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范生英語情景教學法研究

時間:2022-12-17 03:07:10

導語:師范生英語情景教學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師范生英語情景教學法研究

摘要:該文闡述了情景教學法的含義及作用,分析了初中起點公費定向師范生英語教學的現狀,結合自身課堂教學經驗,運用情景教學法創設了多種直觀生動的教學情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學習氛圍,從而提高知識的生成效率。

關鍵詞:情景教學法;公費定向師范生;英語教學

為了加強農村初中教師隊伍的建設,各地紛紛響應教育部項目的號召,越來越多的本科院校開始培養初中起點本科層次公費定向師范生。面對這一批從初中畢業直接進入大學的特殊學生,筆者將情景教學法有效地引入到英語課堂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創設多種直觀生動的真實情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主體意識,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及認知效率,力圖實現初中英語與大學英語的無縫銜接。

1情景教學法概述

情景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和獲取知識或技能,并使學生心理機能得到發展的方法。(A.S.Hornby,1981)情景教學法突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靈活地創設了各種真實語言情景,將枯燥乏味的知識轉化成生動活潑的語言,使學生對教學內容理解得更直接深刻。它有利于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與創造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初中起點公費定向師范生英語教學的現狀

2.1學生水平參差不齊,聽說能力差。這些學生雖都是湖南省內各縣鄉的優秀初中畢業生,但由于各縣鄉地域差異懸殊,當地初中師資力量和教學環境有限等原因,學生的英語基礎水平參差不齊,聽力水平和口語交際能力不容樂觀。學生面對聽力學習存在緊張焦慮心理,聽力材料稍長或是語速變化都會直接影響其對聽力材料的理解。英語語音知識的缺失也是造成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差的主要原因,個別學生甚至不會音標拼讀,僅憑記憶發音。2.2英語學習興趣不高,課堂參與低。學生習慣了中學“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對大學教學偏理論與強化自主學習能力的方式不太適應,加上自身語言交際能力稍差的原因,面對稍多英文的語言教學環境,學生普遍存在著聽不懂、不會說又怕說錯的尷尬處境。不敢開口說英語、又害怕說錯鬧笑話的復雜心理直接影響著學生英語課堂參與的積極性。久而久之,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就會慢慢減弱。2.3英語學習信心不足,有畏難情緒。這些學生是初中畢業直接進入大學的,15、16歲,年齡較小。中職階段兩年的通識教育培養相對來說比較寬泛,沒有過多的應試教育和題海戰術,跟高招生在基礎知識水平上有一定的差距。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缺乏自信心,詞匯量又不多,面對長篇閱讀課文常常望而卻步,存在畏難情緒。英語語音知識的缺失造成單詞識記困難,系統的語法知識體系又尚未建立,英語基礎較為薄弱,又怯于說英語。

