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二聲部歌唱教學的實踐
時間:2022-08-08 02:48:35
導語:小學音樂二聲部歌唱教學的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我國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的情況下,小學的音樂教學中也融入了更加豐富多樣的教學方式。音樂作為一門具有藝術性的學科之一,其本身具備著提升審美和陶冶情操的特點,也隨之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重視,在音樂學科教學中,合唱教學是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基礎教學內容,不僅對學生的歌唱能力培養起到重要作用,還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審美標準和團結協作意識,是現階段音樂教育的主要呈現形式。而其中的二聲部歌唱教學法,也因為聲部之間的整齊、協調的特質,成為了小學音樂歌唱教學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進一步激發出學生對音樂的喜愛,促進學生之間的團隊協作意識,積極地推動了小學音樂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音樂;二聲部;歌唱教學
二聲部合唱教學作為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基礎,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對音樂產生學習的興趣,同時還能幫助學生樹立團隊合作、競爭意識,進一步實現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溝通能力等多個方面的積極進步,實現小學生的全面發展。但是,在現階段的小學音樂二聲部合唱教學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和教學弊端,其一部分是來自于音樂教師本身的專業素養以及教學能力,另一部分是學校對音樂教學沒有做到該有的重視。所以,形成了二聲部合唱教學活動在開展過程中,既沒有實現標準統一的硬性要求,也沒有做到在培養學生音樂興趣方面發揮積極的指導作用,甚至部分教師為了教學指標,只給學生進行一個聲部的教學,導致學生對二聲部的學習一直停滯不前。本文以小學音樂二聲部歌唱教學中的現狀入手,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展開闡述,針對小學音樂二聲部歌唱教學的有效實踐舉措進行探討。
一、小學音樂二聲部歌唱教學的現狀
(一)音樂教師專業素養不足
現階段,小學音樂教師多半是以剛結束實習的應屆畢業生擔任的,缺少相對的教學經驗和職業素養,心理上也缺乏理性的教學判斷,相比于有多年教學經驗的老教師來說,沒有平和的教學心態,個人專業技能也欠缺真正的實踐經驗積累。尤其是在小學音樂教學上,容易對教學進度操之過急,為了體現自身的教學效率而過于忽視學生的獨立發展和音樂思維上的正確指導,長此以往,這種不良的教學行為會對學生的音樂學習產生嚴重的后果。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學方式也存在強勢、生硬等問題,一味的追求成果而忽略了教師與學生之間本該有的友好互動,注意不到學生的學習情緒上的變化,也間接的影響著歌唱教學的質量。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普遍的問題存在,就是在遇到教學難點的時候,一般選擇性的教學或者教學內容過于淺顯,不夠深入,導致學生理解的不到位,嚴重影響了小學音樂教學的質量。尤其是在二聲部歌唱教學方面,教師往往會因為自身的原因,采取投機取巧的教學方式,把二聲部教學變成一聲部教學,這種與實際教學內容相悖的方式,會直接導致最后歌唱達不到整齊、和諧的效果。與讓學生體驗二聲部音樂張力和提升團隊協作能力的出發點相背離,教學能力問題明顯欠缺。當前的音樂教師職業素養不足是小學音樂二聲部合唱教學中最為尖銳和顯著的問題,專業素質低下直接影響其教學質量,因此,也要求學校注重音樂教師隊伍的建設,充分體現出教師二聲部歌唱教學的專業性。
