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解剖學教學自主學習能力分析
時間:2022-12-18 09:12:45
導語:中職解剖學教學自主學習能力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聚焦新時代對人才適應信息化和國際化的要求,自主學習能力已經成為個體在信息社會中持續發展所不可或缺的能力。筆者在人體解剖學多年教學實踐中,對信息化環境下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作了一些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以期拋磚引玉。
聚焦新時代對人才適應信息化和國際化的要求,自主學習能力已經成為個體在信息社會中持續發展所不可或缺的能力。人體解剖學是中職藥劑專業的一門重要基礎課,學好解剖學并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對學習其他課程和職業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就教學實踐中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作了一些探索,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以期拋磚引玉。
1.開展PBL教學,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隨著網絡教育的普及,更多的優質教學資源借助課堂派、雨課堂等工具平臺和應用,使得PBL教學成為一種比較流行的教學方法。解剖學教學中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來設置符合學生發展水平的問題,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改善了學生課堂注意力水平,有效地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了課堂教學效果,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成績。
2.翻轉課堂,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廣泛運用,在線學習平臺的建立,使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中職教學中得到大力推廣,這種個性化、自主式、互動性的教學過程以其先學后教的理念,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中心,能有效提高中職生自主學習能力,我校根據學生和課程的特點,極力探索相適應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2.1設計自主學習任務單。在長期的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已習慣于被動接受知識,自主學習能力差;老師又面臨教學內容多,教學課時少,很難提高教學效率,保證教學質量。設計自主學習任務單就是開展翻轉課堂的首要步驟,其設計的有效性直接影響著翻轉課堂教學效率。我校依據教學大綱和學考大綱,大膽處理教材內容,明確課堂教學目標,深入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學習興趣及學習習慣,設計自主學習任務單,主要包括學習指南、達成目標、學習任務、困惑與建議等幾個方面內容,滿足不同學生的自主學習需求,發展學生的能力,促進學生素質的提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課前通過課堂派等工具平臺將自主學習任務單發給學生,在課堂上圍繞任務單師生、生生間通過互動探究共同完成任務單。激勵學生自覺地控制自己的情緒,調節自己的行為,自覺確定學習目標,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選擇學習材料及輔助學習工具。并對自身的學習進行自我檢測、自我評價,及時矯正補救。2.2加強師生互動,貼近生活開展案例教學。在教學中,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設計師生、生生間互相交流的多向互動教學環節,例如難點的討論、病例分析、互動式課堂檢測等,給學生自由交流的時間、空間和充分展示自我的機會。在教學中將解剖學理論知識滲透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多結合臨床實際,重視理論與實踐結合,課堂中通過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多展示各種病例。例如:在講述“椎間盤突出癥”、“眼的折光異常”等這些知識點時,可通過短片進行簡介日常生活中的發病情況,再通過解剖圖片展示和動畫模擬講解,讓學生直觀掌握這些病的形成原理,同時自覺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教學內容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可明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對知識理解得更透徹,增強學生自主學習信心,學習效果更好。
3.多渠道個性化的課后指導,助力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采用QQ群、微信、課堂派等實現師生溝通無障礙,利用課余時間多與學生交流,在生活中建立良好的師生交流平臺和親密無間的師生關系,營造出自主學習的氛圍,以彌補課堂學生多,部分學生爭取不到提問和發言機會的不足。收集學生學習中的問題,固定時間給予個性化指導或參與學生討論。針對學習習慣差的學生,使他們學會時間管理,制定符合自己的學習、復習計劃,幫助適應藥學學習。針對怕接觸人體骨架的學生,教師應分清原因,有的放矢地消除顧慮,使學生輕松地投入學習。針對人體解剖學名詞繁多,內容復雜,學生常感覺枯燥乏味,難記易混淆的特點,不僅注意挖掘解剖教學內容的趣味性,并輔以幽默的語言、形象的姿勢、生動的比喻,吸引學生探究知識的情趣。而且注意引導學生運用比較法,異中求同,同中求異,從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按不同內容進行多種比較。這樣既易于全面理解,融會貫通,突破難點,抓住重點,舉一反三,又利于不斷在大腦皮層中產生新的興奮點,建立更廣泛的聯系,而留下深刻記憶,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信心。
4.注重實驗,在實驗課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學生的自主學習方法和能力,主要是在自我探究中反復訓練,逐漸摸索和發展起來的。解剖學實驗課中,注重引導學生探究自主觀察的方法。指導學生正確觀察圖形、模型、標本及活體結構。明確觀察目的,弄清觀察對象與整體的對應關系及觀察的順序,注意靜態與動態的聯系。嘗試著從傳統教學模式,向“老師先示教,學生后辨認”、“學生先辨認,老師后評價”的教學模式轉變,再徹底演變成為在老師指導下的“學生辨認,互相示范,自我評價”的自主學習模式,讓學生感受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體驗,盡可能在實驗任務中獲取經驗、建構知識和增長能力。
5.多樣化的過程性評價,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信息化環境下的教學方式、學習方式有了很大的改變,對于學生學習的評價需要更加多元化和更具個性化。教學實踐中要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學生自我評價、小組評價與教師評價相結合。在評價空間上不局限于課堂上或教室考場內考核,還包括在線測試,在線學習檔案等;在評價內容上包括任務完成、學習態度、在線互動等。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自我評價的基礎上,及時進行自我調適,取得更佳的學習成果。
參考文獻:
[1]劉啟蒙.在解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J].中國醫藥指南,2008(14):21-22.
[2]姚柏春,王配軍,王漢琴,王軍,唐杰,李文春.在人體解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西北醫學教育,2009(04):753-754.
[3]艾文娟.中職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問題與對策研究[D].西南大學,2013.
[4]李志剛.信息技術環境下中職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研究[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5(09):6-17+94.
作者:吳松光 單位:福建省柘榮職業技術學校
- 上一篇: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深度融合分析
- 下一篇:中職數學分層教學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