況在農村小學相當普遍。究其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基層農村教師工資普遍不高,如孝昌縣一名工作12年的小學音樂教師月工資僅1300多元,因此音樂教師的崗位很難留住專業人才;二是農村小學教師人數極為有限,教師不得不身兼多個教學崗位。

(二)音樂教學情況

各小學的音樂課設置以每周兩節課居多,其中1所小學將五、六年級的音樂課減至每周1節。在教學內容上,3所小學中有2所小學是按照教材內容正常教學,而1所小學則沒有按照教材內容教學。這與師資水平有很大關聯,通常情況下,音樂素質較高的教師會適當教學生一些淺顯的音樂理論知識,而音樂素質不夠高的教師則往往將音樂課本擱置一旁,僅是教學生一些較為熟悉的歌曲。有時教學內容也會圍繞各種文藝比賽而靈活安排,比如為推廣藝術教育,湖北省開展的“大家唱,大家跳”活動,各學校會臨時選擇參賽歌曲為教學內容。固然,按照教材教學能體現學科系統化和專業化,但是,豐山鎮中心小學的一位音樂老師的話卻發人深省,她說:“由于現代媒體越來越發達,很多小學生尤其是高年級學生容易受電視、廣播等媒體的影響,開始追求明星偶像,對音樂教材中安排的學習內容興趣不大,我不得不舍棄教材另找一些他們喜歡的歌曲教學。但由于高年級學生開始有了性別上的差異,男生和女生喜歡的歌也不太一樣,有一次我教他們唱《隱形的翅膀》,女生明顯熱情很高,而男生卻不太愿意唱,而當我教周杰倫的《菊花臺》的時候,男生學得興致勃勃,女生反而不感興趣。”翻開小學各年級的音樂教材,筆者發現里面所選歌曲創作年代久遠,以紅歌和民歌為主,雖然教材改版頻率高,但選入的新作品極少,而且旋律陳舊老套,歌曲內容也與現代生活格格不入,相比流行音樂,這些傳統老歌對學生缺乏足夠的吸引力。

(三)音樂器材配備情況

目前,經濟實用的電鋼琴是各小學的音樂教學器材首選。最近一年,音樂電教板開始在農村小學中廣泛應用。據豐山縣教育組組長介紹,這幾年在教學器材購置上的投入逐年增加,2011年投入70萬元,2012年投入80萬元,學校的教學設施都得到了很大改善。在采訪豐山小學時,筆者參觀了一間設施現代化的音樂教室,2名剛剛畢業于湖北工程學院音樂學院的“90后”教師非常自豪地向筆者逐一介紹這里的各種教學設備和用具,從他們充滿自信的臉上看到了農村小學音樂教育美好的未來。但同時,有的小學如港邊小學,由于缺乏專業的音樂教師,所購置音樂器材無人會使用,所以該校沒有配置音樂器材,顯示了音樂教學資源分配的不平衡性。

(四)上級部門對小學音樂教育的態度

各級教育部門對音樂教育都十分重視。為了推廣藝術教育,自2010年起,湖北省便在全省范圍內開展了“大家唱,大家跳”藝術活動,孝昌縣專門設立了“局長杯”“校長杯”歌唱比賽,孝昌縣教育局局長和來自全縣各鄉鎮中小學校、縣直學校的校長、書記等人都帶頭參加比賽,掀起了全員參與“大家唱、大家跳”藝術教育活動的熱潮,豐山鎮也積極響應號召,在各小學普遍開展這一活動。

(五)音樂教師培訓情況

自2008年教育部推行“中小學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以來,農村小學音樂教師能獲得3個月脫產研修培訓的機會,這對提高音樂教師的專業素質和技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另外,為響應湖北省倡導的“大家唱、大家跳”活動,2010年4月,孝感市教育局舉辦了全市“大家唱、大家跳”藝術骨干教師合唱指揮培訓班,全市200余名藝術骨干教師參與了培訓,其中70%以上來自于農村學校。總的來說,豐山鎮小學音樂教育的開展情況比較積極健康,其前景也是光明和樂觀的,但是,由于經濟條件限制,還存在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如音樂教育觀念的改進、音樂教師隊伍的穩定、人員專業素質的培養和提高、教學體系的完善等。

