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學前教育教學中德育滲透

時間:2022-01-12 03:28:58

導語:幼兒學前教育教學中德育滲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幼兒學前教育教學中德育滲透

【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在幼兒學前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重視。在這個飛速發展的社會,重視對幼兒進行德育教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事實上,幼兒是一個國家的未來,他們若能具有較高的思想道德品質,對這個國家的未來發展是非常有利的。一般來說,幼兒教育通常指三歲到六歲這個階段,此時期的幼兒對周遭事物非常好奇,身心各項發育尚未完善,因此,在對其進行德育滲透時,教師應采用適當的方式。本文將針對幼兒學前教育教學中德育滲透進行探究,并提出一些策略,僅供各位同仁參考。

【關鍵詞】幼兒;學前教育;德育滲透;教學策略

學前教育作為當代教育教學的基礎,教師的授課質量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幼兒對之后學習的態度和學習主動性。幼兒階段的幼兒對諸事充滿好奇,他們對新鮮事物的適應能力非常好,在此時對其進行教學,教師應將主要教育方式放在形象類教學中,這樣方可有效激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對學前幼兒進行德育教育,教師不能只是對他們講理論,更應該將相關德育知識結合日常生活推送到它們面前,使其通過生活中的細小事物,感受德育的深刻內涵,從而養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科學的生活習慣。幼兒若能將德育之魂融入自己內心,將對未來生活、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對其之后的健康成長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一、德育滲透對幼兒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

人的性格并非天生形成的,同時,性格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一個人的人生走向。德育作為影響人性格品質的關鍵要素,對幼兒的發展有很大影響。著名心理學家榮格曾說,人終其一生都在整理自己的幼年,良好的幼年可治愈人的一生,糟糕的幼年會毀壞人的一生。由此可見,幼年時期的遭遇對人的成長過程會產生很深影響。因此,在進行學前教育時,教師應將德育滲透放在自身教學工作的重要位置。通過德育教學,教師可讓幼兒更好地理解哪些事情是正確的,從而幫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使其從內心深處擁有榮辱之心、羞恥之心。孟子曾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幼年時期的兒童身心尚未發育完全,對事情的鑒別能力有限,很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若沒有一個良好的環境,對其養成良好的德育素養有很大阻礙作用。因此,教師需竭力為幼兒提供好的生活、學習環境,并借助信息技術等手段將中華傳統文化中優秀的元素傳遞給他們,使其道德水平和思想品質得到進一步發展。幼年階段的幼兒對抽象事物的理解較差,教師在進行德育滲透時,應對文字化的信息進行一定處理,最后通過豐富、生動的符號、圖像、視頻呈現在幼兒面前,強化他們對德育知識的理解,促使其立大志、做一個德才兼備的新時代人才。

二、主動深入地了解幼兒,讓幼兒感受愛、學會表達愛

在幼兒教學中,教師們常常說:“要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愛幼兒。”但是在實際授課中,又有多少教師能切實做到呢?這并不是說教師不愛幼兒,而是他們并不知道如何去關愛幼兒,甚至都未能切實了解幼兒。正是由于這種原因,即使教師們每天用自己的方式關心、愛護著幼兒,但幼兒難以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關愛,甚至部分幼兒還會從內心深處產生一種壓迫感,會想從教師身邊逃離,這樣對教師進行德育滲透會產生很大阻礙作用。事實上,識人方可善教,善教必先識人。進行幼兒學前教育的首要目標是深切了解自己的班級的幼兒,時刻掌握幼兒的三狀態,即心理狀態、身體狀態和學習狀態,并善于觀察幼兒當前喜歡玩什么、對什么感興趣,這樣方可更好地開展因材施教,幫助其樹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甚至可以給每個幼兒建立一個學情檔案,將幼兒每天的變化記錄下來,并結合自身教學過程對檔案內容進行補充,這樣方可更好地掌握幼兒的成長軌跡。通過學情檔案,教師對幼兒的日常活動及所思所想將有一定的了解,這樣便可結合不同幼兒情況為其樹立近期、長遠的目標,從而在無形中對其進行德育滲透。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愛大多被埋藏在了心中。但是,幼兒的理解能力有限,難以發現教師潛藏在言行中的關愛,這樣會在一定程度上間離師生感情,不利于德育滲透工作開展。基于此,教師應重新審視自身與幼兒間的關系,積極拉近師生間的距離,讓幼兒能更加明確、清晰地感受到來自教師的愛意。在日常生活中,教師可對幼兒表現出足夠的關心、理解和尊重,并針對幼兒遇到的問題進行及時溝通,這樣方可讓幼兒體會到教師對自己的愛。經過一段時間后,教師和幼兒間會萌生出一種清晰又難以表述的聯系感,這種聯系感會讓幼兒樂于將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告訴教師。教師通過幼兒對自己的傾訴,可對幼兒的思想狀態有更深的了解。只有先懂愛,才能表達愛。幼兒對愛的感知能力越來越強之后,他們會想要對周圍同學、教師表達愛。但是,由于他們年齡還小,難以準確表達自己的情感,通常會利用肢體進行愛的表達,這就出現了部分幼兒會惡作劇的現象。對此,教師應采用一種辯證的眼光看待。在教學中,教師可針對幼兒的情況進行科學引導。例如,當孩子剛進入幼兒園的時候,教師為拉近師生距離,可每日對幼兒親一親、抱一抱,讓他們通過自己的直觀感觸明白教師對自己的愛。此外,教師可利用游戲加深與幼兒的關系。在實際游戲過程中,教師可和幼兒談論一些他們喜歡的人、玩具、事物等,借此拉近師生間的距離。教師應做一個合格的傾聽者,讓幼兒多發表自己的感想,這樣方可在無形中鍛煉其對自身情感的表達能力,從而實現德育滲透的教學目的。

