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音樂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策略

時間:2022-04-28 10:46:08

導語:動畫音樂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動畫音樂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策略

摘要:音樂課程是小學教學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促進小學生德育、美育的全面發展。在新課程的教學理念下,教師要改變傳統“灌輸式”的教學理念,應用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通過動畫音樂來增強學生的審美體驗,讓學生更好地融入到音樂世界,創建一個有效的音樂教學課堂。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動畫音樂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優勢,然后探討了具體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動畫音樂;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策略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改革,提倡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使得學生的藝術素養得到熏陶。為了提高音樂課堂的有效性,提倡在教學時采用動畫音樂教學法,動畫音樂在創作時包括一定的故事情節,具有一定的敘事性與情緒性,學生可以有動力觀看,以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可以看出,探索利用動畫音樂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策略具有一定的意義。

一、動畫音樂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優勢

(一)與學生的思維方式和認知水平相吻合。小學生的年紀尚小,理解能力、記憶能力存在一些問題,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極易受到外界新鮮事物的吸引。由于音樂課堂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教師采用言傳身教的教學形式,難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這就要求教師將抽象化的音樂轉變為生動形象的事物,動畫音樂進入課堂能增強學生的主觀感受,將學生直接帶入情感世界,使其更容易理解所學習的音樂內容。(二)實現小學音樂的教學目標。動畫音樂具有一定的音樂張力,可以將學生的視覺與聽覺緊密結合在一起,使得學生音樂有最基本的認知,教師扮演指導者的角色,對音樂信息進行傳遞,理解音樂的內涵,感受音樂的奇妙之處。目前,在課堂教學中,創建教學目標時,主要是指導學生對音樂有一個基礎性的認識,這一目標的實現可以通過動畫音樂輔助教學方法來實現,教師可以在動畫音樂的情境中,講解基礎性的知識加深學生深層次的理解,因此,動畫音樂輔助教學可以培養學生音樂素養。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表明知道怎么學習的人,不如喜歡學習的人,喜歡學習的人,不如以此為樂的人,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根據教學方法的選擇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通過調查發現,在小學階段,學生最感興趣的就是動畫片,教師要抓住學生這一心理特點,在教學時適當的在教學過程中將動畫片融入其中,釋放孩子的天性。教師可以對學生喜愛的動畫片進行收集與編輯,使其成為輔助教學的手段,從而拓展學生學習內容,開發學生思維,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提高。(三)豐富小學音樂教學資源。我國動畫產業發展迅速,市場上的動畫資源逐年增加。每一部動畫資源都具有獨特的藝術形式,音樂是動畫資源的重要組成形式,其中包括中國的文化氣息,并且國外的動畫資源也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這就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音樂教學資源,使學生在掌握本國藝術的基礎上,對世界音樂有一定的了解。除此之外,利用動畫音樂在小學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教學,也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可以在豐富同學音樂知識的同時,拓展教師的教學內容,營造小學音樂課堂良好氛圍。

