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音樂教學趣味性分析

時間:2022-01-12 10:41:52

導語:小學三年級音樂教學趣味性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三年級音樂教學趣味性分析

【摘要】小學音樂課是一門藝術性課程,是基礎教育的一部分,對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身心健康發展起到重要作用。因此,這就需要教師的采取恰當的方式,結合小學生的興趣特點和認知來提高教學的趣味性,使學生輕松愉快的進行學習,從而提高小學音樂的教學質量。本文就當前音樂課存在的現狀,對如何提高小學教學趣味性進行研究,并提出策略。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趣味性;策略

小學三年級的學生正是處于好奇好動的階段,他們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短,自我控制能力差。小學音樂教學不能夠按照課本太長時間的教學,這樣不利于學生的理解和吸收。這個年紀的孩子往往對富有趣味性的事情感興趣,興趣可以驅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研究和探索。所以,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采取趣味性來保證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學質量。達到提高小學生發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實現對學生美育的培養。

一、趣味性教學的重要性

枯燥無味的教學必然提不起學生的興致,根據對傳統模式的反思,創建一個趣味性的音樂課堂有利于學生感受音樂的魅力,培養學生對音樂的熱愛,升華其美的感受。根據三年級小學生的心智特點,他們的思維情緒還不夠成熟,對音樂的感知還有待提升,這個階段孩子們往往根據主觀性和好奇心去理解,所以,這個時候對音樂教學的趣味性有著很高的要求。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從音樂感受樂趣。另一方面通過音樂知識的傳播,實現育人的目的。增加音樂課的趣味性是一個直觀的手段,比如說一首歌孩子不僅要會唱,還要能夠在一個有趣的課堂氛圍里明白歌曲的現實意義。小學三年級的音樂教學完全可以擺脫反復的歌曲教唱,采用趣味性的方式,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思考和感知的學習習慣。

