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語生活化教學論文7篇

時間:2022-12-16 10:17:07

導語:高中英語生活化教學論文7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英語生活化教學論文7篇

第一篇

1.充滿生活氣息的教學內容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導“生活即教育”。的確,當教學內容與生活溝通,融入生活化元素時,會更有魅力、生動形象,富有吸引力,充滿生命力。反之,脫離生活的純粹說教,就顯得空洞、枯燥,難以引起學生學習熱情,教學效果自然不佳。另外,當前的高中英語教材,更關注學習者的生活經驗與體驗,編排的內容更貼近時代、生活與實際,對“生活化教學”是十分有益的。所以,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創造性加工與整合,將教學內容活化成實際生活,引入鮮活素材,如影視作品、新聞圖片與素材、報紙雜志等,讓學生們覺得親切與自然,在已有的生活經驗上拓展與升華,熱情昂揚。

2.寓于生活背景的教學活動

社會語言學家指出,語言環境在語言學習中的作用是不可小覷的,直接影響了學習者的學習動機、態度與效果。而課堂是學生學習英語的主陣地,為了讓學生更好的內化語言知識,教師要讓生活走入英語課堂,讓學生在真實生動的語境中探索與學習,汲取富有活力的語言知識。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適當的將教學活動寓于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與情景中,營造生活化語境,搭建生活實踐平臺,讓學生有機會運用語言材料,提高應用能力。如根據電影電視、廣告、旅游等單元話題,憑借生活與生活經驗來組織討論、角色扮演、對話表演等各種活動,讓學生擔任不同角色,在生動真實的生活化語言環境,發揮潛能,強化主體意識,培養生活意識,輕松愉悅的學習知識,內化語言。

3.拓展課堂之外的實踐練習

在新課程標準下,課堂應該是開放型的,不能僅僅講解教材上的知識,也不能局限于課堂,還要利用一切機會,給同學們創造與拓寬語用環境,引導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生活,讓學生有意識的發現與收集日常生活中的豐富英語知識,在生活實踐中運用所學的英語語言,提高交際與運用能力。同樣,對于高中英語教學也是如此,教師要注意向課后拓展延伸,布置生活化的實踐練習,做到學以致用,也強化學生觀察、創造能力,明白英語就在身邊。如教學“祈使句的間接引語”這一語法知識點后,英語教師可布置生活化的學習任務:采訪幾位任課老師,更好地認識班規校紀,而后課堂上相互交流討論怎樣運用間接引語來匯報采訪結果,遵守班規校紀。再如組織一些課本劇表演、英語演講賽、英語朗讀、說英語故事等競賽活動,豐富學生課余生活,也提高學生語言表達水平。或者根據單元話題,要求學生借助現代網絡、校園圖書館、生活場所等渠道收集相關圖文資料,完成個性化的英語墻報、手抄報、調查報告或者其他設計作品等,拓寬學習空間。總之,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意識到語言學習不單單是教授語言知識點,還要注意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的溝通與聯系,給學生提供生活素材,創造生活化實踐活動,讓學生發現知識源于生活,并能夠運用所學的語言知識用于生活實踐,交流表達,提高綜合運用能力。

作者:陳志紅 單位:江蘇省鹽城中學

第二篇

1.創設教學情境,組織生活化的教學活動

想要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首先教師需要創設一定的生活化教學情境,活躍課堂氛圍,從而使學生更踴躍地參與到英語課堂中來,以此激發出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按照新課改的要求和教學理念,應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結合教材,進行有針對性的、生動有趣的教學,并將課堂教學與生活化的內容結合起來,按照學生的興趣,將教學內容融入到學生的生活中,從而激發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

