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機能學實驗教學問題及對策

時間:2022-11-18 09:50:56

導語:醫學機能學實驗教學問題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醫學機能學實驗教學問題及對策

摘要:醫學能學實驗是高等醫學院校基礎醫學實驗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學習醫學基礎知識與培養臨床操作技能、科研素養、創新能力等有重要作用,可綜合性考核、評價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融會貫通能力及實驗操作能力、團隊協作能力。但近年來醫學機能學實驗教學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不僅影響教學效果,還可能導致實驗提前終止,造成資源浪費。筆者結合團隊教學經驗,對醫學機能學實驗教學過程中所遇見的常見問題及對策進行分析,以期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臨床思維、創新意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

關鍵詞:醫學機能學;實驗教學;基礎醫學

目前,在高職高專醫學教育中實驗教學的地位日益突出,成為培養復合實用型人才的關鍵環節[1]。醫學機能學實驗作為重要的基礎醫學實驗內容,其教學目的不是簡單地驗證實驗,而是通過學生動手操作,培養獨立科學思維,提高科研分析能力[2]。然而,隨著機能學實驗的不斷開展,其存在的諸多問題逐漸引起醫學教學人員的重視。這些問題不僅影響機能學實驗的整體效果,還可能導致實驗失敗或提前終止,從而挫傷學生積極性,造成實驗資源的浪費[3]。筆者結合日常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思考如何提高學生實驗積極性、主動性,培養臨床思維、創新意識并掌握實驗技能,成為適應社會需求的高素質醫學人才,現總結如下。根據生源特點及人才培養質量要求,我院開展的醫學機能學實驗包括哺乳動物基本手術操作訓練、家兔尿液生成的影響因素、傳出神經藥對家兔血壓的影響、急性失血性休克及搶救、缺氧。其中哺乳動物基本手術操作訓練是學生最早接觸的機能學實驗,其目的是掌握家兔的一般手術操作技能,為以后的實驗打下基礎。實驗內容主要包括家兔的麻醉、頸部神經的辨認和分離、氣管插管、頸總動脈插管、頸外靜脈插管、膀胱插管。通過教學實踐發現,大多數學生只要對本實驗掌握得比較扎實,后續實驗基本能自己順利完成。因此,本文主要針對哺乳動物基本手術操作訓練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進行分析。

1哺乳動物手術操作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1)動物麻醉過淺或麻醉過深導致實驗中斷或動物死亡事件。對策:麻醉前應該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麻醉時把握好麻醉推注的速度,邊注射邊觀察麻醉的深度,如角膜反射消失、呼吸頻率減慢、皮膚夾捏反應消失等。筆者的經驗:由于實驗動物存在個體差異,先檢查角膜反射,角膜反射消失之后用止血鉗夾捏家兔的后腿內側,無疼痛感為麻醉深度適宜。因為機能學實驗操作時間較長(一般至少4學時),手術過程中如果發現動物有輕微疼痛感,配合局部麻醉藥使用會起到協同作用。(2)家兔固定不好,做頸部缺口時,切口位置偏離,學生分離氣管時容易誤傷動、靜脈導致實驗動物死亡或實驗失敗。對策:必須嚴格按操作步驟將家兔固定在手術臺上,使其頭、頸部、腹部在同一水平線上。在做頸部手術時,可將一粗注射器筒墊于動物頸下,以抬高頸部,然后沿頸部正中線處做切口。(3)用手術剪直接剪切實驗動物的皮下組織及脂肪,導致切口部位的出血量較大、術野模糊[3];或用眼科剪刀分離動物的血管(包括動脈和靜脈),導致其血管破裂,極大地影響了手術后續步驟的進行,造成實驗失敗甚至動物死亡。對策:無論是分離皮下組織、脂肪組織還是分離血管,盡量教會學生使用止血鉗鈍性分離,這樣能減少手術部位的出血、術野模糊等,避免手術意外的發生。(4)頸總動脈插管過程中,學生結扎和夾閉順序不對、動脈夾夾不穩、插管固定不穩導致實驗不能順利進行或實驗動物大出血死亡。對策:頸總動脈插管時,先用絲線結扎遠心端,后用動脈夾夾閉近心端,使手術切口部位血液充分充盈。在學生切口之前,帶教教師需檢查動脈夾是否夾緊,夾緊后再讓學生做后續操作,插管必須固定牢。(5)實驗動物意外:麻醉過深,大出血,窒息。對策:麻醉過深:立即靜脈注射呼吸中樞興奮藥尼可剎米配合心臟按壓;大出血:止血鉗或動脈夾立即夾閉出血口,或者用絲線結扎;窒息:插管前窒息,將氣管切開、插管,插管后窒息,吸痰或拔出插管清洗干凈重插。