(二)小學生音樂基礎差異化
受制于小學生的個人家庭情況和學校音樂教學體系等現實問題,小學生的基礎音樂素養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對于家庭條件好,或者學校音樂設施完善的學生來說,他們的音樂基礎會相對強一些,而對于那些家境普通且不關注音樂教學發展的學校學生來說,音樂基礎就相對薄弱。二聲部的合唱主要體現在聲部與聲部之間的和諧,如果學生的自身基礎條件參差不齊的話,那么合唱的總體水平也得不到提升,難以做到聲部之間的統一性和完整性。在二聲部的歌唱中,學生一般比較容易接受簡單的第一聲部,對于第二聲部的掌握比較難,這兩個聲部之間的差異,會直接造成學生的學習進度不一,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來說,學習效率得不到提升,久而久之會產生心理上的巨大落差,對于二聲部的學習的積極性也隨之減弱。因此,學校應在音樂基礎設施方面進行有效調配,優化基礎音樂教學設備,不斷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知識的興趣。
(三)歌唱教學題材內容缺少創新
對于現階段的小學音樂教學方面的兒童歌曲創作的整體趨勢發展的并不理想,最主要的原因是當前對于兒童歌曲創作潛心創作的人越來越少,出現了小學合唱教學面臨著題材匱乏的嚴重問題,很多陳舊的歌曲已經脫離了當今社會發展的節奏和審美,不能引發學生對歌曲學習的熱情和向往。由于整個音樂教育行業的歌曲資源匱乏,導致了小學生對于合唱的情緒化問題的激化,使小學合唱教學得不到發展。因此,想要小學歌唱教學事業的興起就必須要改變當前的現狀,做出適當的決策。
二、小學生音樂二聲部合唱教學的具體措施
(一)加強二聲部的基礎訓練
二聲部合唱是以較好的音樂基礎知識掌握為基礎的,培養正確的歌唱習慣和學生較好的團隊合作意識是二聲部教學的基本前提。因此,學生在二聲部歌唱中的基礎訓練是不可忽視的教學部分,音樂教師要加大基礎教學力度,利用小學生活潑好動的特性,把基礎訓練變得生動有趣,促使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有效提升。例如:在音樂合唱教學中,教師可以以音節為單位對學生進行分組,可以以簡單的do和mi為兩組劃分,然后讓學生認真感受音階之間的關系,再進行整體的合唱。以此類推,逐漸的加強訓練難度,不僅讓學生深層次的感受音樂的音節變化,還能引領學生感悟和聲的特點和變幻莫測的音樂美感。
(二)進行階段性教學開展
在小學階段的音樂教學過程當中,要體現教學的系統性和階段性。首先是一、二年級的初級階段,也可以說是打開學生學習音樂的大門,其主要是音樂和聲學習,這一階段音樂教師主要是針對學生積極性的培養,教師可以利用模擬一些大自然中的聲音或者現實生活中的聲音,來鍛煉學生們的和聲聽覺,引導學生的獨立思維。例如:根據呼呼的風聲和嘩嘩的流水聲等聲音狀態,來模仿長短音訓練,可以讓學生們初步感知到二聲部的樂感;還可以通過樂器演奏幫助學生們體會不同樂器的音色,以及和聲技巧掌握和聲音美感,在蘇少版小學教材《大鼓和小鈴》的學習中,“我敲小鈴叮叮叮,我敲大鼓咚咚咚”就可充分使學生們感受到二聲部歌唱帶來的快樂。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語文中情感誦讀的方式,使學生掌握歌唱的節奏與旋律的遞進關系,比如小羊過生日通過對動物的聲音模仿實現音符和旋律節奏感的掌握,進行二聲部歌唱的實踐練習。其次,是三年級音樂學習的過渡和歌唱中輪流歌唱的教學階段,也是進行正式訓練的階段,根據以往的音樂知識掌握,教師可以利用一些歌曲的二聲部對學生進行輪唱訓練,以此來促進學生對聲部意識的提升和對團結協作能力的重要認知。最后就是四、五年級的音樂學習,是可以適當加入樂器的輔助性教學階段,教師可以靈活的利用一些樂器為合唱教學服務,促使學生更好的掌握和運用二聲部的基本歌唱技巧。
(三)善于利用樂器進行教學
