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樂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培養策略

時間:2022-03-16 11:22:41

導語:高中音樂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培養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音樂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培養策略

摘要:音樂可以豐富學生的情感生活,陶冶情操。當前高中課時緊張,學生思緒總是被高度繃緊,為了讓學生能夠在應試教育教學體系下能夠保持良好的學習心態,緩解學生壓力,教師應該在學生音樂審美、鑒賞方面多下工夫,幫助學生建造一個和諧健康的心態。

關鍵詞:高中音樂教學;培養;審美能力

高中階段的學習任務繁重,學生學習壓力大,這時如果學生對于音樂具有一定的審美和享受能力,其可以有效的環節學習壓力,促進學生綜合水平能力的提高。當然教師應該在音樂課堂要積極實行一些有利于學生積極心態塑造的情境,讓學生在怡然自得、無壓的環境中充分的釋放自己。

1增強學生對音樂的認識,使之充分體會音樂情感

音樂類型至繁多,要想讓學生對音樂具有一定的感知審美能力,首先要讓學生對于音樂的分類較為熟悉,從學生對音樂認識方面著手逐步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音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分為純音樂和有歌詞的音樂,向來學生比較樂意傾聽有歌詞的音樂,從培養學生對音樂的鑒賞能力上來看,教師應該授予學生正確認識音樂的觀念。音樂教育的本質是鍛煉學生對音樂的感知和鑒賞能力,以期能與音樂人引起感情上的共鳴,以便達到陶冶情操,深化情感的目的。因此,教師從純音樂中逐步讓學生認識到音樂的組成,如:節奏、樂器和旋律等,讓學生在不摻雜其他外圍因素的前提下不斷的具備對音樂的感知審美能力,同時對純音樂的選擇應該具有可高度審美鑒賞的特點,幫助學生能夠順利理解曲者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的情感在音樂中淋漓盡致地達到共鳴。讓學生在領會了音樂的形式和組成的前提下,教師在再將學生對音樂審美的觸角引入到民族音樂和流行音樂的領域,讓學生在傳統的古典音樂中尋求一些歷史典故,從音樂中豐富中國的文化思想。教師應該讓學生對于流行音樂和古典音樂進行一個對比,如《高山流水》和《菊花臺》進行對比,從而沖擊學生對音樂認識的層面,為整個音樂體系的鑒賞奠定審美的基礎。

2注重音樂課題導入,豐富學生審美角度

隨著我國教育體系的不斷滲入,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是當前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因此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注重音樂課題導入,全面豐富學生審美角度。好的音樂課題導入是將學生思維順利牽扯到本節課的關鍵所在,學生只有能夠將思緒充分的融入到當前的音樂氛圍,才能進一步的培養學生高壓的審美情操,對于塑造學生的真、善、美的性格的養成具有顯著功效。首先對與課題引入的音樂要具有啟發性和深刻性。例如:可以引入《歐洲民間音樂》一課的學習時,教師可以充分地運用多媒體播放一個相關的歐洲民間場景的音樂,其畫面要與此音樂盡可能表達的感情要切合,同時畫面要具有一定的感染力,這樣首先可以在視覺和淺聽覺上可以全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教師應該傳輸學生關于歐洲國家一些音樂的文化背景,讓學生能夠具有一定的音樂背景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對此音樂的認識,讓學生能夠在對歌曲的旋律、節奏、速度和力度上進行充分的把握,從而呼喚起學生對歌曲的情感。再如:在學習《碼頭工人歌》時,教師應該尋找一段關于生活在改革開放時代的音樂背景資料,讓學生對于音樂描繪的場景具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從而學生在了解相關背景條件下能夠深刻體會人們當時手的壓迫和反抗斗爭的情感,不斷啟發學生學生對于音樂審美的切入點。

3培養學生鑒賞能力,提升聯想想象能力

鑒賞是重要的音樂學習領域,是整個音樂學習活動的基礎,而聯想是學生能夠針對自己的生活體驗或者見過的生活場景,幫助學生與作者所表達出的感情達到共鳴。經研究表明,要想提高學生對音樂的鑒賞能力,首先要培養學生對不同類型音樂的鑒賞能力,讓學生了解不同類型音樂所具有的構成形式,如歐美音樂、音樂主義、交響曲、合唱、浪漫曲等,讓學生能夠主動去挖掘教材音樂的獨特感染氣質,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通過具體的曲目去培養學生對音樂場景的想象能力,以情帶聲,以聲傳情,以便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例如,格羅菲的《大峽谷》一曲,教師應該先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一下作品旋律對于學生聽覺上具有怎樣的沖擊,學生很容易感受到音樂的旋律中充斥著電閃雷鳴、風雨漂泊的景象,教師指導學生意識到強弱剛勁有力的對比,對于整曲音樂的表達方式上具有怎樣的作用,通過這樣對學生聯想、想象方面的刺激,并通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悶雷滾動聲交織而成的風聲雨聲,豐富學生對音樂的體驗能力。通過聯想讓學生能夠充分的感受到作品的意境所在,使學生能夠在音樂的音色、力度上不斷感受作者在制作時所具有的情感,以便使學生對音樂鑒賞具有一定的方向,并能夠充分通過想象來體會欣賞,從而全面提升高中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同時教師在學生對于音樂的精神美過程不要過多的干預,讓學生的情感能夠自由流露對于學生審美能力的塑造具有重要意義。審美能力的培養是我國教育體系的必要組成也是素實施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教師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同時應該注重“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逐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觀念,讓學生能夠在提高對音樂的審美能力的情況下有效陶冶情操。

作者:魏軍 單位:江蘇省泗洪縣興洪中學

參考文獻:

[1]張永芳.高中美術鑒賞教學與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D].山東師范大學,2011.

[2]王夢雨.高中美術欣賞課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D].天津師范大學,2011.

[3]陳寧.淺談如何在高中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1:168.

[4]崔宏.高中音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J].考試周刊,2016,63: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