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課堂節奏訓練方法探討

時間:2022-09-01 09:11:54

導語:小學音樂課堂節奏訓練方法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音樂課堂節奏訓練方法探討

摘要:作為音樂的脈搏,節奏學習是音樂教育第一步?;谶@種認識,本文對小學音樂課堂節奏訓練的重要性展開了分析,然后對音樂教學能夠采用的兒歌節奏訓練法、游戲節奏訓練法等方法進行了探討,最后從聯系生活、組織游戲、巧用器樂三個方面對節奏訓練方法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策略進行了分析,從而為關注這一話題的人們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節奏訓練

在音樂學習中,節奏是重要組成部分。開展節奏訓練,有助于學生把握音樂旋律,體會音樂的美好。所以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還應掌握節奏訓練方法,通過科學開展節奏訓練激發學生音樂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主動積極參與到音樂教學活動中,得到音樂表現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培養。因此,還應加強對小學音樂課堂中節奏訓練方法的研究,以便使音樂教學取得理想成果。

一、小學音樂課堂中節奏訓練的重要性

音樂作為神圣的藝術模式,具有生動且多變的特點。但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受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教師總是要求學生重復聽唱歌曲,使得音樂課堂枯燥無聊,容易引起學生逆反心理。而開展節奏訓練,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不同于常規音樂教學,節奏訓練形式特殊,往往需要加深學生節奏體驗,使學生在接近玩耍氣氛中對音樂知識內容進行學習。所以在節奏訓練中,學生參與音樂教學的積極性能夠得到提高,從而使課堂保持活躍氛圍,取得較好教學成果。除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節奏訓練也能使學生感受音樂特殊魅力,通過自己想象創造音樂節奏,使學生思維創造能力得到培養。在小學階段,學生注意力容易不集中。而節奏訓練往往會吸引學生注意,使學生身心跟上音樂節拍,引導學生通過動腦、動手和動腳參與教學,形成樂感,得到音樂表現能力的培養。長期參與節奏訓練,能夠使學生認識到音樂為具有旋律感的藝術,使學生焦躁情緒得到凈化,打好音樂學習基礎,繼而順利學習和應用音樂知識。

二、小學音樂課堂中節奏訓練方法分析

在小學音樂課堂上,可以采用的節奏訓練方法有較多。作為教師,還要結合教學條件、學生需求等各方面因素進行方法合理選擇,以便使訓練活動得以順利開展。(一)兒歌節奏訓練法。在小學階段,兒歌是學生喜歡的音樂形式,可以作為音樂課堂上節奏訓練載體,激發學生參與節奏訓練的興趣。在音樂課堂上學習音樂,并非是要求學生簡單欣賞歌曲或模仿歌曲演唱,而是需要學生掌握相應的音樂知識。但音樂學習較為抽象,小學生理解起來較為困難,所以需要利用節奏對基礎音樂知識進行潤色,形成學生能夠理解的簡單旋律。兒歌具有這一特征,因此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進行適當兒歌的選擇,組織學生參與到兒歌節拍練習活動中,學習和理解其中音樂知識,繼而取得較好音樂教學效果。采取該種訓練方法,可以憑借兒歌內容激發學生練習興趣,同時確保學生在掌握兒歌旋律的同時,完成其中簡單音符知識的學習,因此能夠幫助學生加強音樂知識與旋律的聯系。(二)游戲節奏訓練法。考慮到小學生天玩,教師也可以采用游戲節奏訓練法,通過組織節奏練習游戲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音樂活動中。應用該種方法,教師需要結合教學內容完成適合游戲的組織,然后在游戲中進行節奏訓練內容融入,以便使學生在游戲中掌握音樂節奏,不知不覺完成節奏練習。在游戲的場景中,學生能夠全身心投入,對音樂的感知將更加敏感,從而對音樂作品中蘊含的音樂美產生深刻理解,產生情感共鳴。透過游戲活動,學生可以主動介入節奏訓練,得到節奏思維啟動的同時,形成良好節奏感。作為教師,將音樂課堂節奏訓練當成是日常游戲活動,可以使學生保持音樂學習熱情,反復參與節奏訓練,逐步形成良好音樂學習習慣,因此可以取得理想音樂教學效果。(三)模擬節奏訓練法。相較于中學生,小學生依然具有較強的模仿傾向。結合這一特點,教師可以采用模擬節奏訓練法,即安排學生通過敲擊節拍、吹奏樂器等不同方式對音樂節奏進行模擬練習。開展該種訓練,教師可以不時加快或放慢節奏,以便使學生感受不同節奏狀態下音樂的美感差異,保證學生不至于因訓練內容單調而失去訓練動力。經過訓練,學生可以漸漸掌握改變節奏快慢的方法,同時也能熟練掌握音樂節奏判斷方法。因此應用模擬節奏訓練方法,教師能夠在音樂課堂教學中將音樂與節奏完美結合在一起,使學生在教師正確引導下掌握音樂的正確表現方法,保證節奏訓練有效性的同時,引導學生加深音樂教學內容理解,體會音樂節奏特殊的感染力,從而有助于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

