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教師新手型探討
時間:2022-06-13 11:53:17
導語:小學音樂教師新手型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1課前計劃的差異。音樂是一門相對靈活的學科,教師要按照歌曲的難易程度,學生的歌唱水平和接受能力等因素來隨時調整教學計劃,新手型教師在制定課前計劃時只依賴于課程目標,卻不會隨著課堂狀況來隨機修改課前計劃。而專家型教師的課前計劃具有預見性,較關注主要步驟和課堂內容,基本不涉及細節,所以可以依課堂氣氛和學生的反應程度隨時修改教學計劃。
1.2教學過程的差異。音樂課的教學過程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審美過程,它的任何一個環節都需要有機的融合在一起并隨著課堂內容的一步步深入而展開。這就需要教師精心設計巧妙自然的過渡,做到“潤物細無聲”。專家型音樂教師的課堂表演時間短,效率高,讓學生能在感受音樂,融入音樂之后迅速回到課堂學習的氛圍中來。而新手型音樂教師往往在這個時候難以控制課堂紀律,即使在表演結束之后仍然沉浸在嬉鬧的情緒中無法自拔,使后面所要教學的內容無法推進。
1.3教學反思的差異。音樂是一門面向全體學生的學科,目的是要讓所有的學生參與到音樂中來,感受音樂的美。如果音樂教師僅僅只關注自己的言行,就無法把所有的精力集中到課堂中來,也就無法充分帶動學生體驗音樂。在做反思時,新手型教師和專家型教師關注的焦點不同。新手型教師更加關注于“我有沒有完成今天的教學目標”,“我今天的課堂語言組織的好不好”等自身的問題。而專家型教師則更加關注學生,比如學生對新教材的適應情況和課堂上學生對于歌曲的反應等。
2、培養新手型小學音樂教師的主要策略
對于小學音樂教師的培養,基本途徑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通過高等院校師范教育專業培養師范生作為小學音樂教師隊伍的補充力量;二是通過實踐的訓練提高在職小學音樂教師的專業素質。培養在職新手型小學音樂教師的策略有以下幾個:
2.1觀摩和分析優秀教師的教學活動,提高自身素養,豐富音樂教學策略和手段。新手型教師培訓首先要提高自身的音樂素養,這種音樂素養指包括讀譜、節奏、聽音、視唱、和聲、寫作、音樂史和音樂欣賞等多方面的綜合理論基礎。結合觀摩課堂教學,即聽課或觀看專家型教師的教學視頻,并通過評課,使新教師很快地學會如何組織課堂教學,啟發學生的思維,如何突破重點和難點;另外,新手型教師在學習了專家型教學策略和技能后,加以消化理解,兩者的有效結合,能有效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
2.2定期開展在職培訓,培養科研能力及創新意識。傳統教學活動和研究活動是彼此分離的,教師的任務只是教學,研究被認為是專家們的“專利”。但音樂學科在新課程中做了全面的改裝、提升,作為音樂老師應成為一個研究者,整個教學過程都要以研究者的心態置身于教學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和分析教學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對自身進行反思,對出現的問題進行研究,對積累的經驗進行總結,這樣我們才能從一名教學匠變為學者型教師。加速新手型教師向專家型教師的成長。
3、結語
現在正是新手型教師面臨機遇和挑戰之時,新課標對于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教學的改革與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指明了音樂教學改革與發展的方向,確立了新的音樂教育理念,修正了音樂教育的目標和目的。對于千變萬化的音樂教育改革來說音樂教師的變化是核心的變化。雖近些年隨著我國的基礎音樂教育的長足發展,師資隊伍的素質建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們也應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國基礎音樂教育還尚存諸多不適應時展的問題,在音樂師資隊伍的素質結構方面也還有一些尚待調整和完善之處。所以,面對“新標準”和“新課程”,音樂教師應努力提高自身素質,不斷地充實、完善自己,使自己成為一名“專家型教師”,投身于音樂教學的改革,為提高全體學生的音樂素質、改進音樂教學做出貢獻。
作者:劉姝延工作單位:常州市浦前小學
- 上一篇:小學音樂學科教學思考10篇
- 下一篇:小學音樂美育功能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