3情景教學法在初中起點公費定向師范生英語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姆指出:“成功的外語課堂教學應當在課內創設更多的情境,讓學生有機會運用已學到的語言材料。”因此,筆者根據初中起點公費定向師范生的實際情況,結合自身課堂教學經驗,運用情景教學法創設了多種直觀生動的教學情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學習氛圍,從而提高知識的生成效率。3.1采用全英文授課方式,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我國的英語學習主要是在母語環境下習得,缺少真實語境和接觸英語的機會,這使得英語課堂成為學生接觸語言的主要陣地。因此,教師應堅持盡可能多地使用英文或是全英文上課,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對于學生而言,全英文的授課方式起初會存在不適應或是聽不懂的焦慮,但從長遠來看,對學生口語交際的表達和聽力理解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善與提高。Krashen也曾說過“語言學習的輸入必須是大量的,其目的是為了使習得者在豐富的語言環境中得到渲染和熏陶(Krashen,1982)”。漢語是表意文字,而英語是表音文字,兩者的形成與發展沒有絲毫的聯系。所以在英語學習中要擺脫漢語文字的干擾,學會用英文釋義英文,才能準確地把握英語詞匯的本義,幫助更好地理解閱讀材料。充分利用和創設社會語言情景替代母語作為中介進行外語講解和操練可以削弱母語的影響,增強外語實踐和用外語聯想外語的良好習慣。(章兼中,1999)例如,在講解“Fancymeetingyouhere”這句話時,可以先對比“Nicetomeetyou”的結構組成,讓學生得知“fancy”與“nice”詞性相同。接著用英文釋義“fancy”(fancyusedtoshowthatyouaresurprisedorshockedbysth.),在“surprised”和“shocked”兩個單詞上重音強調,最后用吃驚的口吻將“Fancymeetingyouhere”表達出來。學生在創設的英文語境中感受到了“fancy”的內涵意義。3.2巧問設疑及故事復述,創設完整的故事情景。美國教育學家布魯納指出:“教學過程是一種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持續不斷的活動。”在教學中,通過問題的導入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發散思維,促進參與課堂,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講授新潮基礎英語第二冊第五單元課文“Depression”(抑郁)時,筆者首先提出了一個問題“WhatisProzac?”,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泛讀課文,了解文章大概?!癙ro⁃zac”,專有名詞,釋義百憂解,一種治療精神抑郁的藥物。再結合文章結構精讀課文,通過設問“DoesProzachavesideeffects?Ifitdoes,whatarethey?”,層層遞進,環環相扣,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文章內容。而對于故事敘述型的課文,亦可在課文框架梳理及知識點講解完畢后讓學生進行故事復述。故事復述不僅可以檢驗學生對課文的掌握程度,還可以提高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如新潮基礎英語第三冊第五單元課文“Fortuneandthebeggar”(命運女神和乞丐)的故事,提醒學生復述時注意人稱和時態的轉換。在提問和復述環節,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盡量照顧到課堂上的每一個學生。鼓勵學生開口說英語,勇敢地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想法,不要害怕犯錯誤。即便學生答案錯誤,或是語言表達存在語法錯誤,也不要立馬否定或打斷學生,要委婉地糾錯。教師適時的鼓勵與肯定都能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增強英語學習的自信,激發主動學習的興趣。3.3運用圖片或實物直觀教學,展示真實的教學情景。在語言學科教學中,通過文字認識世界難免略顯單調又枯燥,若添加直觀圖片或是有聲視頻便能刺激學生的各種感官,化抽象為具體,化無聲為有聲,使學生身臨其境,體驗真實生動的畫面。筆者在講授新潮基礎英語第二冊第三單元課文“Tree⁃topsHotel”(樹頂酒店)時,先介紹了肯尼亞樹頂酒店的建筑理念及伊麗莎白二世在此繼承英國女王的文化背景故事。因為“上樹是公主,下樹成女王”的佳話,學生對此充滿好奇。于是,筆者在課文講解中穿插展示了樹頂酒店的相關圖片以及介紹視頻進行文化背景知識的滲透。視頻中樹頂酒店原生態的野生動物環境不僅開闊了學生視野,也加深了學生對西方文化歷史的理解。此外,教師在教授詞匯時也可借助直觀實物或是聯想情境幫助學生單詞識記得更深刻、更牢固。筆者在講解“ele⁃mentary(基本的;初級的)”這一單詞時,巧妙地聯系生活情景指引學生查看教室門牌板上“ElementaryEducationCollege(初等教育學院)”的表達方式,將教學內容融入生活情景當中,加強語言與情境的緊密結合,使抽象的語言教學具體化、形象化、情境化。