三、通過課堂游戲的方式,捕捉最好的德育時機

說教在教育滲透中難以起到意想中的效果,因此,教師應盡可能利用言傳身教的方式進行德育滲透。在日常生活中,教師應注意保持自身衣物的整潔衛生,借此影響幼兒養成喜歡干凈的道德品質。在授課時,教師要注意自己的言辭和舉動,和幼兒進行溝通時應保持一個較為和藹可親的狀態,盡可能使他們有種如沐春風的感覺。通過此方式,幼兒可形成較為柔和、包容的心態。但是,很多教師進行德育滲透不看時機,當幼兒做了錯事之后,教師會給他們擺事實、講道理,要知道這是很難起到作用的。當發生這種情況時,穩定幼兒的情緒是最重要的。此外,教師可利用課堂游戲的方式對幼兒進行德育滲透。幼兒喜歡游戲是天性,教師要善于洞察幼兒的心理特點,將德育滲透融入到課堂游戲之中,從而增強德育滲透的效果。在日常教學中,筆者觀察到幼兒經常會為了爭奪某一件玩具而大打出手,即使那種玩具有很多,他們也會爭搶其中的一個。這種行為出現是因為他們沒有一定的秩序感、規則感,缺乏相應的禮讓心導致的。基于此,筆者為幼兒組織了一個主題為“孔融讓梨”的課堂活動。在活動前,我先給孩子們講了我國傳統故事《孔融讓梨》,而后給他們提供了一些小道具,讓幼兒結合自己的理解將這個故事表演出來。幼兒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后,完美地對這個故事進行了展示。通過這個游戲,幼兒對謙讓、禮貌有了新的理解,這時,教師可抓住德育時機開展相應的教育,借此提升幼兒的禮讓之心、道德感和責任感。由此可見,通過課堂游戲能讓教師更好地把握進行德育滲透的時機,對其開展幼兒學前教育的德育滲透工作有很大幫助。

四、結合日常生活,借榜樣的力量誘導幼兒養成好習慣

生活是幼兒養成良好德育素養的肥沃土壤,教師可借助生活中的事情對幼兒開展德育教育。例如,教師可從幼兒的一日生活入手。晨檢時,發現有的幼兒在搶玩具,教師可讓他們自己協商解決,若問題解決得好,教師可對他們提出表揚,如果難以解決,教師再出面進行調解。在盥洗時,教師要引導幼兒排好隊,切勿出現插隊的情況,在排隊過程中也要做到不推擠,洗手時要注意節約用水。在午飯時,教師可對幼兒提出要求“兩光一凈”,即桌面光、盤子光和衣服凈。這樣可幫幼兒養成珍惜糧食,重視個人衛生的道德品質。在交往中,幼兒見面首先要互相問好,發現身邊值得夸贊的行為要及時贊揚。在飯后散步時,教師可引導幼兒用心觀察這個世界的花草樹木,使其在無形中養成熱愛自然的性格品質。眾所周知,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對幼兒進行德育滲透時,教師也要重視榜樣的力量。一般來說,幼兒的判斷力尚在發育階段,難以從全方位對事情做出準確、客觀判斷,因此,教師應為其設立范例,讓他們學習榜樣便可。教師作為和幼兒相處時間最長的人,應從自己入手,不斷提升個人的思想道德素質,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對幼兒產生正向的影響。此外,教師還可通過設立標志、粘貼標語的方式對幼兒進行引導。例如,有些幼兒洗手時不認真,教師可在洗手池邊設立標語“勤洗手,講衛生,我是文明小衛兵。”還有些幼兒吃飯容易浪費,教師可將他們組成光盤小組,讓其在吃飯時互相監督,若幼兒能連續一周實現“光盤”,教師可給他們頒發一個象征榮譽的小紅花。不僅如此,從班級中選拔德育標兵也是非常有效的方式。在教學中,教師可結合自己對幼兒的了解,從班級中選擇一名“德育標兵”,讓所有幼兒都向他看齊,通過榜樣的力量引導幼兒成長為德育人才。由此可見,榜樣如同寬闊德育海洋的頂塔,通過自身散發的光芒指引幼兒起帆航向新的遠方。

綜上所述,學前教育時期是對幼兒進行德育滲透的關鍵階段,良好的德育教育能幫幼兒樹立正確、向上的價值觀和人生觀,讓其未來在面對問題時能胸有成竹,不卑不亢,因此,教師應重點思考如何在幼兒教育階段高效進行德育滲透。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切實做到關愛幼兒,努力了解幼兒的所思所想,而后結合幼兒的身心特點進行實踐教學,幫他們在無形中養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教師若能實現此德育滲透目標,我國未來的高素質人才將會更多,社會發展水平也將得到進一步提升。由此可見,德育關乎的不僅是幼兒,還有祖國的未來。

參考文獻

[1]管小婷.活在自然學在生活——淺議幼兒園、家庭、社區環境對幼兒教育的重要作用[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11).

[2]史婷.淺析學前教育階段影響幼兒德育教育發展的因素[A].2019年“教育教學創新研究”高峰論壇論文集[C],2019.

作者:開麗曼•韓寶 單位:阿勒泰富蘊縣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