2.結合聽、說、讀的訓練,并滲透于寫作教學中

英語的聽說讀寫是分不開的,所以英語寫作的訓練也一定要結合聽說讀的訓練。聽,是一個語言輸入的過程,一方面,學生能夠在聽的過程中接觸語言,增強語感,這對學生能在寫作中熟練使用得體的語言有很大的幫助;另一方面,聽與寫的結合可以加強學生的反應速度與寫作速度,還可以檢查學生英語的掌握程度與聽力能力。至于聽寫的內容,可以是單詞、詞組、句型,甚至是文中的段落,聽寫時教師要注意保證語速適中。聽與寫一個是語言的輸入,一個是語言的輸出,同樣都是學生熟悉語言的過程。讀,即閱讀。高中英語教材中每一單元都有一個特定的主題,涵蓋著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師可以分析教材中閱讀材料的寫作風格與技巧,引導學生將這些技巧運用到作文的寫作中去。例如在高一第一單元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去總結描述人物的寫作技巧;又比如:在一個敘述事件的模塊學習中,可以引導學生發現first、next、then、finally等描述事件發生順序的連接詞,并將這些連接詞運用到平時的寫作中,使段落更有條理。

3.為學生提供生活化的寫作素材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高中英語教材越來越貼近生活。教師平時需要收集,或是利用教材中較為生活化的素材,例如音樂、網絡、旅行、風俗等等,使英語教學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如此一來,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對英語學習更加有興趣,另一方面,可以引導學生注重英語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4.采用多種形式對學生的英語作文進行批改

英語作文的批改是作文訓練中較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在該環節中,教師能夠得到學生的學習反饋,學生可以得到老師的建議、指導。教師在批改學生的作文時,需要結合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對學生的英語作文進行修改;采用靈活多變的批改方式,指導學生自我修正;進行全班交流與討論,指出學生英語作文中的優點與不足。當然,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能夠讓學生參與到作文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同時,教師在評判作文時要注重一定的技巧,如果只是單純地將學生作文中的錯誤指出,可能達不到批改的目的。這時,教師需要讓學生自己總結這屬于哪方面的錯誤,是否在這一方面掌握得不夠扎實,并且以后要注意關注這類問題,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警惕性,從而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教師還應該作好記錄,對學生作文中出現較多的錯誤在課堂上進行統一的講解,對于結構好的文章或是精彩的段落單獨在課堂上評析。結束語:英語寫作的提高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需要不斷地輸入語言知識,想要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英語教師便需要在平時的教學中重視英語寫作的訓練。

作者:周琳 單位:江蘇省泰興中學

第三篇

一、教學內容生活化

本單元的話題是HealthyEating即健康飲食,這一話題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人們每天都在eating,如何才能做到健康呢?需要我們合理搭配日常飲食,拒絕垃圾食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舉出一些因不良飲食習慣而導致身體不健康的實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合理膳食,多運動。

二、高中英語教學過程與方法生活化

1.創設生活化的場景

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一些事物,讓學生去判斷哪些是健康的飲食,哪些是不健康的飲食。同時讓學生列舉出生活中的健康食品和不健康食品,說明健康的食物會給我們帶來哪些好處以及垃圾食品造成的危害。讓學生在看中問、問中答、答中解。

2.閱讀教學生活化

本文的閱讀內容是通過兩家餐館的競爭,最初是暴露了兩家餐館飲食上存在著不足,王××的餐館食物太過油膩,而××的餐館食物又過于清淡,最后通過彼此合作各自改正了不足。其實也可以對學生的挑食問題加以糾正。可以現身說法,現在有很多孩子因為不均衡的飲食太肥胖或營養不良,可以鼓勵學生從自身或其他同學身上找出問題并探討加以解決。最后讓學生懂得,吃太多的肉類容易使身體營養過剩,導致身體亞健康。此外,素食主義者也不利于身體的健康成長。

3.以讀促寫生活化

閱讀完文章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明白了合理膳食的重要性,讓學生課后寫一些關于合理膳食的一些可行性建議,以及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這個任務對學生來說有生活實際意義,體現了閱讀教學的以讀促寫,以寫促讀的高效課堂。總之,生活化課堂的創建是英語教學的關鍵所在,創設生活化的場景,教學方法生活化,教學過程、教學方法生活化等的凸顯,讓學生在生活中學英語,在學習英語中體現生活化,實現英語教學與生活手牽手,真正實現二者的完美結合。