二、幾點建議

針對豐山鎮幾所小學音樂教育的現狀,筆者結合實際情況對農村小學的音樂教育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加強對音樂教育功能的認識

美國著名音樂教育家托瑪斯•塔珀如此總結音樂的功能:“音樂帶給我們快樂;音樂要求我們養成遵守秩序的習慣;音樂能賦予我們幫助他人、使他人愉悅的力量;音樂能帶給我們偉大而純潔的思想,在我們心中喚起那種思想。”[1]從事音樂教育的人應該清醒而深刻地認識音樂的功能以及音樂育人的重要意義,許多教師和家長都認為音樂課與孩子將來面臨的中考無關,是一門可有可無的副課,對這樣的功利性認識,我們一定要開展批評。在開展音樂教育時,教育工作者不能停留于做表面文章,忙于應付上面的檢查,而要真正把音樂教育當作事業去開拓和發展,這樣的音樂教育才是最健康和最科學的。

(二)編寫音樂教材要符合學生心理和需求

在調查中,筆者讓教師對教材的編排談談個人的見解,有的教師提出,教材上編選的歌曲太陳舊,建議選編一些當代流行的、深受孩子喜愛的歌曲,例如《隱形的翅膀》一類的既勵志又動聽的歌曲。筆者認為,音樂教材編寫者應當多研究少兒的心理,多聽聽孩子和教師的意見和心聲,而不是閉門造車,否則,所編寫的教材必然會脫離教學實際,不受教師和學生歡迎。

(三)開展本地民間音樂教學活動

農村蘊藏著最原始、最豐富的民間音樂寶藏,如地方戲曲、民歌等。筆者建議把優秀的本土民間歌謠納入課堂,甚至聘請當地民間藝人直接參與教學活動,這樣既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又傳承了本土民間文化,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四)建設一支專業的、穩定的小學音樂師資隊伍

除了省考的小學音樂教師工資能達到每月2500元(由國家資助)外,其他音樂教師工資普遍偏低,這使有的年輕音樂教師“轉行”成為語文、數學老師,導致音樂教師隊伍偏離專業化。另外,由于音樂教師隊伍主要由年輕的資教生組成,而資教生工作年限短,人員更替頻繁,所以農村音樂教師隊伍處于一種極不穩定的狀態。建議教育部門采取有效措施,穩定音樂教師隊伍,例如提高音樂教師工資待遇,為他們提供專業培訓機會,對音樂教育年限長、在音樂工作中做出積極貢獻的教師予以嘉獎和鼓勵等。

(五)開展豐富多彩的音樂競賽活動

從湖北省“大家唱、大家跳”活動開展的成功經驗中,我們看到自上而下的推廣模式產生了強大的督促作用,因此,建議在課外廣泛開展類似的音樂競賽活動,如班級競賽、年級競賽,內容與形式要多樣化,如歌唱表演、器樂演奏、音樂劇、戲曲等,激發孩子的音樂潛能,讓其在競技中學習和成長。盡管這次調查的范圍小,但豐山鎮小學是農村小學的縮影,調查結果在一定程度上真實地反映了農村音樂教育現狀。調查前,筆者上網查閱了許多相關資料,但現實還是大大出乎意料,農村教育條件真的得到了改善,農村音樂教育也切實得到了加強。目前,國家采取了一系列舉措鼓勵年輕大學生到偏遠鄉村支教,這無疑給鄉村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作者:余錚工作單位:中國地質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

第三篇

一、農村小學音樂教育存留的問題

(一)重視技藝輕視素養以及課程價值較迷茫的困惑

“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音樂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樂是陶冶性情的熔爐。”但是在實際生活中,人們通常是高度重視音樂技能而忽略了對音樂審美素養的培養。這種現象和老師的課程價值較迷茫有著直接的關系,我們一定要認清這兩者之間的關系。雖然音樂技能非常重要,我們應該予以重視,但是它并不是教育的全部和最終目的。音樂教育的真正價值在于樹立以人為本,培養學生真善美的情感態度和審美價值觀。

