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提升小學生音樂鑒賞能力

時間:2022-11-04 08:54:40

導語:淺談提升小學生音樂鑒賞能力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談提升小學生音樂鑒賞能力

一、小學階段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現狀

(一)輕視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音樂鑒賞能力是指學生對歌曲的鑒定與欣賞的綜合能力。主要是指學生以聆聽音樂、了解音樂的創作環境和創作者的人生經歷后對樂曲產生共鳴的能力。一般來說,音樂鑒賞能力與創作力等與其他關乎學生成長的能力息息相關,其能夠幫助學生培養對音樂的共情力,提高學生對音樂辨別和欣賞的綜合能力,提升其在音樂方面的綜合素質。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行,現階段我國的小學音樂教學水平相較于以往已有大幅度的提升,但是在某些方面還是有一些問題尚未解決,例如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得不到重視。小學生常常觀看一些短視頻,其中的背景音樂反復播放,潛移默化地改變了學生對音樂種類的喜愛,造成他們缺乏音樂審美。很多教師沒有意識到音樂教育的根本,過多地傳授理論知識,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對此提不起興趣。(二)音樂鑒賞能力培養方式單一。一個人音樂鑒賞能力的高低是由其本身對音樂的共情力大小、其自身生活經歷等多元化的因素決定的。對于正處于成長初期的小學生來說,外界環境對其產生的影響無疑是最大的。小學生正處于探索世界、培養自身價值體系的階段,所以對外界環境中存在的新奇事物必定擁有很強的探索欲望。由此,教師應該以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探索欲望為出發點,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促使其能夠積極主動地探索音樂的奧秘。但是現階段大部分教師的教學都是以解說書本內容、播放枯燥單一的音樂為主進行教學,學生在此類音樂課堂中無法產生對音樂的探索欲望。由此可見,現有的此類單一的培養方式無法有效地培養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三)學生音樂鑒賞能力評價環節薄弱。音樂鑒賞能力是一種感性的能力,這與計算能力、寫作能力等理性能力在本質上有著很大的區別。音樂鑒賞能力是以聆聽者本人的生活經歷為基礎的感知能力,所以不同教師在判斷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水平的高低時無法采用統一的標準。在此情況下,應試考試就成為教師判斷學生音樂鑒賞能力水平高低的主要途徑。應試考試是一種以標準答案為判斷依據的評價手段,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判斷學生是否掌握了基礎的音樂知識,但是無法判斷學生是否擁有與音樂產生共鳴的能力,因此如何正確地評價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也是教師需要深入研究的問題。在現階段的教學中,音樂課程的設置大部分是以老師解釋書本內容、學生背誦知識點的方式進行,這種教學方式不利于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深度的交流和溝通,也不利于教師了解學生內心的感受,無法有效地培養其音樂鑒賞能力。

二、提升小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策略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情境教學是當前教學的有效手段,教師們可以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將音樂知識系統地結合在一起,營造良好的教學場景,以便促進小學生清楚直觀地學習知識。教師要想提升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就要以音樂基礎知識為基礎,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創造一種適合教學內容的音樂氛圍,通過讓學生聆聽音樂、了解創作背景等方式讓學生與歌曲本身產生一種情感的共鳴,然后逐步引導學生表達出自己內心對音樂的真實感受,由此來達到提高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目的。值得一提的是,音樂感知能力的培養是逐漸積累的,所以教師應該努力培養學生的音樂鑒別能力,幫助其分辨音樂的類別,提高音樂審美。比如,在對《勞動最光榮》這首歌曲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選擇一些與勞動相關的特點鮮明的圖片放入課件中,為學生創造一個與勞動相關的音樂氛圍,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勞動最光榮》這首歌曲的內容和背景。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通過為學生解釋勞動在現代社會中的價值和意義,隨后讓其聆聽《勞動最光榮》這首歌曲的方式,加深其對勞動的理解,培養其勞動精神和勞動理念。這種通過情景模擬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們切身地感受到音樂的內涵,還能夠培養學生的音樂創造力,在聆聽其他歌曲時自動聯想有關的情景,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二)調動聯想,鼓勵學生對音樂的思考。在小學音樂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朗讀歌詞或跟隨音樂小聲吟唱來幫助其加深對音樂的理解和記憶,從歌詞和旋律兩方面去感受音樂的內容。小學生正處于成長初期,其生活經歷較少,因此無法對音樂產生準確的定義,在聆聽完樂曲后,大部分只能通過一些簡單的詞匯來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所以教師要根據其理解內容及時進行引導,充分調動其創造力,加深其對音樂的理解。比如,在《豐收之歌》的教學過程中,可通過播放農民采摘果蔬的圖片和伴奏音樂,讓學生對歌曲有一個初步的印象,豐收是喜悅的。“請你想象一下,農民在采摘果蔬時會有怎樣的對話?”“勞作結束后會怎樣慶祝豐收?”“學完歌曲后,能不能完整地演繹農民豐收的情景?”不斷地去引導學生合理地想象,最終可以演繹出一場小小音樂劇。通過向學生展示與音樂內容有關聯的圖片和伴奏音樂,充分調動學生的創造力,讓其在腦海中形成與音樂相關的畫面,從而有效地提高他們的音樂鑒賞能力。(三)聯系生活,拉近學生與音樂的距離。由于小學生對世界的認知水平有限,很多知識都是來自其真實的生活經歷,因此如果能夠將音樂與生活經歷相結合,從日常生活中甄別出有利于理解音樂內涵的場景,就可以在音樂課堂中充分地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們的音樂鑒賞能力。比如在對《拍皮球》這首歌曲進行教學時,我會問學生:“大家是如何拍皮球的?”“皮球被拍的時候會怎么樣?”學生會有各種回憶后的回答,學完歌曲后,他們會自主加入拍皮球的動作,演唱的聲音也會跳躍起來。通過將音樂與生活經歷相結合的方式,幫助學生對《拍皮球》這首歌曲產生了情感共鳴,為學生們掌握音樂內容提供了一種途徑,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們提升音樂鑒賞能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如果想要從根本上提高小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就要以提高其對音樂的探索欲望為基礎,改變現階段小學音樂課程的上課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在音樂課堂中的積極性,幫助其表達內心對音樂的真實看法,提升其音樂方面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沈金金.小學音樂欣賞教學策略探微[J].黃河之聲,2018(5):17-18.

[2]陳曉丹.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7,3(14):45-47.

[3]劉凌.如何有效提升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效果[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4):185.

[4]陳晨.小學音樂教學中對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J].北方音樂,2019,39(1):202-203.

作者:陳管樂 單位:南師附中仙林學校小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