作者:楊東穎 單位:吉林省通化市靖宇中學

第四篇

1.生活化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

在傳統的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主體,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英語教師灌輸給自己的英語知識,不能充分地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學生慢慢地就會喪失學習英語的興趣。學生的英語成績和英語能力可想而知。而生活化的教學模式能夠將英語學習融入到實際生活之中,讓學生真正體會到自己在課堂教學中主體地位,能夠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提高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效果,提高自己的英語成績和英語能力。作為一種語言,英語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服務于生活,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將生活化教學模式廣泛地運用于高中英語教學,能夠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英語與生活之間的關系,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英語實踐能力,從而為學生以后的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2.高中英語生活化教學模式的具體方法

2.1教學內容要貼近學生實際生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將生活化教學模式應用于高中英語教學,首先要求高中英語教師在設計自己的教學內容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生活的實際情況,使教學內容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當高中英語教師設計的教學內容貼近學生的實際情況后,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從而極大地提高學習效率。另外,學生也會將生活和英語相結合,從而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2.2開展生活化的英語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任何一門學科的教學都離不開一定的活動。高中英語教學也不例外。在開展高中英語教學活動時,英語教師應想方設法將教學活動融入到生活當中。當教學活動融入生活后,學生就能夠在英語教學活動中體驗生活,并積極參與到英語實踐學習活動中,以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和創造性,有利于培養和增強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所以,要求教師在英語課程教學過程中,必須設置各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將教學課堂走進生活,讓學生走入自然,走人社會。例如,開展英語競賽。競賽形式主要包括英語演講、英語手抄報、英語廣播、英語節目等,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英語實踐平臺,并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和積極性,同時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2.3英語教師應運用生活化的教學語言去感染學生

語言環境不僅能直接影響高中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還能夠反映生活實踐中學生英語的應用能力。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創設良好的英語語言環境,幫助學生掌握英語語言的學習方法,從而提高高中生英語的表達能力。

2.4布置生活化的課外作業,拓寬學生學習英語的途徑

一節課的結束并不意味著教學活動的結束,課外作業是課堂活動的延伸,是課堂活動的必要補充。僅僅在課堂活動中應用生活化教學模式是遠遠不夠的,英語教師還應將生活化教學模式拓展到課外,布置生活化的課外作業,從而拓寬高中生學習英語的途徑。布置生活化的課外作業,離不開學生的引導。在日常英語學習過程中,教師必須指導學生關注生活化英語語言和知識。比如學生喜歡運動,教師可以以此引導讓學生,讓學生用英語表達各種運動項目、解說自己對運動的喜愛等等。從而讓學生走出課堂,將英語應用到生活中,從而形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作者:薛彩金 單位:山東東明縣實驗中學

第五篇

一、將教學話題生活化

在現行蘇教版牛津高中英語教材中,很多的單元和知識點都是與生活緊密相關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將所學的內容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比如能夠引起學生興趣的內容,如社交禮儀、飲食文化、風俗習慣、興趣愛好這樣的能夠在生活中用到的話題。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除了知識點、語法的講解,也要注意日常生活話題的講解,要融入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內容,激起他們對學習英語的興趣,能夠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這不僅是對所學知識的不斷練習和鞏固,也是對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一種培養。例如在高一英語模塊1,Uniton“eschoollife”內容時,教師可以打破常規教學模式,跳過慣常的知識點、單詞和語法的講解,而是將全班同學分成若干活動小組,以分組討論的形式讓學生自己討論每個人每天的學校生活是怎樣的,每天都上了哪些課完成了哪些任務和進行了哪些課余活動,這樣一來,既把討論的內容同所要講的知識點聯系起來,讓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掌握了知識,又鍛煉了學生的口語,提高了英語運用能力,最重要的一點是將枯燥無味的知識點和學生日常的生活聯系起來,激發了學生的親切感,讓學生更有興趣參與到討論中去,從而更好地掌握知識。現行的蘇教版英語教材越來越貼近學生的生活,其中涵蓋了許多貼近學生生活的話題,例如網絡、美食、旅游,增強了英語教學的趣味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手段讓學生觀看英語類的視頻,并從中滲透一些英語知識,讓學生愿意并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去。因此在教學話題的選擇上,教師應該找一些與生活貼近的教學內容,引起學生的興趣進而提高英語學習能力。

