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感悟

時間:2022-05-07 08:17:18

導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感悟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感悟

摘要: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頭戲,但是目前很多閱讀教學課堂不能做到簡單高效。本文從語文學科特點和課程培養目標出發,指出三個留下———留下形象、留下語言、留下情感是語文閱讀教學的核心內容?!傲粝滦蜗蟆笔侵赴盐瘴谋镜闹饕獌热?,豐富學生認知;“留下語言”是指學會語言運用技巧,提升語文能力;“留下情感”是指結合文本提升學生思想認識。

關鍵詞:初中語文;形象;語言;情感

1引言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各種形式語文教學有效模式層出不窮。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頭戲,語文知識的傳授、語文能力的培養、學生思想認識的提升,都可以通過閱讀教學來實現。究竟什么樣的閱讀教學是有效的?怎樣才能實現閱讀教學的“有效”?對此,著名語文特級教師于永正曾經提出了“簡簡單單教語文”的觀點,“簡簡單單教語文”,就是要摒棄語文教學中那些和語文教學內容關系不大的旁枝末節,讓學生學到語文知識,形成語文素養。[1]要達成這一目的,在閱讀教學中完成“三個留下”足矣。

2留下形象———把握文本重點內容

概括文本主要內容,是閱讀教學的第一步。學生對文本語言特點的理解分析,對文本思想內容的領悟,都有賴于對文本內容的概括。讓學生在初讀文本之后留下形象,就是引導學生概括文本內容的過程。這里所謂的“形象”,是指出現在文中的人物、事物、景物、情感、道理等等。這和小說體裁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不同的。在閱讀教學中讓學生“留下形象”,是讓學生對作品中表現的內容形成一定的認識,從而豐富學生的認知,為學生形成更多能力素養奠定基礎。舉個例子,朱自清的《春》是初中語文教材中很經典的一篇文章。我們完成這篇文章的教學之后,學生知道了江南春天的特點,這就說明學生學了《春》,留下了“形象”。根據文體的不同,讓學生概括文本主要內容“留下形象”有很多方法。像《春》這樣的寫景散文,閱讀教學中讓學生找出文中描寫的景物,概括其特點就可以了。以寫人為主的文章,就要找出主要人物,并且分析其主要特點,例如海倫•凱勒的《再塑生命的人》,需要學生留下的“形象”,就是莎莉文老師的愛心和高超的教育技巧。以記事為主的課文,例如《走一步,再走一步》,引導學生“留下形象”,可以讓學生按照記敘文“六要素”來概括出事件的主要內容。

3留下語言———品析文本藝術特點

在閱讀教學中,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語言品讀,從而達到提高學生語言運用的能力,完成語文教學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任務。[2]閱讀教學的根本任務,就是通過分析作品語言運用方面的特點,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語言運用能力,既包括字詞的運用,也包括作品的布局謀篇整體構思。讓學生在學完一篇文章之后“留下語言”,首先要通過朗讀幫助學生形成語感,在“讀”中把握作品情感基調,初步理解作品內容寫法。所以,閱讀教學必須重視“讀”。要讓學生通過“讀”文本,來品味作品的語言特點,這是學生“留下語言”的第一步。其次是對作品語言運用技巧的分析。常見的語言分析角度有修辭手法、寫作手法等等。根據不同作品的不同語言風格,每篇作品分析的角度和內容不宜面面俱到,通過幾個例子讓學生能夠自己舉一反三,才能確保能力培養目標的達成。還以《春》這篇課文為例。教師可以抓住一段引領學生理解、賞析其中運用的修辭手法及其作用。以點帶面幫助學生“留下語言”,既可以節約時間,也能充分鍛煉學生的能力。遣詞造句也是課文語言運用技巧體現的途徑之一。例如《蘇州園林》這篇課文中有一句話:蘇州園林是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這句話中的“標本”一詞含義非常豐富。引導學生分析這個詞語,就可以促進學生理解本文語言上的嚴謹性,以及蘇州園林在全國園林中的重要地位。在品析文本語言運用特點之后,通過寫作訓練對其進行實踐應用,不僅能加深對所學知識理解的程度,還能促進學生對語言產生新的認識,有效促進語文素養形成。還以《春》為例,在對修辭等內容進行分析之后,讓學生自己也寫一個描寫景物的小片段。并且要求學生用文中出現的手法來表現景物特征和自己的喜愛之情。這樣的練習,即使學生寫的水平不高,也會對其學習語言運用產生很重要的影響。

4留下情感———感悟文本思想內涵

語文教學不僅要完成語文知識的傳授和語文能力的培養,還要讓學生“留下情感”,這是體現語文人文性的關鍵環節,也是完成語文教育功能的核心步驟。新課程標準倡導教學目標的三個維度,其中“情感態度價值觀”維度,就是指讓學生“留下情感”。感悟文本思想內涵留下情感,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以作者的生平經歷和寫作背景為切入點,引導學生抓住文本重點語句進行理解。我們在解讀文本中“留下情感”,就是要對作者情感進行感同身受,直至和作者形成共鳴,思想認識得到提高和升華。例如史鐵生的《秋天的懷念》這篇課文。引導學生“留住情感”,首先要了解史鐵生因病致殘這段經歷,其次要了解作者母親在作者致殘之后因肝病在一個秋天去世這個寫作背景。有了這些內容作為前提,再抓住文中母親小心翼翼照顧我過程中的語言和動作,學生很容易就能感受到文中作者對母親深深的感激和懷念之情。在感悟文本思想內涵的基礎上,語文教學中的情感目標也就達成了。

5結語

閱讀教學做到“三個留下”,是把復雜的語文教學簡單化的有效方法,是對語文教學目標的立體式解讀。留住形象,讓學生學到知識;留下語言,讓學生形成能力;留下情感,讓學生提升認識。這不就是成功的語文教學嗎?有人說: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語文的外延就有多大。在五彩繽紛的語文世界里,我們語文教師要做的,是幫著學生抓住其中最關鍵、最重要的部分。讓他們可以明白的學,輕松的學,有效的學。

參考文獻:

[1]于永正.簡簡單單教語文扎扎實實求發展[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0,7.

[2]徐崇偉.語言品讀的教學意義[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6,10.

作者:劉美華 單位:福建浦城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