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常態教學的多元調控研究
時間:2022-06-03 04:48:57
導語:音樂常態教學的多元調控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小學音樂常態教學需要多元調控,教師要以學生學力基礎為基點,結合教學實際,優化教學方法,通過多媒體導入、巧設疑問、關注生成、升級訓練等形式,追求課堂調控的多元性,體現教學策略的靈動性,確保課堂訓練的高效性。
[關鍵詞]小學音樂;音樂常態教學;多元調控
在小學階段設置音樂課程,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陶冶學生的情操,發展學生的藝術潛能。目前,我國小學音樂教育面臨巨大沖擊,開展多元化教學已經成為發展趨勢。教師要致力于打造課堂氣氛熱烈,師生互動良好,學生自覺性與積極性高的新型音樂課堂;要對影響課堂教學的因素進行綜合考量,通過創新導入方式、巧設課堂問題、關注學情進度、升級訓練方式,有效地整合教學資源,確保課堂教學的高效性與靈活性,促使學生藝術素養的形成。
一、多媒體導入,追求課堂調控多元性
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課堂導入環節設計得好能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反之會抑制學生的探求欲望。所以,教師要優化課堂導入方式,減少平實乏味的直接導入,采用多媒體導入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媒體導入是一種常見的導入方式,充分利用了學生的好奇心。豐富多彩的多媒體能夠開闊學生的學習視野,但是倘若使用太頻繁或使用不恰當,會產生喧賓奪主,分散學生注意力的反面效果。教師不妨多從其他方面進行嘗試,如運用課件展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自由討論、競賽活動等,進行多元化課堂調控,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在課堂導入環節,教師可以將多種導入方式與多媒體導入進行融合。例如,教學人音版三年級上冊《草原》這首歌時,教師首先通過多媒體投放一組蒙古草原的圖片,鼓勵學生分享自己收集的蒙古族文化藝術方面的信息。學生在課前已經做好充分準備,紛紛進行表現,有的說:“蒙古族是我國少數民族之一,大多分布在蒙古草原。蒙古人性情豪爽,住在漂亮的蒙古包中,喜歡彈奏馬頭琴等樂器。”也有的說:“蒙古歌曲非常動聽,我們熟悉的有騰格爾的《天堂》、德德瑪的《美麗的草原我的家》。蒙古舞蹈剛勁有力,表現了草原兒女的豪情壯志。”此時,教師趁機投放歌曲《草原》,使學生進入學習狀態。教師通過多媒體出示圖片,為學生創設了草原的情境,繼而引導學生進行信息展示,為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更多助力。學生對所談論的內容比較感興趣,課堂表現良好,教學漸入佳境。
二、巧設疑問,提升學習探研激發性
經驗的習得源于疑問,真正有技巧的教師懂得主動為學生搭建最近發展區,鼓勵學生嘗試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學生得到的學習經驗才是真實的、深刻的。實現創新型人才的培養目標,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學力基礎設計一些具有梯度的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展開小組交流思辨活動和合作學習。小學生尤其是低學段的學生,求知欲與表現欲望很強烈,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這一學情特點,展開競賽式教學,為學生音樂素養的提高提供更多源動力。例如,《原諒我》是一首美國歌曲,明快的旋律表達了一個孩子勇于向朋友傾訴過錯,求得原諒的真切心情。教師范唱了一遍之后,精心設計了一系列問題:“這首歌的歌譜運用了重復的方法,重復的節奏在高低不同的音符的陪襯下顯得更加感人,你能用哪些動作來表現激動的心情?第四個樂句中有幾個音聽起來令人愉悅,你能找出來嗎?”教師的問題拋出來之后,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考慮,都能回答出來。教師對學生的回答給予反饋,并糾正了學生理解有誤的地方,發動學生自由試唱歌曲。教師在分析教情與學情的基礎上,設計了有針對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進入文本情境。教師設計的思考問題要體現適配性,因為學生間的發展具有差異性,問題的設計應因材施教,既要體現全面性,又要具有梯度性,這樣才能兼顧整體發展與個性發展的協調同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學生思維運轉的快慢與教師設計問題的水平息息相關,合理的問題能使學生產生知識的饑餓感,進而轉化成巨大的學習動力。
三、關注生成,體現教學策略靈動性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謹記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教師的講解不能替代學生的自主學習,應發動學生主動思考,讓學生在多元化的討論交流中,內化學習認知,然后根據學生的當堂表現適當調整教學進程。教學生成考驗的是教師的教育智慧,需要教師具備隨機應變的能力,牢牢掌控課堂的發展方向,尋找合適的生成契機,為教學活動的開展助力。小學生具有極大的發展潛能,關注教學生成,引導學生自由思辨,教師會收獲很多的驚喜。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與引導者,要將學生引上求知的道路,為學生音樂素養的提升提供契機。例如,《美麗的黃昏》是一首旋律優美的抒情歌曲,教學時,教師進行引導:“這首歌曲的歌詞寫得很好,請你讀一讀,看一看有什么發現。”學生領到學習任務之后,通過朗讀歌詞紛紛發表見解,有的說:“這首歌雖然很簡單,但營造出了空靈開闊的意境。”有的說:“僅僅從歌詞層面理解歌曲還不夠,應該結合優美的旋律,進入歌曲意境。”教師順勢接過話題:“這位同學很有見地,的確,旋律才是一首歌的靈魂,我們先來分析歌曲的旋律,再來欣賞歌詞的意境。”受到表揚的學生熱情高漲,其他學生也積極投入到歌曲的學習中。學生通過欣賞歌詞,產生不同的見解,這是難能可貴的教學生成時機,教師可以此為教學轉折點,引導學生進行知識探究,為學生的課堂學習開辟新路徑。歌詞與旋律相互依存,單獨學習某一項內容,不符合教學規律,教師根據學生的獨特見解及時調整教學策略,突破了師道權威的傳統教學模式,這是教學生成的成功案例,體現了教學策略的靈動性。
四、升級訓練,確保課堂訓練的高效性
課堂教學訓練環節能夠幫助學生及時鞏固知識,生成音樂核心認知。單一的學唱、演奏和樂理識記等訓練,不足以讓學生感悟音樂世界的無窮魅力,教師升級訓練形式,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感知音樂的機會。音樂知識收集、音樂劇創編、歌曲創編、小組討論等,均屬于音樂訓練升級形式,教師要靈活篩選訓練形式,以提升訓練效果的適配性。在音樂教學設計中,教師要具備多元意識,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做好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例如,《四季童趣》反映了少年們在各個階段的童趣生活,表達了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在學生掌握歌曲演唱技巧的基礎上,教師鼓勵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音樂劇創編,從動作、神態、服裝、道具等方面進行綜合考量。學生聽說要創編音樂劇,特別興奮,用合適的服裝與道具,做出一些動作和神態來表達對四季的理解。教師及時對學生的表現給予評價,使學生的演繹充滿個性美與協調美。教師優化課堂訓練方式,迎合了學生的心理需求,訓練效果顯著。學生的表現欲望強烈,參與音樂劇創編的勁頭十足,并在課堂演繹過程中逐步形成音樂學習動力。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學生深化了對音樂知識的理解,受到了藝術的熏陶,獲得了成功的體驗。教師對教學流程進行優化處理,運用媒體導入、疑問助學、生成引導、升級訓練等形式,豐富學生的成長世界,培養了學生良好的音樂學習習慣。
作者:童波 單位:浙江紹興市上虞區教體局教研室
- 上一篇:本科畢業設計質量管理研究
- 下一篇:漢語國際教育本科畢業論文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