二、將課堂設計生活化

要想讓課堂設計更富有生活化,教師的教學方法就應該更為靈活,要融入更為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要以學生為課堂的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方式,讓學生學會自己學習和思考。同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的手段,讓學生可以更為清晰直觀的對所學的內容進行更好的了解。由于我們現在的英語學習內容中,很多都是西方的文化背景,而中西方的文化背景是有很大的差異性的,許多西方的文化背景,中國學生并不熟悉,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就會將固有的思維模式帶入到語境中去,這樣就會造成了錯誤的惡性循環。因此教師將課堂的設計生活化以貼近學生實際生活就顯得尤為重要,才能能使課文中的內容和知識點貼近學生生活,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既體驗多元文化的知識灌輸又無差異文化的生疏感。例如在教學蘇教版高一英語模塊1,unittw“oGrowingpains”內容時,教師在講解課文之前,先用多媒體的方式導入,讓學生看有關這一單元教學的內容簡介,給學生一種很直觀的印象,讓學生了解這一單元將要學習什么、有哪些內容以及如何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去,通過短片的介紹可以讓學生對將要學習的內容有大致的了解和思考,那么在進行接下來的學習內容時,學生就會很快地進入角色,投入其中。筆者在教授本單元時還給學生播放了曾風靡一時的美國家庭劇《成長的煩惱》片段,既激發了學生對不同文化下同齡人生活狀態的興趣,又自然地導入了課本知識的介紹,學生普遍反應出極高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其次,教師還可以適時地向學生介紹了西方國家的文化背景,讓學生豐富了視野,讓他們體會到中西方的文化差異,幫助他們將所學的內容應用到生活中去,這對于學生在今后的英語學習中來說也是十分有益處的。

三、將教學方式生活化

在教師教學的過程中,要與生活的實際情況緊密聯系起來,將課本知識生活化,這樣在調動起學生的興趣的同時也會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的知識點。尤其是在講述枯燥的內容的時候,教師更應該將教學方式變得更加生活化,讓學生更樂于參與其中。如讓學生將所學的課文的內容情景再現或者以表演的方式來展現,都是將教學方式生活化的很好方法,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將英語應用到實踐當中。學生在課文內容情景再現或者表演的過程中,不僅掌握了知識而且英語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升。例如在教學蘇教版高二英語模塊6,unitone“laughterisgoodforyou”時,就鼓勵學生以表演的方式來重現課文內容。在課前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讓同學自己準備道具來演繹各種各樣的喜劇模式,經過充分的準備后再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表演。這樣一來學生在準備的過程中就逐漸的掌握了英語知識點,更多的進行了口語和能力的鍛煉,這無疑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式。在表演的過程中,有條件的話還可以將表演過程現場錄制下來,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自信心和表演能力,也讓他們對英語課堂投入了更多的興趣和學習熱情。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自我思考和自我學習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提高。這種將教學方式生活化的方法,應該得到更為充分的重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以一個引導者的身份帶學生進入教學環節,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進行自己理解和思考,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知識點。,這樣可以提高學生自己學習的能力,讓他們更加享受自學所帶來的樂趣。

四、將教學策略生活化

生活化無疑就是要讓人與人之間增加更多的交流,而從高中英語教學來看,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一直都是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的主要任務就是聽和記,因而很難讓學生參與到其中。為了更好的讓學生掌握英語知識,教師應該將教學策略生活化,也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學生分為若干組,讓他們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互相學習,取長補短,這樣對學生的學習也會有很大的幫助。例如教師在教學蘇教版高一英語Wishyouwerehere一單元時,其中涉及到了虛擬語氣這一語法點,這一知識點相對比較枯燥而且不易理解,學生很難掌握。本人就教學這一語法知識時以當時在美國流行歌曲排行榜上連續上榜數周的歌曲“anythingcouldhappen”為導入,這首歌名本身就是一句典型的虛擬語氣的句子,以此曲導入該語法點的導入,可以很好的消除學生學習語法的枯燥感,寓教于樂。其次,針對這一語法的特殊性,可以就其中所涉及的三種不同時態讓學生分別進行模仿操練,還可以讓學生以小組討論的形式結合自己的生活閱歷進行積極的討論,互相幫助答疑解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讓每個人都能夠掌握知識點,實現了將英語學習貼近生活。