二、利用動畫音樂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水平的具體措施

(一)確保動畫音樂曲目選擇的合理性。教師在課堂上進行動畫音樂教學需科學的選擇音樂曲目,否則會影響學生音樂接受度,具體選擇動畫音樂曲目時,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需要與學生的學習興趣、心理年齡、理解水平相符,否則選擇曲目過難會降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高年段學生理解能力有所提升,教師在選擇動畫音樂作品時,選擇一些大師級的作品,如與迪尼斯《幻想曲》有關的電影系列,搭建學生了解貝多芬、巴赫等音樂大師的橋梁,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與音樂素養。其次,教師在選擇動畫音樂曲目時,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順應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加強學生的理解。例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以學生常看的《葫蘆兄弟》《黑貓警長》等動畫資源為基礎,對學生開展音樂教學,為了加強學生對音樂的印象,學生不僅可以有效的增強自身對歌詞的記憶,同時也可以理解動畫人物中所蘊含的頑強、正直、樂于奉獻等精神。(二)對課堂導入環節加強重視。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這意味著教師在課堂正式開始前要通過趣味化的課堂導入,在教學時,利用動畫音樂的形式來導入學習,能更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的教學有效性。教師在課堂導入環節中,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動畫音樂,如,教師在教學歌曲《春天在哪里》這一耳熟能詳的歌曲時,可以收集國內外與春天相關的動畫音樂,這時學生在音樂視頻中,就會走進春天的世界,對春天中植物、動物等加強了解,教師在進行該課程的教學時,就可以有效的降低學習難度,使學生學會情感上的表達。(三)科學的選擇教學方法。從目前的教學情況看,教師在利用動畫音樂教學法進行教學時,普遍存在本末倒置的情況,動畫音樂只是輔助教學的一種手段,不能將音樂課轉變為故事課。現階段音樂課堂中,融入動畫音樂教學,學生主要將注意力放在畫面片段上,沒有對其中所蘊含的音樂知識進行吸收,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教學的重點,在娛樂化教學的基礎上,專注于音樂。為了讓學生充分參與學習,老師在選擇教學方法時,首先需要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時不能只以向學生講授基本的唱法以及聽說為主,而是要讓學生學習到音樂本身的情感表達以及歌曲創作背景,以此為媒介鍛煉學生節奏感以及旋律感。具體教師在學生觀看動畫片之后,組織學生對樂曲或歌曲表現要素進行描述,并且談一談自己的體會與感受,這時學生就可以在課堂中,學習優美的音樂,理解音樂內涵,使得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得到增強。如在教學低年級欣賞課欣賞貝多芬的《暴風雨》這一課,該樂曲是迪士尼經典動畫《幻想曲1940》的第6章的背景音樂。對于二年級的小朋友來說交響樂難以理解,為了讓學生更理解作品的內容,可以讓學生觀看動畫《幻想曲1940》,借助動畫音樂對樂曲理解,學生很容易就理解雷聲、風聲、電閃雷鳴、彩虹在樂曲里怎樣表現的。在動畫音樂的輔助教學下的充分調動學生想象空間和創造力,整個欣賞的過程中,課堂魅力呈現,學生在這個不斷思考的過程中聽覺和創造能力都得到了發展。其次,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把握教學難度,以“由淺入深”為教學原則對學生展開音樂教學。教師以該原則進行教學時,教學步驟如下,一是教師可以播放動畫片的片段,并依照班級人數對學生進行分組,小組內的成員需要對故事中的情節進行表達,之后選取小組代表來發表小組內成員總結的看法與見解。二是教師要播放一些重點片段,這些重點片段中包含一段優美的音樂,這時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在觀看動畫的過程中,注重聆聽音樂。例如,在欣賞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二號》時,這首樂曲是動畫片《貓和老鼠》這一動畫片其中一集的配樂。學生大多看過《貓和老鼠》這一動畫,對該樂曲有所熟悉,學生在對樂曲進行聆聽時,為了使學生將主題音樂的記憶加深,鼓勵學生根據動畫片中內容進行貓和老鼠角色扮演,這樣,不但能加深學生對樂曲的記憶,還讓學生輕松地欣賞這一世界名曲。三是教師在學生聆聽動畫音樂的過程中,要指導學生以主題旋律為基礎,了解音樂現有的風格與體裁,以此為切入點進行教學。在課堂中教師應注意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引導,否則會使學生難以參與到音樂學習中去。小學生對于音樂、樂理知識較為迷茫,如果教師忽視了引導作用,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失去方向感,所以教師在教學時,不能對動畫教學過于依賴,也要注重自身的引導作用。教師在結合動畫與音樂時,需要確保其音樂風格可以實現無縫對接,以此來輔助教學,在播放音樂的同時,對音樂知識進行講解,從而把學生的關注點引入到音樂教學中來。

三、結語

綜上所述,動畫音樂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具有重要的音樂價值,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首先要從與學生的思維方式和認知水平相吻合、豐富小學音樂教學資源等策略對動畫音樂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優勢進行探討,然后采取確保動畫音樂曲目選擇的合理性、對課堂導入環節加強重視、科學的選擇教學方法等策略提高動畫音樂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水平。

參考文獻:

[1]彭東成.動畫音樂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語文課內外,2018,(32):133.

[2]王艷華.小學音樂課堂引入動畫音樂的相關教學分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37):40.

[3]苗芳.動畫片中學音樂———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新探索[J].讀與寫,2017,14(27):190-193.

作者:歐陽碧如 單位:廣州市從化區江埔街禾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