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小學音樂唱歌課導入方式

時間:2022-02-11 11:19:35

導語:淺議小學音樂唱歌課導入方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議小學音樂唱歌課導入方式

【摘要】介紹了課堂教學的幾種常見方法,謎語故事導入、多媒體視頻圖片導入、律動互動導入、游戲導入、懸念導入等,并簡單闡述了教學案例中導入方法的運用,導入的選擇應該與學生的具體情況相結合,為學生展開一個發散性思維的課堂空間,從而提高課堂的效率,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關鍵詞】小學音樂;導入方式;課堂教學方法

一堂音樂課要取得成功,精心設計的“開場白”十分關鍵。你是否能激發學生興趣的“興奮點”,引爆學生的學習熱情,滿足他們強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走進老師為你打造的奇妙音樂之旅。導入的成功與否直接關系到后面學生的學習狀態,我想導入環節能更好的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建立信任感,讓學生真正的走進你的課堂,其實導入的流暢、自然就意味著這堂課的成功。

一、謎語故事導入法

低年級的學生喜歡猜謎語、講故事,對待知識的求知欲也特別強,例如,魯教版二年級上冊《數蛤蟆》此曲詼諧、帶有趣味性,教師可采用謎語導入法,教師讀“滿身疙瘩長得丑,蹲著像條看家狗。捕食害蟲本領大,它是莊稼好朋友。”學生猜出答案后,教師說:“謎語中的這個小動物今天也來到了我們的音樂課堂,它就是蛤蟆,人類的朋友,害蟲的天敵,你想和它成為朋友嗎?讓我們一起走進它吧!”這種方式是最直接的導入方式,也是孩子們最喜愛的方式之一。故事和音樂是密不可分的,二年級上冊《小紅帽》背后是一個智慧與感人并存的故事,以故事為切入點,營造學習的情境,提高課堂效率的有效方式之一。教師可以說一下故事的開頭,讓學生自己延展故事情節,進而進入主題。“今天的這個故事還被作曲家們編成了好聽的歌曲,我們一起學習吧!”這種導入方式,一旦被學生接受,被教師的熱情所感染,就會以極大的興趣投入到音樂教學中去,配合整個的教學流程,就會取得很好的教學成果。

二、教師展示導入法

掌握音樂教育基礎理論、基礎知識、知識技能,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和一定高素質的教育工作者。在講臺上扎扎實實,在舞臺上穩穩當當,在備課上潛心案臺成為中小學音樂教師的必備素質。在導入環節可以恰當的引入教師的展示環節,但一定要與教學內容有關,切勿過多刻意的表現自己、展現自己,“點”到為止。例如,師:“今天來到教室有什么不一樣的感覺嗎?”(生:看到教師穿的藏族服裝等。)師:老師還為同學們準備了一段藏族舞蹈,請同學們欣賞,并說說你看后有怎樣的感受?(播放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則》)看后總結:舞蹈給人以美的感受。所以說教師不僅要有豐富的教學能力、扎實的表演技能,不斷充實自己的業務科研能力,才能保證教學質量穩步提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三、律動互動導入法

瑞士音樂教育家達爾克羅茲認為體態律動法最能喚醒孩子天生的本能,培養身心的節奏協調感,感情細膩溫和更加有助于孩子身心的發展。用律動感受音樂、培養學生的音樂素質、表現音樂,不僅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還能達到滿意的教學效果。但使用不當和不貼合環境的使用律動方法可能會嚴重影響課堂效果,制造混亂感,徹底分散學生的注意力,讓課堂呈現出一種過度的動態狀態。在學習《小動物回家》一課時可以將歌曲中的四個小動物用動作方式活靈活現地表現出來,小鹿跳跳跳、小鴨子搖搖搖、小烏龜爬爬爬、小花貓靜悄悄。聽著活潑好聽的音樂,加入可愛俏皮的動作,一下子就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大部分的學生通過聆聽音樂來學習更易接受,例如,《草原就是我的家》中課堂開始我會用較慢的速度演唱歌曲,并引導學生想象大雁南飛的景象,可以隨著音樂盡興地律動,體會自由翱翔、展翅高飛的感覺,其實感受和領悟音樂的美就是這么簡單,讓孩子們在不經意間感受到了藝術的韻味。適度的在導入環節運用好律動,是課堂的需求,是音樂教育的需要,也是提高課堂效率的必然要求。

