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生本教育研究

時間:2022-03-31 09:51:55

導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生本教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生本教育研究

小學作文的綜合性比較強,學生對作文的接受常常具有一定的難度,部分學生下筆時無話可寫。在教學中,部分教師注重你寫作形式和技巧的傳授,使得學生出現(xiàn)了被動寫作的現(xiàn)象,不能體驗到作文寫作的樂趣所在,出現(xiàn)了厭煩的情緒,而要解決這些問題,文章從生本教育理念角度進行了嘗試,希望能夠為小學作文教學提供新思考。

一、生本教育概述

生本教育,顧名思義,就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生本教育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逐步從教師為本向以學生為本的方向轉(zhuǎn)變,通過生本教育來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與發(fā)展。生本教育思想目前已經(jīng)在我國很多中小學進行了試驗,取得了深遠的意義。在實施生本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尊重每個學生之間的差異以及學生的個性,進而采取針對性的教學策略來挖掘?qū)W生的潛質(zhì),使得學生的潛能得到有效地發(fā)揮,進而使其獲得更好的教育。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生本教育是指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創(chuàng)新教學觀念和手段,增強學生的寫作技能,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及創(chuàng)新能力。

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現(xiàn)狀

1.缺乏對學生的生活引導

當前,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知識與技巧的傳授,對學生生活的引導有所忽視。他們沒有認識到生活體驗和生活感受對于學生的重要性,在這種大背景下,很多學生缺乏對生活的觀察和體驗,也難以從生活中積累作為所需要的素材,進而導致一些學生產(chǎn)生了厭學的情緒,甚至還會影響作文的教學效果。例如,在作文教學中,教師一味地讓學生背誦一些套路,使得他們所寫作出來的作文千篇一律,缺乏個性。很多學生寫作的作文大多缺乏真情實感,作文中并沒有只的思想,還存在抄襲的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主要是因為教師在教學中,太過于注重學生如何運用詞匯以及修辭手法,缺乏引導學生觀察生活,表達情感,使得很多學生在寫作的時候感覺沒有內(nèi)容可寫。

2.缺失人文教育

語文本身是一種知識和人文相互統(tǒng)一的學科,在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知識,同時,還要提升科學文化素質(zhì)以及其思想道德水平。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并沒有體現(xiàn)出學生思想道德素質(zhì)。學生所寫出來的作文往往是一個模式,各種套話、大話充斥在作文中,很少出現(xiàn)能夠和學生的自我認識非常貼切的文章,能夠反應(yīng)其真實思想水平的文章,很多文章缺乏真實性和情感表達。

3.缺失對文學作品的導讀

寫出好的作文,不僅需要對生活進行真實的體驗積累情感之外,同時,還需要多閱讀一些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來提升自己的文學素養(yǎng)。通過閱讀經(jīng)典的文學作品,有助于學生通過文學作品去了解文學作品中的人物的人生經(jīng)驗,對于開拓視野和增強對人生的理解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這也是提升其寫作水平的重要途徑之一。但是,當下很多語文教師過于注重學生語文知識的掌握,為了讓學生獲得高分,往往給學生傳授一些寫作套路,雖然這會在短時間內(nèi)提升學生的語文作文成績,但是會禁錮學生的思維,使得其降低了對文學作品的閱讀,對其以后的閱讀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限制作用。

三、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生教育的運用

1.加強作文寫作與生活的聯(lián)系

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作文寫作與生活的連接,引入生活元素,讓學生走進日常生活中,學會觀察生活中的點滴,認真體會生活,逐步積累生活中的寫作素材。通過這種體驗,能讓學生所寫作的內(nèi)容更加貼近生活,所寫作的作文更加富有生命力。當前一些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求學生背誦大量的范文,雖然能夠短時間內(nèi)提升作文成績,但是這樣的作文千篇一律,毫無新意。當然,背誦一些的范文確實有助于提升作文水平,積累一定的語言,但是這種功利性的教學方式忽視了學生主體性的發(fā)展,長期下來使得很多學生的思維得到了限制。因此,要想體現(xiàn)生本教育,需要讓學生切實聯(lián)系生活和作文這兩者的關(guān)系。通過這種方式,不僅有助于提升學生的作文寫作水平,使得其寫作更加真實,更加富有生命力,而且,還能夠給真正地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讓學生主動參與到社會實踐中去,對培養(yǎng)起社會實踐能力也大有裨益。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先生也曾經(jīng)說過,“作文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做成什么文字”。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加強學生生活和作文的聯(lián)系,通過有趣的生活形式來代替單一的講解,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寫作興趣和水平。例如,在寫作一些描述性的作文的時候,通過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去公園、郊外等觀察小動物、花草樹木,有助于使其以獨特的視角來觀察和體驗生活,調(diào)動起多重感官,積累豐富的生活素材,進而寫出更加豐富的、細膩的內(nèi)容。

2.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一道理亙古不變。要想學生寫好作文,單純地通過分數(shù)的提高這一手段難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只有讓讓學生對作文寫作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不會覺得寫作文不是一件痛苦煎熬的事情的時候,才會使其體驗到作文寫作的樂趣。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堅持生本教育理念,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注重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yǎng)。例如,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要告訴學生寫作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告訴他們可以通過作文將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和人通過自己的創(chuàng)造記錄下來。而要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還要在作文點評中,從多個方面來對學生的作文進行合理化的評價,尤其是要突出各個學生的個性,要逐步轉(zhuǎn)變觀念,以統(tǒng)一的模式來評價學生的作文,要盡可能發(fā)現(xiàn)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對學生的優(yōu)點給予及時的表揚和鼓勵,促使其對作文寫作更加有興趣,促使其在日后的寫作中更加有熱情。

3.引導學生閱讀,積累作文素材

在閱讀語文素材和課外讀物的過程中,能夠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這些經(jīng)典優(yōu)秀文章的影響。小學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中,要重視學生閱讀。通過引導學生閱讀一些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理解作者思想和情感,拓展其對生活以及世界的理解,為其寫作儲備大量的寫作素材。同時,通過閱讀一些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還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熱情,培養(yǎng)其審美情趣。這種方法是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有效方法,也是生本教育思想的重要天。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閱讀,通過增加閱讀量,能夠豐富寫作素材,提升審美情緒,刺激其創(chuàng)作的欲望,增強學生的鑒賞能力,進而達到理想的作文教學效果。

四、結(jié)語

目前小學作文教學還存在諸多問題,因此語文教師應(yīng)該樹立生本教育觀念,從簡單到復雜,對學生進行引導,以學生為本,加強學生與寫作的聯(lián)系,加強對生活的觀察,注重閱讀,積累寫作中所需要的素材,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發(fā)展學生的個性,進而幫助其寫出更加個性化的、富有生命力的作文。

作者:王秀琴 單位:山西省大同市南郊區(qū)馬軍營聯(lián)合學校陽和坡小學

參考文獻:

[1]王正國.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學周刊,2016,(09):80.

[2]王甲河.生本教育及其對小學語文教學的啟示研究[J].亞太教育,2015,(01):51.

[3]薛瑞琴.生本教育理念的應(yīng)用意義[J].中國職工教育,2013,(10):135.

[4]魯會麗.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生本教育分析[J].讀與寫,2012,(05):187.

[5]劉金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生本教育[J].求知導刊,2014,(0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