五、課外活動的實踐化

課外活動是將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習的知識進行檢驗的很好的方式。教學的目的就是希望學生可以將多學到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因此,教師應該經常性的為學生安排一些能夠運用到英語知識的課外活動,讓學生學以致用,以達到最好的學習效果。例如在教授關于“飲食”這一單元時,本人在課前要求學生進行有關各國飲食及其飲食習慣的課題調查,學生可以任意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國家的飲食,將資料進行整理和收集,最后以小組展示的形式進行。在進行調查的過程中,賦予了學生自主選擇的權利,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學生更愿意主動投入其中,并運用各種方式得到相關的資料。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能力會得到很大的提升,而且在最后的資料匯總展示環節中,學生可以選擇演講的方式或者表演的方式,這又可以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又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信。學生時期正是對周圍的一切充滿好奇的年紀,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將教學內容融入到生活中,這樣會讓學生發自內心的熱愛英語。英語不是僅僅為了考試的科目,而是應該應用到實際生活中的科目。而要想學好英語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將所學到的內容應用到生活中去,在生活中檢驗所學的知識,從而使英語能力得到更為全面的提升。教師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和教材合理安排到一起,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更好的基礎。

作者:趙萍 單位:江蘇省昆山市昆山文峰高級中學

第六篇

一、高中英語生活化教學的積極意義

通過英語的生活化教學我們發現,生活化教學所具備的一些積極意義對我們的教學十分重要。

1.生活化教學可以活躍教學課堂,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可以讓師生雙方都能夠進行積極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在課堂中,學生的思維和情緒變得更為活躍,而教師也被學生的情緒感染,這樣的教學模式讓整個課堂變得更為活躍。

2.生活化教學讓學生擁有了自由表達、交流的環境。教師在教學中利用相關材料創設生活化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進行會話和交流,學生能夠自主地探索和把握知識,課堂從傳統的教師單方面授課變成了生生、師生間的互相溝通,完全給予學生在課堂上自由表達和交流的環境。

3.生活化教學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給予學生自由發揮與表達的機會,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

二、生活化教學的策略

1.創設生活化的教學環境。首先一定要以學生為課堂的主體,從學生的生活出發。在準備高中英語教學材料的時候,一定要結合學生的具體實際和學生的學習興趣來設計教學內容,靈活運用教材內容進行教學,而非生搬硬套教材內容。教師將自己的生活,學生將自己的生活都帶入課堂,充分活躍課堂氣氛,使課堂多元化,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2.利用教材中已有的生活化素材進行教學。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們的教材內容越來越貼近學生的生活。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可以就近取材,直接利用教材內容,其中所包含的網絡、音樂、旅行、閱讀、風俗習慣等內容都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自主參與到英語教學活動中。因此在進行生活化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選取那些更為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內容,讓高中英語的生活化教學得以順利進行,從而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通過提問可以讓學生將自己今天在生活中的體驗和未來幻想中的世界和生活結合起來,積極地參與到課堂的討論中。

3.結合學生的生活將其融入教師的教學方案和學校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可通過組織生活化的教學活動,或者聯系生活實際,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其中。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實踐活動的時候,可以創設機會讓學生充分體驗生活、感悟生活。例如,創設英語競賽、演講比賽、課堂表演等活動,為學生提供表達的機會和平臺,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鍛煉學生的口語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

4.將英語運用于課堂之外,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教師還可以把教學延伸到英語課堂之外,通過學生在生活中實際地運用英語進行對話來提高學生的英語組織和表達能力。對于學生而言,學習英語最為困難的就是如何運用英語進行對話和交流,因此我們也要充分利用英語課堂外的時間,讓學生得以充分鍛煉。如,我們可以要求學生在和同學交流的時候適當地運用英語進行會話,表達自己的想法。還可以利用網絡通訊工具,建立一個專門用于英語交流的班級QQ群,學生在這個群內都只能用英語進行交流,教師則在群中充當指導角色,任學生自由發揮自己的水平,老師只是適當地指出學生的問題,提高學生使用英語的能力。此外,教師還可將課內外結合起來,將教學延伸到學生的生活中,引導學生在生活中主動說英語,更好地激發學生對英語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英語教學在新課程改革以后與實際生活結合得越來越緊密,在生活化的教學中,我們要運用學生實際生活中的內容創設一定的生活情境,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使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來,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從而達到教學的最終目的,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