(二)重視智育輕視美育以及素質教育觀念較薄弱的約束

音樂可以讓人們在心靈上溝通和精神上放松,這在和諧發展學生的個性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然而由于國內的基礎教育很長時間受到“唯智育獨尊”的制約,美育被輕視,成為無關緊要的“配角”。這種現象在農村尤其是比較偏遠且不發達的地區特別常見。現如今,在“生存意識”和“唯智育獨尊”的影響下,大部分農村形成的比較盛行的教育觀念和價值取向是重視“應試”和實用技能輕視社會人文藝術學科,最終造成文化知識教學重于一切、并成為評估老師和學生的惟一途徑,這對音樂藝術教育的發展產生極大的副作用,同時對學生音樂藝術素養和能力方面的培養也起到了制約作用。

(三)重視知識輕視實踐與教學質量較低的成因

對于小學音樂教學來說,藝術實踐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當前小學音樂教學中“以知識為中心”、“以教科書為中心”、“以老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還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再加上缺少專業的教學設備等原因,重視知識輕視實踐的問題仍然存在。在進行教學時,通常的形式仍然是傳授音樂知識,播放音樂歌曲,教學生唱教科書上的歌曲等,而引導學生如何欣賞音樂、根據感受及時創作以及參加吟詠表演等具有實踐性質的教學方式比較少,從而不利于提升教學質量。

二、新課改形勢下農村小學音樂教育問題的解決辦法

(一)加大對小學音樂師資隊伍培訓和建設的工作力度

第一,應該想盡辦法讓高素質的音樂方面的人才走進農村從事中小學的教育工作。目前,國內很多學校都設置了音樂專業,每年都會給社會提供很多的音樂方面的專業人才,通過給他們創建能夠充分施展自己才華的平臺,相信會有很多專業人士愿意到農村工作。第二,如果要從根本上解決農村小學音樂師資匱乏的問題,就應該讓學校增加對音樂學生的招生數量以及擴大師資隊伍,鼓勵音樂專業畢業生投身到農村的教育工作中去。農村學校也可以親自到各個院校聘請音樂專業人員到農村工作。

(二)在新課改的影響下,積極主動實施教學改革

為了讓音樂教育能在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上起到更好的作用,實現學生們形成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的目標,我們應該積極主動的對目前的小學音樂教育實施改革。第一,要重視教學模式的多樣性。例如:在上課之前,我們可以根據學生們的愛好特點隨機的給他們播放歌曲,把上課時要講的內容和這些歌曲巧妙的聯系在一起,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樂趣,創造愉快的音樂教學環境。第二,積極主動的對目前的小學音樂教育教學內容進行改革。根據當地或者是少數民族地區的實際現狀,合理、科學的運用當地的音樂教育資源,創造良好的音樂教育條件。例如:在教科書中可以把具有地方、民族特點的歌曲添加到小學音樂教育的內容上。

(三)舉辦多種多樣的校園文化藝術活動,創造良好的音樂教育環境

良好的校園藝術氛圍環境有利于農村小學音樂教育的發展。學校應該適時組織內容多彩形式各異的音樂藝術活動。例如開展大型文藝演唱活動,參加校外的文藝演出以及播放積極向上的音樂歌曲等。擴大學生的音樂文化視野,激起學生的審美意識以及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從而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音樂教育環境,促進他們健康、全面的發展。

(四)增加投資,保證教學條件

擁有完善的教學基礎設施是學校進行音樂教育的前提。當前農村小學音樂教育一個顯著問題是專業教學設備不先進、資源匱乏,例如音樂教室徒有其名,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甚至使教學不能順利進行。所以,一定要增加對農村小學音樂教育的投資,盡最大努力改善農村小學音樂教學的條件。例如在音樂教室內不應該只放鋼琴、打擊樂器以及多媒體教學工具等,還應該有關于音樂方面的書籍、錄像等資料,進而更方便老師進行教學和研究,拓寬學生的音樂視野,豐富校園藝術生活。

三、結語

綜上所述,由于國內農村擁有很多所小學學校,如果要為每所學校都安排音樂專業老師,那是不切實際的,實際上,小學音樂老師并不一定非要來自音樂專業的畢業生。我們可以通過培訓多能一專的師范生,來搞定音樂師資的難題,進而使農村小學的音樂教育水平得以提升。農村小學的音樂教育方法應該具有實用性和可行性的特點。在新課改的影響下,人們越來越重視農村小學的教育工作,在這樣的形勢下,農村小學的音樂教育肯定會迎來新機會。

作者:吳利銘工作單位:杭州市文一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