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

時間:2022-04-29 08:48:51

導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

摘要: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對促進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作用,讓他們進行個性化的閱讀,通過自主閱讀和合作閱讀促進閱讀理解能力的發展,使他們能夠深入分析課文內容,通過閱讀掌握課文的深意。在課堂教學中注重閱讀教學的同時,教師還要讓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拓展他們的知識面,為更好地進行語文學習打好基礎。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閱讀是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情感的重要方法。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他們在個性化的閱讀中自讀自悟,在合作閱讀中交流各自的閱讀體驗和閱讀感受,發展他們的發散思維,讓他們更深刻地理解課文。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還要讓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通過廣泛閱讀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發展。

一、開展自主閱讀,提高閱讀的有效性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要注重閱讀教學的開展,讓學生通過自主閱讀對課文獲得感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在閱讀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讓他們發揮閱讀主動性,通過閱讀促進思維的深入發展。由于學生知識面和思維的限制,他們在進行閱讀時,教師的引導和啟發是不可或缺的。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能夠反復閱讀重點內容,分析重點內容在整篇課文中的作用,在思考中掌握課文的內涵,促進閱讀教學的有效進行。

二、結合多媒體開展閱讀,激發學生情感

高中語文教材中許多課文內容都和學生的生活相距甚遠,要讓他們通過閱讀對課文達到深刻理解的程度有一定的難度。在開展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入多媒體,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來設計教學內容,把課文中的文字轉化成圖片,讓學生通過觀看促進他們對課文的理解。在利用多媒體引導學生閱讀的過程中,直觀的圖片和視頻資料能有效激發學生的情感,讓他們在情感作用下分析課文內容,能獲得深刻的閱讀感悟。例如,在教學《包身工》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作為引導,給學生播放包身工生活的時代背景和他們的困苦生活,讓學生在直觀情境下進行閱讀,激發他們的情感,讓他們能融入到課文中描寫的情境中,深刻體會包身工所處的境地。在多媒體情境下的閱讀,學生在思維活躍和情感的共同作用下對課文內容有了深刻的體會,有利于培養他們閱讀新聞作品的能力和篩選信息的能力,引導他們關注社會,關心時事。

三、開展個性化閱讀,提高閱讀積極性

在語文學習中,學生需要從整體上理解課文的情感發展和課文的脈絡,這就需要他們具備較強的分析理解能力。開展閱讀教學,能夠讓學生通過閱讀增強對課文的感受力,在深入思考的過程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在閱讀教學中,每個學生的思維方式不同,對課文的理解能力不同,分析角度也不同,他們對課文的理解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有自己喜歡的閱讀方式。在引導學生進行積極閱讀時,教師要尊重學生,允許他們用不同的閱讀方式進行個性化閱讀,肯定他們在閱讀中的理解和閱讀感受,并在教師的指導下讓他們修正對課文的錯誤理解,逐步深入地掌握課文內容,加深他們的閱讀感受,打造高效的閱讀課堂。

四、合作閱讀,加深閱讀體驗

在合作閱讀中,把學生分成小組進行閱讀,在相互交流中解決閱讀中遇到的問題,在認真傾聽中激發思維靈感,讓他們全面深刻地理解課文內容。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讓學生進行合作閱讀,需要按照他們的語文能力進行分組,使每個小組成員都能在合作閱讀中獲得提高和發展,在相互交流中提高閱讀理解能力。例如,在教學《沁園春長沙》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合作閱讀,先讓每個小組成員進行自主閱讀,對課文內容有了初步理解之后,讓他們進行合作討論,分享自己的閱讀感受,交流在閱讀中遇到的問題。通過合作交流,學生對課文的鑒賞能力有了提高,深刻感悟了作者博大的情懷和“以天下為己任”的偉大抱負。

五、開展課外閱讀,促進對課文的理解

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在課堂學習中開展閱讀活動的同時,還要根據課文內容引導學生進行課外學習,讓他們理解更多和課文內容相關的知識,讓他們結合課外閱讀對課文有深刻的理解,提高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例如,在教學《林黛玉進賈府》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外閱讀《紅樓夢》,從全書角度分析林黛玉、賈寶玉等人物的性格和生活背景,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在教學《雷雨》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閱讀原著《雷雨》,從第一幕到第四幕,了解事態發展的全過程,深刻探測人物的內心世界。在教學《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閱讀《水滸傳》,使他們更好地把握林沖的思想性格。通過課外閱讀和課堂教學的有效結合,學生的知識面更寬,他們在分析課文內容時能深入思考,實現以讀促學的教學目標,促進語文綜合能力的發展。

總之,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閱讀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發展的學習環節,使積累語文知識和提升語文能力的過程。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尊重他們的個性特點,允許他們進行個性化閱讀,獲得獨特的閱讀感受,在合作討論中分享閱讀感受,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在積極的閱讀中,學生通過閱讀增加了知識積累,在閱讀中提高了他們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有助于實現高效的語文教學。

參考文獻:

[1]張倩楠.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幾點思考[J].知識經濟,2017(12).

[2]馮文娟.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3.

[3]王曉慧.高中語文教學中如何有效進行閱讀教學[J].考試周刊,2018(98).

作者:趙麗 單位:河北省保定市鐵路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