四、多媒體視頻圖片導入法

播放動畫視頻、再現經典歷史聲音、圖表等等,多媒體技術以它方便的特點受到老師們的喜愛,能將學生們的思緒迅速帶到另一種情境之中,集中學生們的注意力。唱歌課《螢火蟲》導入播放童聲合唱《螢火蟲》,讓美妙的音樂把學生引入音樂的殿堂。《卡普里島》一課可在導入方式中將島嶼中的海上仙境、優美風光用視頻或者圖片的方式展現出來,一目了然,雖然學生們不能親臨遙遠的國度,依然能感受此地此景,為學習這首歌曲做了很好的鋪墊。當教師找不到合適的方式導入,可以首選此類導入方式,可橫向對比本單元的知識點,找到相關聯的知識點進行串聯。如歌曲《快樂的do remi》就可以用欣賞《音樂之聲》中的片段讓學生進行感受,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讓學生對這首歌曲的知識拓展面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五、游戲導入法

喜愛游戲、互動是孩子們的天性。往往一些復雜的問題可以通過游戲簡單化,游戲是最好的解決方法。通過豐富多彩的音樂游戲激發學生的音樂興趣,教師要始終和學生一起參與到游戲過程中。如進行捻指、拍手、拍腿、柯爾文手勢法等一系列互動變化游戲,在游戲過程中,注意利用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合理、保護學習興趣和能力。教師要樹立“小孩子有創造力”的觀點,不要輕易否決學生幼稚的回答和想法。如找四名同學手持有關于本課的節奏型卡片,音樂響起時翩翩起舞,停止時迅速自由排成一行,學生們唱并擊打出節奏型,這樣有助于學生恒怕、節奏感的穩定性。這種方式的游戲從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符合認知規律,孩子們十分喜愛。讓孩子們在“玩中學、玩中樂”我想這樣的課堂是不沉悶的,也是最受歡迎的。

六、懸念導入法

音樂教師可以根據題目的實際情況設計導入語,懸念導入法是課堂上最常見、最普遍的。如《龍咚鏘》中師生問好后,教師問道“今天的課堂上還請來了兩位好朋友,你們知道他們是誰嗎?我們的好朋友就藏在這首好聽的歌曲里,聽一聽它們在哪里發出了美妙的響聲?”之后學生立馬就會集中注意力,引起了學生的興趣,學生們仔細聆聽音樂,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尋找正確答案。通過教師導入語和動作的提示知道了堂鼓和鈸,并想象著歌曲的熱烈場面,學生們都迫不及待得開始學唱歌曲。懸念導入法能極大地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個良好的開端。

七、節奏導入法

節奏是音樂中的骨架,節奏導入環節在小學低年級唱歌教學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學生掌握了節奏能更好的感受旋律。如《老牛和小羊》二聲部歌曲中教師讓學生模仿自己拍打的節奏,在通過“火車開”的形式分組鞏固節奏型。其實,唱歌課導入的方式還有很多,如舊新知識銜接、開門見山直入主題、師生互動談話、介紹作者、復習對比感受都是平常教學過程中最直接最簡單的導入方式。無論什么樣的方式都應該服務于教學內容、以教學為中心,遵循時間性,把握科學性,尊重學生主體地位,這樣才能發揮最佳導入方式的作用。在平常的教學中也要求老師們不斷完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探索出更多新穎有效的導入方式,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致力于學生的音樂素養的提高,促進學生自主、和諧、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英奎.簡論音樂課堂教學語言藝術[J].中國音樂教育,2008,(02).

[2]陳榕臻.小學生音樂教學導入法的實踐與研究[J].考試周刊,2017,(87).

作者:畢翔 單位:山東省煙臺市芝罘區工人子女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