三、小學音樂課堂中節奏訓練方法應用探討

實際應用各種節奏訓練方法,教師還要明確訓練目標,從學生節奏意識、思維和品質培養等各角度組織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以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一)聯系生活激發學生節奏意識。利用兒歌對學生節奏意識進行激發,想要真正引起學生的興趣,還要加強音樂與學生實際生活的聯系,以便使學生與音樂間的距離得到拉近,通過層層遞進引導學生加強音樂節奏的感知學習。例如,在學習《其多列》這首兒歌時,教師還要先從生活角度幫助學生理解音樂節拍,先利用多媒體播放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民族大團結場景,在播放哈尼族小朋友畫面時播放《其多列》這首歌曲,適時提出“你們平時在家做什么勞動,猜猜哈尼族小朋友會做什么?”的問題,從生活實際出發激發學生思考歌曲內容的興趣。經過討論溝通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跟著《其多列》這首兒歌學習哈尼族小朋友做勞動動作,向學生解釋“其多列”就是“快來”的意思,說明哈尼族小朋友在召喚伙伴勞動。在學生哼唱這一句時,教師可以彈奏第一樂句伴奏音樂,之后學生每哼唱一句,教師可以進行相應伴奏,促使學生參與到節奏訓練中。在學習兒歌過程中,學生可以逐步認識音樂節奏,得到音樂節奏意識的啟動,因此能夠主動參與到節奏訓練中。(二)組織游戲鍛煉學生節奏思維。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應用游戲訓練法開展節奏訓練,教師需要結合教學內容實現游戲活動合理組織,以便自然而然引導學生介入節奏訓練中,得到節奏感的培養。游戲的內容,還應體現音律的長短、停頓等變化,以便引起學生的注意,促使學生主動思考如何進行音樂表現,形成音樂節奏思維。例如,在學習《誰的歌兒多》這一課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一同對歌曲《我快樂》進行學習,引導學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大家快樂、著急和幸福時將出現哪些動作,要求學生進行表現。經過大家討論,最終可以提出快樂動作為拍手,著急動作為跺腳,幸福動作為拍肩,然后引導學生一同開展節奏游戲,即每次唱到“我快樂,我快樂,我就拍拍手”時就一同拍拍手,唱到“我著急,我著急,我就跺跺腳”時就大家一同跺跺腳,唱到“我幸福,我幸福,我就拍拍肩”時相互拍拍肩。在游戲的過程中,為跟上教師的節拍,學生需要思考音樂節奏和旋律,使音樂課堂跳出單調的氛圍,所以能夠使學生得到節奏思維鍛煉的同時,達成課堂教學目標。(三)巧用器樂培養學生節奏品質。在音樂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打擊樂器、吹奏樂器等不同樂器展現音樂節奏美,使學生快速掌握音樂節奏,感受音樂強弱和長短,形成一定的韻律感,因此有助于學生節奏品質的提高。例如,在學習《多快樂呀多幸?!愤@首歌曲時,教學目標明確指出需要運用固定聲勢節奏為歌曲伴奏,使學生體驗藏族歌曲唱跳快樂,能夠用簡單打擊樂進行伴奏。完成歌曲合作表演。結合這一要求,教師可以為學生發放一些打擊樂器,在學生聽完一遍歌曲和教師伴奏后,教師可以提出“你們能夠感受到藏族人民熱情吧,其實他們正在舉行大型聯歡會,我們也加入吧”,然后引導學生與自己一同敲擊打擊樂,邊哼唱邊打節奏。在學生熟悉歌曲節奏后,教師可以在第二段嘗試加快速度,營造節奏訓練熱烈氛圍,促使學生一同律動,適時加入“巴扎嘿”等藏語,以表達熱情情緒,促使學生在訓練中感受到樂趣。在學生基本掌握音樂節拍后,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為多個小組,分組合作表演歌曲,一些學生表演歌舞,一些學生打節拍,然后通過自評、互評更正錯誤的節拍,促使學生對不同節奏加強感知。

四、結論

綜上所述,在小學音樂課堂中,教師還應重視節奏訓練活動的開展,以便幫助學生打好音樂基礎。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可以聯系生活實際引導學生開展兒歌節奏訓練,促使學生形成節奏意識,在音樂學習中自覺抓住節拍。應用游戲節奏訓練法,教師還要實現游戲合理組織,確保學生節奏思維能夠得到鍛煉。

參考文獻:

[1]谷澄儒.小學音樂課堂中節奏訓練實踐研究[J].戲劇之家,2019(15):178.

[2]黃昭蓉.節奏訓練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具體應用[J].當代教研論叢,2018(12):126-127.

[3]鐘昱.小學音樂課堂中的節奏訓練方法[J].黃河之聲,2018(05):55.

[4]袁曉.節奏訓練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應用[J].當代音樂,2018(05):45-46.

作者:王倩 單位:金塔縣中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