二、趣味性教學的策略

1、不斷創新教學方式及手段。隨著新課改的逐漸深入,教育部門愈發重視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發展,以往傳統的“滿堂灌”、“一言堂”的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因此教師應當順應時代的發展轉變教學理念,適當調整教學方式,尊重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來推動課程的進展。小學生因年齡較小,其理解消化能力與成人相比還有些許不足,在此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案,將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放在首位,使得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中學習到基本的樂理知識,從而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及音樂素養。因每個學生的成長環境及性格特點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因此教師需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做好因材施教工作,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在此教師可采用游戲教學法、情境教學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種教學方式,并利用先進的多媒體技術給學生的聽覺及視覺帶來沖擊力,該方式可讓學生清晰明了的感受到音樂的魅力感,進而達到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及效率的根本目的。2、設計游戲式教學法。愛玩是孩子的天性,三年級的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短,所以游戲可以很好的吸引他們,轉移其注意力長時間在教學上,通過游戲能夠讓教師、學生在教學中找到一個契合點,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而且游戲具有一定的娛樂性質,可以很好的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游戲的設置要能夠針對音樂教學,符合教學內容,讓全班同學都融入進來,形成師生互動的形式。該方式不僅可以有效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更能夠使得教師的教學更加靈活,課堂也處在愉快活躍的氛圍里,學生的積極性也會提高,進而提升了學生的音樂素養。例如在歌曲《草原上》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們進行不同的蒙古表演給音樂伴舞,通過分組的形式讓學生們進行不同的表演,如摔跤、射箭、擠馬奶等,然后看看誰模仿的好,在這樣的趣味性表演中,能夠調度學生積極性,讓學生有一個競爭意識,從而認真的完成老師的任務,在這個游戲的過程中孩子們更加輕松的掌握知識,教師也高效率的完成教學。3、重視音樂的實踐性特征。小學音樂的教學模式常常都非常簡單,傳統的模式時間久了學生難免覺得枯燥,注意力差學生的往往就會走神,不能集中精神上課。所以,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對于音樂教學,教師應當改變傳統教學的思維,注重學生的音樂實踐性,在實踐中提升素質和能力。例如在《四季的歌》的教學上,先教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然后組織學生討論與四季相符的音樂,像描寫春天的柳樹,夏天的知了,秋天的大地,冬天的白雪,配以不同的音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己編創情景劇,找素材,然后表演,學生既能積極主動的學生,又在學習中發現了樂趣,實現了在實踐中教學,達到了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標,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由此可見,在教學環節加入實踐性教學活動,有利于增強教學的趣味性,為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學生音樂能力的培養奠定基礎。重視音樂的實踐性可以增加學生的參與度,加深學生對音樂的感受,最大的程度的理解音樂。4、運用多媒體技術手段。結合小學生的性格特點,教師不應該固守傳統的我教你唱式教學方法,應該多探索使用現代多媒體技術。多媒體教學集文本、圖像、聲音、視頻等為一體為學生創造了一個有聲有色的學習情境,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注意力集中,還能更好的讓學生感受音樂的美,幫助學生理解音樂。多媒體與教學的結合是有效增加課堂趣味性的策略。例如,教師在《祖國祖國我們愛你》教學時,可以通過視頻、圖片直觀地欣賞祖國的風光,也可以下載一些相關的音頻通過不同的速度、曲調來感受歌曲的情感。多維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的理解更加輕松,減輕了學生學習的負擔,這樣學生的興趣自然也就提高了。5、創設情境,提高課堂教學趣味性。音樂本身就是一門藝術,但是若只單純依靠理論知識的講解是無法展現出音樂的真實魅力,因此教師需改變教學策略,讓學生能夠從多方位解讀音樂,從不同的音樂中感受到音樂所要表達的真實目的及想法。同時,教師需幫助學生培養自主學習習慣,并給予學生一定的展現機會及空間,并鼓勵學生參與到互動過程中來,在學生的興趣高漲的同時,其教學的效率及質量也能得到有效的提升。根據以往經驗所得,教學環境對于教學工作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應當將重心放至與此,給學生創造相對較為輕松的學習環境。例如在學習《小號手之歌》時,教師可以先用多媒體播放有關戰爭時沖鋒號的視頻,并講解小號手以及號聲的重要性,在此教師可提問,“你們知道為什么沖鋒號起到什么作用嗎?”這時候學生會產生疑問,教師可順勢展開講解工作,如因當時并不像現在這么發達,通訊工具僅僅只能依靠無線電,消息無法有效的送達前線,因此需要有一個帶領我們戰士們沖鋒陷陣的信號,沖鋒號在此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小號手會在接收任務后,通過吹出不同的訊號,讓戰士們得知上級的指令,從而得以完成任務。學生在聽完教師的講解后,會產生不一樣的情愫,并會對小號手有著較強的崇敬感,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展開教學工作,可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6、激發學生興趣,有效開展評價。學生作為教學工作的參與者,因每個學生具有個體差異性,其所表達的思想情感也各不相同,因此教師因鼓勵學生大膽的表達出個人的想法,教師可通過該過程了解每個學生的心理想法以及實際掌握情況。評價工作是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此教師需重視該環節的工作,采用合適的語氣、評價方式、言語、動作、眼神來展開評價工作,并時刻秉承著公平、公正的原則,確保能夠給予每個學生最真實的評價。對于學習較為優異的學生,教師可將其優勢發揮最大化,讓其接受到不同的音樂類型,提高其音樂內涵。對于學困生,教師應當適當的鼓勵,降低其對該學科的抵觸心理,使其能夠逐漸跟上學習的腳步。因小學生的理解消化能力相對不足,教師應當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遵循學生的發展性,切忌不能以激進的方式開展教學工作,從而才能創造更高的學習價值。

綜上所述,若想提升音樂教學的質量及效率,教師需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此來達到教學工作的根本目的。提高課堂趣味性是當代教學的要求,符合以人為本的理念。音樂的學習是對學生審美的培養,是學生接觸美的世界的途徑,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有很大的幫助。想要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必然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和教學過程中良好的溝通及互動。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氛圍的構建,利用游戲,多媒體及實踐性,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體驗和樂趣,從而激發學生學習動力,促進其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管江鳳.小學音樂教學趣味性提升策略探討[J].兒童大世界(下半月),2019,000(005):221.

[2]張雯[1].淺析如何提升小學音樂教學的趣味性[J].學苑教育,2019(2):96-96.

作者:董華欣 單位:平度市蓼蘭鎮蓼蘭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