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課堂教學滲透核心素養

時間:2022-11-19 09:11:08

導語:音樂課堂教學滲透核心素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音樂課堂教學滲透核心素養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小學音樂教學方式也發生了新的改變,更加注重培養小學生的核心素養。讓學生通過音樂學習提升自己的審美能力,擁有良好的情操和豐富的精神世界,進而提升小學生的音樂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構建高效的小學音樂課堂。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培養小學生的核心素養已成為教師的重要課題。本文從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的具體實施策略展開了探討。

關鍵詞:小學音樂;堂教學;心素養

小學階段的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對新鮮事物接受能力強,有很強的探究欲望。小學音樂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通過為學生創設輕松愉悅的課堂學習氛圍,激發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積極與教師進行互動交流。從而為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滲透核心素養做好鋪墊。[1]

一、核心素養的特征

(一)綜合性。小學音樂的核心素養主要包含三方面內容,即音樂知識,音樂能力和音樂思維。這三個方面緊密相連密不可分。因此,小學音樂核心素養具有綜合性。小學生通過音樂學習,在理解音樂及音樂審美的基礎上,掌握音樂知識,三者相互融合,互相促進。音樂構成體系上體現出了音樂核心素養的綜合性。小學音樂課程體系中包含了文化修養、社會參與和學生的自我發展三部分。這三部分相互交叉,互相包含。文化修養是社會參與和自我發展的基礎,社會參與和自我發展是文化修養的目標。(二)發展性。小學音樂核心素養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漸進的。對小學生進行音樂素養的培養,應隨著學生的成長和進步不斷發展變化,讓小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審美能力、音樂情趣、音樂意識隨著音樂知識和技能的獲取,而逐漸得到提高。教師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要結合當前的時代特征,對小學生進行核心素養培養。讓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都能符合當代社會發展的需求。(三)實踐性。學生通過聆聽、感受、領悟等實踐方式完成小學音樂核心素養的培養。如,針對小學生開展的歌唱比賽、音樂鑒賞、音樂表演等音樂實踐活動,都反映出小學音樂核心素養具有實踐性的特征?!读x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中指出:小學音樂課程要培養學生具有音樂思維和操作技能。因此,培養小學生音樂素養是動態的實踐過程。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對音樂進行感知和探究,從而提高自身的音樂核心素養。

二、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滲透核心素養的具體實施策略

(一)挖掘教材內容,培養小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教師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要充分挖掘音樂教材的內容。小學音樂教材中不僅有基礎的音樂知識,也蘊含審美教育內容,讓學生在音樂課上不僅能帶來視覺和聽覺的感官體驗,也能在音樂的帶領下,走進音樂作品構建的情境中,從而產生音樂審美欲望,提升自身的音樂鑒賞水平。如,《月光下的鳳尾竹》這首具有民族特色的歌曲,隨著悠揚的曲調和動人的旋律,學生感知到音樂的心曠神怡。小學階段的學生生活經驗少,認知能力有限。因此,教師在這講解首歌時,可以借助多媒體為學生播放關于這首歌曲情境的視頻資料。微風佛過的鳳尾竹林,遠遠望去像是一片在隨風起舞的綠霧,竹林里的阿妹在深情地注視著窗外,竹樓外阿哥在吹著悠揚的葫蘆絲,靜謐的夜晚下互相傾訴著心中的愛戀。學生在視頻資料的輔助下,很快進入作者歌曲構建的音樂情境中,隨著舒緩的音樂體會到傣族人民的風土人情。學生在這一節音樂課中,借助多媒體深刻理解了音樂作品的豐富內涵,擁有了豐富的審美體驗,提升了自身的音樂鑒賞能力。[2](二)增強課堂體驗,激發小學生的音樂創造力。教師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感知音樂。通過在音樂課堂中開展豐富多彩的音樂活動,有意識的鍛煉學生的樂器演奏能力,用多樣性的教學形式,增強學生的音樂課堂體驗,讓他們感知音樂的魅力。從而激發學生的音樂創造力。如,在學習《掏洋芋》這首歌時,音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歌唱、編創、繪畫、制作等活動形式鍛煉學生的唱、演、創等能力,用豐富的課堂體驗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同時,激發學生音樂創造的欲望。學生在音樂的伴隨下進行跟唱。然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根據這首歌的內容進行精彩演繹,會樂器的學生可以進行伴奏。通過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學生的互動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在輕松活潑的音樂活動中,鍛煉了學生的創造能力,實現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3](三)加強師生互動,培養小學生的音樂情感。在新課程改革下,倡導把學生放在課堂的主體位置,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互動活動中。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為學生創設貼近學生生活或貼近自然的教學情境,用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音樂素材,對學生進行音樂情感的培養,從而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音樂課堂教學中。如,教師在教學《致春天》這首歌曲時,可以通過多媒體為學生播放關于春天的影音資料。然后,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在春天的公園里,四處鳥語花香,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通過教師的引導小學生進入到教師創設的情境中,增強了學生的情感意識。(四)完善評價機制,提升小學生的音樂表現力。教師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完善的評價機制不僅能讓學生參加課堂互動活動,而且在教師的鼓勵和肯定下幫小學生樹立起了自信心。從而提升了學生音樂創造的欲望,提升了小學生的音樂表現力。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音樂活動。同時,鼓勵學生在課下進行創造性的音樂活動。如,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課下自己嘗試做音樂網頁,既能復習音樂知識,也能記錄學生的音樂學習歷程,為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在課下積極進行互動提供了平臺。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培養小學生音樂核心素養,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年齡、心理特點,完成核心素養的培養,讓學生得到知識、技能、思維等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曉東.淺論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滲透學科核心素養[J].時代教育,2018(2):188.

[2]徐薇.關注核心素養,讓音樂學習有效生成[J].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17(4):59.

[3]安雷雷.基于核心素養視野下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實踐[J].北方音樂,2018,38(8):183.

作者:王艷 單位:陜西省西安國際港務區新筑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