作者:孫華芹 單位:陜西省韓城市西莊中學

第七篇

1.生活化教學模式對提高高中英語教學效率的影響

知識來源于生活,語言的產生和發展與社會生活水平息息相關。高中英語教學的目的就是通過讓學生對英語這門語言的掌握和使用,能夠在情感態度價值觀上得到發展,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拓展眼界,提高素養,發展思維,進而在創新能力、交流能力等方面得到更進一步的提高。各門課程的教學與日常生活聯系都非常緊密,互相影響和作用。因而將生活化教學模式應用于高中英語教學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為進一步學習更多先進的科學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2.實施生活化教學模式的必要性

目前新的高考模式改革的方案已經落地,高考英語改革在舉國關注中也重錘敲定,即實行社會化考試,一年多考,將學生的最高分計入高考總分。這一模式在全國引起了巨大的反響,主要的爭論點在于許多人認為該模式對學業負擔已經很重的高中學生會雪上加霜,因為從中國的實際情況來看,對于影響到學生前途命運這么重要的考試,許多家長和學生總有一種分分必爭的心理狀態,個別還有一種非要考到滿分為止的“霸氣”精神,從這點來說,新的高考英語模式確實大大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負擔。筆者注意到國家考試中心相關人員就此做了一個解讀,新的高考英語命題會更加注重生活化,考查學生運用語言的真正能力。假如對于某位學生來說,他一年參加兩次考試,兩次成績幾乎處于同一水平上,不會有太大的起伏。因而從命題的角度來看,會更加注重生活化傾向。對應于高中英語教學,也應未雨綢繆地改變教學模式,制定出相應的教學策略。

3.生活化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3.1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氛圍,營造和諧的教學生態

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以人為本”的理念深入人心,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這一核心理念貫穿于教學設計階段、、教學階段、教學總結階段等,充分考慮了學生的實際情況,并兼顧了個體差異及后續發展目標,以發展的視覺去看待學生。另外,教師還需緊密聯系生活實際,以此為導向創設教學情境,組織教學資料,打造出生動活潑的生活化課堂教學氛圍,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生活體驗中學習英語,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有效地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質量。

3.2高中英語教學情境的創設要充滿生活化氣息

切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創設出熟悉而又充滿新意的語言教學情境,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創設教學情境的過程中,融入生活化元素,既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感,又可以促使學生主動學習。例如,每個人心目中最重要的人就是父母,他們辛勞的付出深深地感染了每一個人,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每逢母親節或父親節,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自己動手制作卡片,對父母送上最真摯的祝福,請用中英文對照的形式寫下自己的肺腑之言,以感激父母的養育之恩。

3.3以生活化為根據,培養學生的實踐與創新能力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引入生活化概念,使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通過探索、合作、交流、溝通等方式,學會熟練地應用英語,進而達到英語知識與實踐能力同步發展的目的。首先,教師在課前制作好PPT課件,利用現代教學技術將名家畫作展示給學生,同時配以古典音樂,使課堂教學充滿古色古香,在濃郁的藝術氛圍中感染學生的情感,為后續課程的講解做好鋪墊。其次,以學校要開展校園藝術大賽、舉辦藝術節、開展名畫藝術鑒賞活動等方式為前提,動員學生盡量以自己所知曉的英語詞匯,對名家畫作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自主分析。再次,引入聽力材料,對一些畫家及其畫作進行介紹,例如梵高的《向日葵》,徐悲鴻的《馬》等,同時輔以匹配的圖片,使學生對本課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再讓學生分別以名詞、形容詞、動詞等英語詞匯將自我理解的畫作進行表達。最后,讓學生通過對中西繪畫藝術差異的分析,引入口語對話部分,教師引導學生聯系以前所學的英語詞匯,對各名家與畫作進行評論,將學生評論的重點與精華改編成對話,讓其他的學生進行參考、模仿與練習。

作者:韓曉明 單位:山東省平度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