音樂的表現形式是廣泛且多樣的,對形象的塑造更是靈活的。在新課改的大環境下,教學方式要體現出靈活性和創新性,教師可以把樂器與音樂的歌唱教學進行有效的結合,樂器本身就是音樂的一部分,因此,在樂器教學的幫助下,有利于學生的聽覺辨別能力的提升,以及學生識譜能力的掌握,是當前小學音樂歌唱教學不可缺少的教學方式之一。特別是對于二聲部的歌唱教學,樂器的合理運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音準更加清晰,歌唱音調更加明確,促進了學生音樂思維的多元化發展,體現了音樂的豐富性,對學生的音樂素養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例如:在小學音樂教學歌曲《送別》時,教師可以利用便捷的多媒體教學技術,先給學生播放一些關于歌曲的其他樂器演奏的視頻內容,讓學生首先學會整體聆聽,在進行分聲部的聆聽,做到歌曲的整體音節掌握,再對學生合唱時的音準和音程的自我感受發揮出來。針對合唱教學來說,音樂的第一段第一句都是比較難以進入的,因此,教師在教學時就可以先引導學生進行音程和聲的練習,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合唱。除此之外,對于第一句的音樂進入教師也可以選擇用樂器來代替,找準音準之后,學生再配合開始歌唱,然后在整個歌曲的合唱過程中,按聲部確定學生,選擇學生進行互相伴奏的方式,來解決歌唱中音準的問題。由此可以看出,教師將樂器與音樂教學同時進行、相互融合的教學之后,可以使學生充分的參與到歌唱的學習中來,讓學生產生強烈的參與感,提升學生辨別音色、識音識譜的能力,進一步推進小學歌唱教學效率的提升。
(四)把控難度優化教學
根據以往小學音樂二聲部歌唱教學可以得出,音樂的整體教學效率與音樂歌唱的教學曲目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形成了相反的教學關系。也就是說,在二聲部教學歌唱曲目偏難的時候,教學效率提升的相對緩慢甚至是教學效率降低,學生的學習能力也隨之下降。因此,教師在二聲部的歌唱教學當中要學會結合實際的教學情況,合理把控教學歌唱曲目的難易程度,做到歌唱教學的合理化實施,避免教學效率受到影響。在小學的音樂教材內容上,相關的曲目也有難易之分,因此,教師要學會對教學流程有合理的制定,優化教學方案,展示出極大的耐心對學生進行指導和啟發,使教學方式更加合理化,教學效率最大化。所以,教師要把由淺入深和由易到難作為音樂教學的基本原則,并在課程安排方面注重對曲目進行有效分類,從簡單歌曲開始建立學生的信心,等到學生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后再增加難度,循序漸進的對學生進行教學實踐的實施。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歌唱教學對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和音樂的音準、音節、音程的掌握能力養成有著不可忽視的積極作用。尤其在小學音樂二聲部歌唱教學過程中,體現著其獨有的教學意義,所以,教師要重視其歌唱教學的發展,以正確的方式引導學生,提升其音樂素養以及小學生的二聲部歌唱能力,推動小學音樂歌唱教學的深遠發展。
【參考文獻】
[1]蔣敏.讓音樂課堂里流淌出和諧之聲:淺談如何提高小學音樂課堂中合唱音準的有效策略[J].北方音樂,2017(4):122.
[2]周雪玉.試論如何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5,29(7):161-162.
[3]鄭永明.小學二聲部合唱教學實踐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6(8):217.
[4]楊琤.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合唱教學有效性探究[J].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研究),2017(5):118-119.
[5]林青.小學音樂兩聲部合唱教學的問題與實踐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6.
[6]邵有云.小學音樂合唱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學周刊,2015
[7]張小云.如何有效實施課堂合唱教學[J].北京:中國音樂教育,2019(2):22-25.
[8]蘇丹娜.多聲部歌唱能力的培養[J].北京:中國音樂教育,2018(4):14-17.
作者:周敏 單位:常州市新北區圩塘中心小學
- 上一篇:行政事業單位經濟責任審計對策
- 下一篇:水利電氣節能設計要點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