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人文主義教育思想的應用
時間:2022-04-08 11:07:27
導語:英語人文主義教育思想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人文主義教育思想的內涵
所謂的人文主義教育其實并非一種完善的理論概念,而是一種隨著人類的認知而不斷進步完善的思想,面對不同的發展時代,人文主義教育思想都有著不同的思想內容。在人文主義教育思想的萌芽期(即文藝復興時期),人們因為眼光的局限,對人文主義教育思想的理解與認知也就十分有限,當時的教育界普遍重視以古典語言與古典學科作為教育的核心,認為人才培養的目標就是要培育出可全面發展的人才。[1]此時期人文主義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維多里諾認為,只有做到身心兼顧,德智并重,發展兒童個性與培養社會責任感相結合的教育,才是人文主義教育思想的最高境界,而現今我國正在大力倡導對于人才的素質教育,即要求學生不僅具備學科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實力,還應該具備高標準的整體素質,保證學生在走向社會之后,可以適應瞬息萬變的社會環境,還可以在該環境下有所作為。
(一)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學及實踐能力
目前,英語專業已不再是文史科類學生的專長,眾多理工類高校都已開設了這一專業課程,理工類開設該專業的目的就是為了培養科技英語人才(包括科技英語翻譯人才等),但由于長期的文理分科,致使理科學生擅長邏輯思維而缺乏人文知識,他們對語言的低敏感程度,讓他們的英語學習能力明顯弱于文科生。通過筆者對眾多高校英語專業學生的觀察與研究發現,多數學生對于英語的自學與實踐能力其實都不強,近八成學生的英語知識主要是依靠課堂上教師的教授來獲得,只有不到兩成的學生會在課后進行自主學習與實踐。而在英語的實際應用中,學生長期受到啞巴英語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影響,在英語的口語表達方面十分吃力,自主創新更是難上加難。[2]鑒于這種畸形的學習狀況,筆者認為,英語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必須貫徹人文主義教育思想,想方設法讓學生掌握自學與實踐的能力,讓學生做到可以全面發展,從而適應社會的需求。
(二)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過去傳統的語言教學思想認為,英語教學的要求就是為了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語言知識與語言技能,受這種思想的影響,許多英語教師都十分重視語言教學,重視學生發音的準確性、語法的正確性及語言的流暢性,而對學生英語學習的整體情況則不聞不問。換句話說,教師只注重學生語言基本能力的培養,卻忽視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這就直接導致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思維狹窄,知識局限且難以創新。要想改變這種狀況,英語教師就要注重人文主義教育思想的貫徹,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三)促進學校設置相關課程
在很多理工類高校,設置英語專業課程的主要目的其實還是為了輔助理工科學生更好地掌握專業知識,而中西方文化方面的教學卻只是被作為一類選修課來對待,如此設置雖說是為了讓理工類學生更好地學習其專業理論,但這種教學卻使得學生喪失了對于人文知識的普及。[3]在教育改革的影響之下,雖然部分高校開始漸漸注重對人文主義教育思想的貫徹,但到了真正開展校內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時,貫徹人文主義教育思想的意識卻被再一次忘卻,殊不知這種忘卻恰恰使得學生在實際的社會實踐中降低了競爭力。
三、在英語教學中貫徹人文主義教育思想的途徑
(一)應樹立人文主義的教育思想
教育,就是為了啟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在學習中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出自己的潛能,對于語言類知識的教學同樣也不例外。英語教師作為語言教學的引路人,就更應該努力去改變自身對于教育的觀念,讓教學重新回歸到對學生思想的引領,嘗試以開放的思維態度去努力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讓學生的創新能力盡可能得到最大的挖掘。這種教育的探索與引領,會直接激發出學生對于自己所學專業的熱愛,在對專業知識理解力得到提高的同時,自身思維也會得到拓展。
(二)使學生構建起合理的知識體系
在我國的理工科院校,很多學生在中學的學習階段就被灌輸了重理輕文的思想。在選擇就讀英語專業時,長期的理工科思維模式就會讓他們在人文精神的理解與學習上變得很吃力。面對這類學生的學習狀況,英語教師就要嘗試著去改變他們對于知識的理解構架,讓他們走出理工類數據式思考的模式,逐漸培養出對于人文精神的領悟。如此一來,學習英語專業的學生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就不會僅僅局限于對英語基礎類知識的應用,而是要將學習的范圍擴大,從整體上進行學習,包括學習人文知識與藝術理念在內的所有與英語相關的知識,以此來豐富自身的知識結構。[4]如今的語言學習者是未來的語言工作者,所以,面對今后可能會遇到的所有與英語相關的常識,學生在早期的學習階段就要試著去理解,去體味,真正做到對于英語的理解,而不是單純地掌握。
(三)教師應及時更新自己的教學內容
語言教學有很多的意義,只要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做到合理的引導與指示,就會對學生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1.有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自我發現、自我反思與自我尊重等思想。2.有助于在教師與學生之間建立起良好的互動關系,讓教學課堂更加多元化。3.有助于使學生認識到自身及他人的好品質,幫助學生進步。對于語言教學的內容,教師不應該只單純地注重英語詞匯與語法方面的教學,還應該對學生的理解判斷能力起到培養促進作用。因此,在英語課程安排上,教師要認真理解人文教育的實質,保證學生可以得到全面發展。
作者:劉暉麗工作單位:渤海大學大學外語教研部
- 上一篇:垃圾中轉站實地調研匯報
- 下一篇:領導班子黨風廉政建設剖析材料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