2學生積極性和學習主動性不高,團隊凝聚力缺乏

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學生積極性、主動性不高,部分組團隊成員存在不動手操作,實驗過程中出現問題不及時處理現象,互相推諉、埋怨,不團結,耽誤教學正常進度甚至導致實驗失敗。對策:首先,教師在課前需根據實驗內容把具體的實驗步驟劃分好,并在示教前將任務分配給學生,確定每一個步驟具體負責的學生,規定好完成時間[4]。其次,教師在每次實驗課上對學生的課堂表現進行打分,將分值按一定比例納入期末考試成績。最后,教師要恩威并重,鼓勵與嚴格要求相結合[5]。例如,可將哺乳動物基本手術操作劃分為五大實驗步驟,分別是家兔的麻醉和固定、氣管插管、靜脈插管、動脈插管、膀胱插管。每2~3名學生負責完成一個實驗步驟(后續的實驗分工可交換,保證每名學生課程結束后都操作到所有步驟),這樣能讓每個團隊成員都得到動手機會,不會相互推諉、埋怨,出現不團結現象。教師在講課及示教過程中,學生會積極主動地聽講,尤其是非常認真地聽自己所負責部分相關內容,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團隊凝聚力得到提高。在學生實驗過程中,教師要實時巡查和指導各小組,及時發現并糾正操作中出現的各種錯誤,適時給予鼓勵,增強學生自信心。

3學生缺乏對實驗動物的人文關懷

學生對實驗動物倫理認知程度低,對實驗動物態度冷漠,實驗過程中違背實驗動物倫理要求的違規操作時有發生[6]。對策:教師要加強實驗動物倫理知識學習,規范實驗設計和操作步驟[6],合理安排實驗課程,減少實驗動物用量,避免實驗過程中的意外死亡,尊重實驗動物的生命。對學生定期科普實驗動物倫理相關知識,重視宣傳教育,端正學生對動物實驗的態度[7]。在日常實驗教學過程中盡量減少實驗動物的痛苦,增強學生敬畏生命的意識,激發履行倫理道德義務和相應社會責任的熱情。

4結語

新時代和臨床工作需求的變化,對醫學教育目標和任務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如何提高醫學生動手能力、操作能力、綜合分析能力以及解決臨床實際問題能力,成為擺在醫學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務[8]。然而,醫學高職院校因為生源不同,學生基礎知識及認知能力存有差異,在開展機能學實驗過程中存在諸多不同的問題。教師應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積極探索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臨床思維、創新意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等的方法,使學生能夠通過課程學習更好地掌握醫學科研基本技能、基本意識、基本素養,促進基本科研思維的形成,提高機能學實驗教學效果和質量,為社會培養高素質醫療人才。

參考文獻:

[1]陳耀聲.突出高職特色構建以能力為中心的護理專業課程體系[J].衛生職業教育,2003,21(7):124-125.

[2]黃海霞,劉萍,童學紅,等.從學生的反饋看醫學機能學實驗改革[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2010,12(2):193-195.

[3]任小宇.淺析機能學實驗教學中的常見問題[J].當代醫藥論叢,2019,17(7):233-234.

[4]陳博,蔣楊.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機能學實驗教學改革[J].科技創新導報,2018,15(4):220-222.

[5]黃維琳,梁楓,侯晞,等.高職高專機能學實驗教學優化的問卷調查[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6,37(30):3816-3818.

[6]劉旭東,謝玲,張玉超.高等院校實驗動物倫理教育現狀調查與思考[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9,32(5):670-673.

[7]黃姍姍,劉慧萍,張國民,等.淺談高等中醫藥院校實驗教學中的動物倫理學問題[J].中醫教育,2016,35(2):36-38,47.

[8]喬海兵,祁文秀,宋維芳,等.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機能學實驗教學改革與探索[J].基礎醫學教育,2018,20(8):64-66.

作者:楊艾 王曉芳 李瑾 楊莉萍 陳津禾 單位:昆明衛生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