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訓練在小學音樂教學存在的問題
時間:2022-09-11 08:50:36
導語:合唱訓練在小學音樂教學存在的問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小學音樂在美育方面的作用日益凸顯,因為可以讓學生獲得心靈上的放松和享受,為學生帶來全新的聽覺體驗,打開學生看待世界的另一種視角。小學音樂教學的順利開展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合唱作為小學音樂教學的重要環節,其不僅僅能帶給學生音樂技能上的提升,還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質和精神面貌。本文在分析了合唱訓練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問題后,針對性的提出了改進建議,以期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字】合唱基礎訓練;小學;音樂;唱歌教學
隨著新課改的持續推進,國家對小學生的培養已經從重智育轉向了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方向,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以適應社會和時代的需求。在小學階段,學生的審美能力正處于樹立和成長的關鍵期,小學音樂課程不僅僅可以使學會說呢過能夠學習到音樂知識,更能夠讓學生得到學業壓力上的放松,并且可以培養音樂這種藝術形式的審美,開啟全新的看待世界的視角。合唱作為小學音樂課程中重要的教學內容,作為一種集體表演的藝術形式,合唱相較于其他音樂形式能夠帶給人們更強烈的視聽感受,讓人們體會到音樂的力量。學生在合唱練習中也可以培養團隊意識與合作精神,這對學生的成長有著重要的幫助。因此重視小學生合唱基礎訓練,探尋高效的音樂課堂教學方法具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合唱基礎訓練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
合唱作為一種特殊的音樂形式,區別與個人獨唱的地方在于合唱不僅僅對于個人的歌唱基本功有著較高的要求,還對學生的耐力、毅力有較大的考驗。因為合唱基礎練習注重的是團體的配合,在訓練過程中如果學生不能堅守住重復的練習,則整個團隊也無法實現完美的合唱表現。由于我國實施計劃生育,現階段許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這部分學生往往缺乏合作意識。而合唱就可以很好的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讓每一位參與合唱的成員意識到只有真正的參與其中才能夠體會到集體應對困難,戰勝挑戰的成就感和愉悅感。所以在小學階段開展合唱教學對于小學生可以實現綜合素質的提升,為學生在成長的道路上實現蛻變。
(一)教師示范演唱被弱化。唱歌作為小學音樂課程教學的基礎內容,其能夠體現出人聲作為一種美妙的工具,一旦人們能夠熟練掌握自己的聲音將會感受到自由與快樂。在這個階段中,教師的示范演唱具有著重要的作用,通過示范演唱可以讓學生直接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即使是在合唱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示范也可以幫助各個聲部的學生提高唱歌技巧。但是目前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往往偏重于理論教學,主要為學生進行音樂背景知識的講授,而示范演唱的環節被弱化,這與實際教學中的初衷是相背離的。(二)學生羞于放聲歌唱。小學生由于沒有經歷太多的鍛煉,往往比較害羞和內斂。所以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太敢張口歌唱。這其中既有擔心唱功較差出現唱錯的情況,還有就是羞于在大家面前展示自己。雖然合唱的練習過程中可以適當減輕學生這方面的意識,但是教師仍需注意鼓勵學生放聲歌唱,鍛煉學生的膽識。
三、合唱基礎訓練在小學音樂課堂唱歌教學應對策略
(一)從基礎著手,引發學生興趣。音樂教師在小學音樂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能夠通過對學生的點撥讓學生迅速的走出誤區,從而形成正確的審美,養成良好的唱歌習慣。可以說學生對于音樂的理解和認知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教授。對此,小學音樂教師需要先了解學生對音樂認知的實際情況,并通過現代的技術手段如多媒體教學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了解關于音樂的技巧和故事,是學生能夠認識到音樂作為一門課程不僅僅有的是美妙的聲音,更有許多由于的人和事,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音樂的學習過程中來。在合唱練習中更需如此,讓學生了解合唱曲目背后的故事,使學生在訓練中能夠克服困難,積極參與。比如教師在講授《中國,中國我愛你》這首歌曲時,可以通過引導學生發現祖國之美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學生在學習這首歌曲時也能夠代入情感,從而感受到歌曲的魅力。(二)熱情范唱,有效感染學生。唱歌講究的是發聲和掌控氣息的功力,音樂教師自身需要先擁有扎實的聲樂基本功,此外還需要根據學科的發展不斷的提升自身。只有如此教師才能夠在教學中及時準確的發現學生的誤區。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需要能夠以身作則,以飽滿的精神面貌來進行教學,體現出良好的唱歌技巧。最關鍵的是教師需要通過范唱來讓學生能夠體會出發聲的重點,而這是通過語言無法描述出來的。相信教師通過范唱可以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從而獲得提升。在合唱的訓練中,教師雖然較難通過范唱的方式覆蓋各個聲部的教學,但是還是可以通過嘗試示范教學,讓學生感受到教師認真負責的態度,這對學生的品格的形成帶來積極的影響。比如在講授《敲起我的小木鼓》時,教師需要通過范唱讓學生感受佤族的鼓樂風情,對于一些重難點部分,通過“lu”哼唱歌曲旋律,讓學生能夠進行模仿練習。(三)結合實際教學,因材施教。教師在開展音樂教學中需要緊密結合學生的實際狀況,做到因材施教,這樣才能使教師在設計教學環節時有所側重。教師可以對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表現進行及時的預判,了解應該如何將知識傳遞給學生,如何有效應對學生的反饋,從而形成明晰的教學主線。此外教師需要從實際出發,注重學生一些基本功的而教學,引導學生通過正確的方法進行呼吸和發聲。這個過程既要注意為學生進行正確的示范,還需要對學生常出現的一些錯誤動作進行分析講解,使學生能夠有效規避。在合唱訓練過程中,教師還需要針對合唱團隊所處的不同階段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能夠提升技巧的同時不會承受太大的壓力,使學生能夠循序漸進的成長。
四、結語
綜上,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一環,小學音樂教學受到各界的廣泛重視。合唱是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唱歌技巧,還能夠為學生帶來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方面的培養與鍛煉,這對于小學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和習慣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因此,教師需要重視合唱訓練在日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作用,通過從基礎著手使學生的基本功能夠較為扎實,在教學中通過示范歌唱讓學生能夠感受發聲和氣息的技巧,此外還需要結合學生實際設計教學環節讓學生穩步成長。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日常的音樂教學中來。
參考文獻:
[1]陳曉曉.合唱基礎訓練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J].北方音樂,2019,39(18):222+229.
[2]楊官艷.合唱基礎訓練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J].北方音樂,2019,39(13):216+218.
[3]湯黎黎.中小學音樂課堂唱歌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應對[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9(02):110-111.
作者:楚云堯 單位:江蘇省揚州市育才小學
- 上一篇:微課下高中地理高效課堂教學研究
- 下一篇:小學音樂欣賞教學創設音樂活動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