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肺炎疫情防控各環節要點

時間:2022-07-03 04:47:00

導語:學校肺炎疫情防控各環節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校肺炎疫情防控各環節要點

【摘要】目的:防止學校肺炎疫情發生,確保廣大師生身體健康,維護教學正常秩序和社會穩定。方法:多部門協作,全面布控,把握重點環節、重點場所、重點人群,做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保障工作。結果:統計某高中復學后健康監測數據,共44人(占1.28%)至發熱門診就診,未發生肺炎疫情爆發。結論:此次疫情防控既是對學校疫情防控工作的挑戰,又是對學校衛生工作的提升和完善。

【關鍵詞】肺炎;疫情防控;學校衛生

病毒肺炎簡稱肺炎,是由病毒引起的新發傳染病,世界衛生組織將其命名為COVID-19(coronavirusdisease2019,COVID-19)[1-2],具有傳染性強、病死率高的特點。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各級各類學校有序開學,學校人群聚集、個體接觸頻率高,一旦出現輸入性病例,極易造成肺炎傳播甚至爆發[3]。2020年教育部委托北京大學組織全國相關機構編寫了《幼兒園病毒肺炎防控指南》、《中小學校病毒肺炎防控指南》[4],該指南[5,6]在我國學校疫情防控和應急處置中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具體落實到學校疫情防控時,仍會存在理解偏差、落實不到位及過度防控等情況。為確保防控到位,現以某高中為例探討學校肺炎防控工作具體落實情況。

1資料統計

(1)本文納入研究1所公辦高中,該高中實行全寄宿制管理,教學班級61個,宿舍418間,食堂2個。現有教職工513人,學生2932人。該校設置校醫室,配備衛生專業技術人員4人,保健老師2人。(2)該校4月27日高三班復學,5月11日高一、高二學生復學。本文統計自第一批復學(4月27日)至全面復學后兩周(5月22日)的學生、教職工健康監測數據,使用excel進行數據匯總和統計。

2開學前疫情防控準備工作

2.1保障工作。(1)組織保障:健全學校疫情防控體系,成立校長第一責任領導小組,責任分工到人;成立學校、年級、班級、家長四級防控體系;成立教育、醫療、疾控、社區聯防聯控機制。(2)制度保障:依據學校實際情況制定開學方案、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和健康管理、清潔消毒等工作制度。(3)物資保障:根據學校規模和教職員工、學生總人數配備體溫監測、個人防護、消毒用品等物資,購進物資實行查驗證管理,確保生產正規、質量合格,危險物品應安全存放[7]。2.2教育培訓工作。開展培訓、應急演練應做到內容全面、全員覆蓋兩個要點。內容包括:肺炎知識、手衛生、口罩佩戴方式、開學各流程及注意事項、肺炎疫情應急處置等;人員覆蓋:教職工、學生、家長、校醫。2.3人員健康管理工作。人員管控是防控的重點環節之一,入校前、在校期間、出校活動軌跡、返校核查等各環節的人員管控均是關鍵,是防控外來輸入的重點。(1)提前掌握教職工和學生健康狀況,建立健康狀況臺賬;(2)開學前收集所有人員健康信息,確定返校名單;(3)不能返校人員四精準:“地區精準、班級精準、14天健康精準、返校安排精準”,建立“因疫情不能返校人員”健康監測和管理臺賬,做好因病缺勤追蹤;(4)境外師生未接到學校通知一律不返校。如返校,嚴格執行當地規定進行核酸檢測和隔離醫學觀察,解除隔離后且身體健康方可返校學習和工作。2.4校園衛生管理工作。(1)環境衛生:開學前做好教室、功能室、校園外環境等處的開窗通風、清潔、預防性消毒,參考《學校和托幼機構預防肺炎疫情衛生清潔消毒指引(第二版)》[8]。(2)飲水衛生:該校飲用水為桶裝水,開學前查驗飲水機、桶裝水合格證,桶裝水水質檢測合格報告、供管水人員健康證,進行飲水機清洗消毒及記錄。(3)空調衛生:開學前開展空調清潔消毒及記錄,空調使用和消毒參照《關于印發肺炎期間公共場所電梯(扶梯)及空調通風系統相關指引(第二版)的通知》[9]。