在專業詞匯的教學過程上,也可通過直觀圖片的導入讓學生掌握專業術語的表達。如balancebeam(平衡木)、floorex⁃ercises(自由體操)、shotput(推鉛球)、110mhurdles(110米跨欄)等奧林匹克運動項目的英漢互譯可以結合項目動作姿勢圖片引入搶答競爭游戲機制,寓教于樂,活躍課堂學習氛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3.4利用模仿及角色扮演,再現生動的表演情景。在口語交際前期訓練中,模仿標準地道的語音對學生語音的自我生成至關重要,通過反復的模仿可以強化學生的基礎語言表達能力。筆者在第二學期課前十分鐘添加了ImitationShow(模仿秀)環節,要求學生兩人一組反復試聽并模仿教材聽力對話音頻中的原音對話,其余學生則通過此模仿對話完成練習冊相應的聽力練習,最后再播放聽力原音音頻進行答案校對。這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強化了學生的基礎聽力訓練,還能使學生把握不同情境下的語音語調,掌握地道的語言表達。在情景對話操練過程中,角色扮演的引入也是必不可少的。角色扮演顛覆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通過換位思考,揣摩人物角色心理,使知識運用情景再現,進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知識生成度的效率。亦可鼓勵學生自由發揮創作,編造新的情景對話,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實現文本主題的升華。在“seeingadoctor”(看病)單元的聽說課上,筆者結合教材醫生與病人的情景對話,首先讓學生結對練習進行原音對話模仿,注意語音語調及停頓。然后鼓勵學生脫稿上臺角色扮演將情景對話表演出來。通過醫生與病人的對話,復習鞏固“havea/the+病痛”“takebloodpressure”“writeaprescription”等相關詞組的表達,使學生身臨其境,再現真實生動的表演情景。最后再引導全班男生女生分角色大聲齊讀情景對話,做到課堂教學點線面的有效結合與鞏固。3.5結合多媒體信息技術,呈現豐富的文化情景。隨著多媒體信息技術的不斷更新,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靈活采用文本、圖片、音頻、視頻、動畫等形式進行課堂展示,為學生創造一個圖文并茂、生動靈現的真實教學情景,傳遞豐富深厚的文化信息。在學習新潮基礎英語第三冊第一單元課文“BillGates”時,筆者首先讓學生觀看了比爾•蓋茨哈佛大學的畢業演講視頻,學習比爾•蓋茨的行動精神,用自己的天賦和能力為世界做貢獻,永遠不要向復雜低頭。通過視頻形式增加必要的人物背景知識可以幫助學生準確把握人物特點及其成就,加深對不同國家文化的認識和理解。英語歌曲的導入也可以為學生創設濃厚的學習情景,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筆者在虛擬語氣的語法教學上,選用美國女歌手碧昂絲的一首《IfIWereaBoy》(如果我是男孩)歌曲導入,讓學生在欣賞音樂的同時觀察歌詞,最后總結句型“IfIwereaboy,Iwould...”。緊接著用“Whatwouldyoudoifyouwereaboy/girl?”的提問方式組織課堂教學。這種將枯燥的語法知識與音樂相結合,不僅形式新穎、寓教于樂,還可以加深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提高英語的應用能力。另外,觀看英文原版電影的教學形式也是情景教學法的一種實際應用。教師應盡可能地引導學生在觀看電影的同時充分調動身體的感官去感知文化內容。把課堂上學過的知識與影片中的實物情景有效結合,加深對中西方文化差異的理解,形成正確的文化價值觀。不過,對于電影的選擇要切合教學內容的實際,作為情景教學的有效補充。

參考文獻:

[1]HornbyAS.英語教師的藝術[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81:89.

[2]Krashen.PrinciplesandPracticei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Oxford:PergamonPress.1982.

[3]劉艷麗.中國基礎英語課堂教學環境研究[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4]王篤勤.英語教學策略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5]徐淑娟.英語教學法理論與新發展研究[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4.

[6]楊連瑞.英語情景教學法初探[J].外語界,1992,45(1).

[7]章兼中.外語教育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

[8]張靜,楊佩聰,胡瑞娟.現代英語教學的理論、實踐與改革研究[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5.

作者:劉蕓希 魏書敏 單位:衡陽師范學院初等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