3入校及在校期間的疫情防控環節

3.1測溫環節。該校是全寄宿制學校,如同一個微型社會,涉及集體返校、晨午晚檢、食堂就餐、宿舍管理、體育課等多環節、多場所的疫情防控,其中入校測溫和在校期間的晨午晚檢環節是疫情防控的關鍵(見表1)。衛生管理與醫學教育2020年7月第14期學校應統一測溫時間、地點、測溫部位、測溫人員;晨、午、晚檢重視但不局限于發熱,其他健康異常狀況(咳嗽、乏力、腹瀉等癥狀)也應引起重視。體溫監測要綜合青少年生理基礎、情緒、環境、流行病學史、既往史等各項因素做出判斷,區分發熱和體溫波動。既要防控到位,又要避免防控過度。3.2飯堂就餐。該校食堂在入口和出口處增設洗手設施,強調餐前餐后手衛生;食堂餐桌拉開間隔、設置擋板和口罩掛鉤,實行分時段、分區域、分號碼就餐;嚴管食堂環節、物品、餐具消毒。3.3住宿管理建立學生宿舍專人負責制,嚴格學生宿舍樓門管理,實行憑證出入和體溫排查。宿舍內環境以清潔為主,加強通風,每天開窗通風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鐘;宿舍外環境每天由專人進行清潔和預防性消毒并登記。3.4體育課管理。體育課在保持距離的基礎上可不戴口罩,上課前應有序摘除口罩,放入密封袋各自存放,課前、課后做好手衛生。3.5健康追蹤及復課要求。無流行病學史的疑似發熱病例應安排至發熱門診定點醫院就診,學生就診應向醫院說明:姓名、學校、班級、班主任聯系方式,就診后立即向班主任反饋就診結果,班主任及時反饋給校醫,健康異常教職工就診后應直接反饋給校醫。師生復課應帶診斷病歷、證明或病愈證明返校。3.6清潔消毒管理。清潔、通風為主,預防性消毒為輔,指定專人熟悉隨時性消毒,出現突發情況應及時到位、正確處置。考慮學生群體尚在成長期和消毒制劑的危險性,要注意消毒用品的保管、消毒操作人員的培訓和操作,防控到位的同時,避免過度消毒和安全事故。3.7人員管控。教職工、學生每日健康監測;控制校內人員密度、控制聚集性活動;共同生活居住的家庭成員及相關人員健康狀況和風險接觸信息報告制度;需出校學生,須嚴格履行請假程序,追蹤其外出活動軌跡,強調做好個人防護;重點崗位工作人員做好個人防護;非校外來人員進入校園執行嚴格的審批報備,體溫監測,軌跡核驗等制度,在工作過程中減少與師生解除,全程做好防護。

4結果

該校教職工513人,學生2932人,自第一批復學(4月27日)至全面復學后兩周(5月22日)體溫監測共185345人次,共有44人(占1.28%)至發熱門診就診,其中發熱(≧37.3℃)癥狀39人,占1.13%,咳嗽癥狀11人,占0.32%;乏力癥狀5人,占0.15%;腹瀉癥狀7人,占0.2%;流鼻涕癥狀2人,占0.06%,詢問有流行病學史0人。事實證明,復學前人員管控、健康狀況追蹤和前期培訓教育均有積極意義,教職工、學生的疫情防控意識、配合度均較高。

5討論

通過多層次、多方位、多環節的疫情防控措施,該校復學期間未發生肺炎疫情爆發,再次證明了黨和政府抗擊肺炎疫情政策的正確性。此次學校疫情防控既凸顯出一些問題,也及時的解決了一些問題。比如以往部分區域衛生、教育聯動不足,教育部門重視教學,忽視學校衛生工作的局面得到了很大改善,提高了學校領導對傳染病防治的認識和重視程度,多部門的積極溝通、通力合作是抗疫勝利的關鍵;學校衛生技術人員長期配備不足、專業性不強的問題也的到了高度重視,各學校均開始積極完善校醫室建設和人員配備;肺炎疫情防控也對校園管理、傳染病上報及管理、人員管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學校的智慧校園建設也因此更進一步[11]。衛生、教育等部門聯防聯控,師生、家長的高度配合,重點環節的落實到位都是學校疫情防控的關鍵,是學校安全的保障。

作者:邵際曉 李曉霞 單位:1.深圳市坪山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2.深圳市龍崗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