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教育教學考核工作思考
時間:2022-03-08 11:14:25
導語:高職教育教學考核工作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教學工作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過程中“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核心工作,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最有效載體。高校唯有遵循職業教育規律,根據上級的有關部署,結合社會的需求,充分發揮自身的特點和優勢完成頂層設計、做好資源配置,根據相關原則,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標準組織實施教學工作,并嚴格對教學工作的實施過程和實施結果進行全方位的考核,方可實現提高教學工作水平,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最終目標。
關鍵詞:職業教育;教學工作;考核
人才培養是學校的核心工作[1],其他工作都是圍繞人才培養而開展的,而教學工作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載體。目前普遍推行的高校二級管理體制中,教學工作頂層設計、教學資源配置、教學輔助、教學組織與實施、教學監控與評價等工作一般由不同的職能部門來承擔,因而必須認真思考影響教學工作的多種因素,系統、全面地構建教學工作考核體系并嚴格執行,方可更全面、更有針對性地推進教學工作,及時發現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從而提高教學及人才培養質量。
一、考核的原則
1、分層考核,以評促教。在教學工作的規劃與實施中,各部門的職責及作用是不盡相同的,不能用統一的標準或方法進行考核。而是要根據其職責和工作特點,針對教學實施分層分類考核,方可得到較為理想的考核結果,為改進教學工作提供客觀、真實的參考材料。2、以人為本,全員參與。教學工作應當是人人參與的,有直接參與者,如教師和學生;也有輔助者,如教輔人員,因而教學工作應該圍繞著以促進人的進步來組織和實施。對于管理者,應能提高決策和管理水平,提高執行能力。對于實施者如教師,應能有效調動其積極性,自覺參與教學改革,不斷提升教學水平。對于參與者如學生,應能使其產生濃厚學習興趣,積極提高自身素質和綜合能力。3、校企合作,工學結合。職業教育的本質是依托行業企業的一種教育,在教育過程中需依靠行業和企業提供的技術、設備、職業標準等開展教學。實踐證明,沒有企業的參與,職業教育就形同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校企合作應貫穿于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全過程,才能培養出符合企業用人標準的高質量技術技能型人才[2]。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是職業教育的基礎,也是根本,教學工作的組織與考核必須有企業的參與。4、定量定性,統籌兼顧。定量考核是加強學院教學工作目標管理的有效手段,但管理的最終目的則是提高教學質量,促進人才培養[3]。由于部分工作的情況不同,不能全部都作定量考核。因此在定量考核的基礎上,還應對這部分工作或其考核結果進行定性考核分析,并將定量考核結果與定性考核結果有機結合。5、與時俱進,服務產業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社會的發展緊密相關,直接服務于區域產業。當區域產業轉型或升級時必定對人才的需求標準提出新的要求。作為人才培養的直接載體,教學工作不僅要根據產業需求形勢的變化也要考慮學校的現實基礎,統籌兼顧并適時動態調整方向和內容,方可跟上社會發展的步伐,緊貼產業的發展,服務產業發展的需求。
二、考核的對象
1、教學工作組織實施部門校級職能部門。主要是指教務處、教師教學發展中心、教學督導室等部門,其主要工作職責是承擔教學的宏觀工作。主要考查其對全校教學工作的頂層設計是否合理;上級對職業教育的部署、學校貫徹上級的意見、產教融合的要求等要素是否有效融進教學工作中;考查其指導、組織、協調與監控的職責是否到位;能否做好導向,整合好資源服務教學,有效地調動教學工作的積極性等。院系及公共課教學部門,主要是指具體實施教學工作的部門。主要考核其是否能真正貫徹落實學校對教學工作的部署,是否能根據學校的總計劃結合自身的實際,根據用人市場的新要求合理、有效地制定教學工作的實施方案并強有力地支撐學校的總體計劃;考核其是否能按計劃、按要求有步驟去實施教學工作實現預期的成效。2、教學工作輔助部門教學工作輔助部門主要是指教學設備管理處、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圖書館等部門,其主要職責是為教學工作提供資源和技術支持,輔助教學工作。主要考查其能否根據教學計劃及需求合理整合并調配資源服務教學;考核其為教學模式改革提供技術支持的能力。3、參與教學工作的個人教師層面。考核教師的教學理念與職業教育發展的形勢是否與時俱進,其教學的方式、方法是否符合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特點和要求。在教學組織實施過程中是否按教學規范的要求對學生管教管導,各類教學材料完備齊全,是否積極參與教學改革工作。管理人員層面。考核管理人員是否具備服務教學工作的意識和態度,在教學工作的實施中是否能很好地起到指導、監督、組織和協調的作用。
三、考核的主要內容
1、體制與機制。考核各級教學部門的組織機構以及相關的工作制度是否健全,工作職責和任務是否明確。現有的體制機制是否能獎懲分明,有效地調動全員參與或協助開展教學工作的積極性,是否能保障教學的各項工作實現規范化、常態化。2、規范化與常態化。考核各級教學部門的各項工作是否按照相關的規定和要求開展,相關的教學過程材料或結果材料是否規范制作并整齊收集歸檔。3、實施與監控過程。考核各級教學部門是否能按預定的計劃和要求組織實施教學工作,是否能嚴格按照標準對教學的過程進行指導和監督,對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有效的整頓或及時的處理解決。4、質量與效率。考核各級教學部門的工作成果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成效,是否對全校的教學工作實現了有效的支撐。尤其是學生、家長、社會等各方面的滿意度和評價是否高,學生的就業、創業競爭力與實踐創新能力是否有明顯的提升。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還可對其效率進行考核與評價。5、特色與創新。考核各級教學部門在教學工作的組織與實施中,能否根據職業教育的特點并結合行業企業的需求以及自身的實際情況,有特色、亮點的改革或創新之處,并能形成學習或借鑒的模式,適合進行推廣應用。
四、考核的方式
1、過程考核與目標考核。過程考核。可分為事前考核、事中考核和事后考核三個階段。事前考核是指在教學工作組織實施前的考核,主要是考察其計劃是否合理,可操作性是否強。事中考核是指在教學組織實施過程中進行的考核,主要是考察其實施的規范性、實施的進度等。事后考核是指教學工作完成后的考核,主要是考察其質量。目標考核。可分為期中考核與期終考核。期中考核是指教學工作實施過程中的考核,主要是考察已進行的教學工作是否達到預期的中期目標,通常以量化的形式進行考核。期終考核是指教學工作全部完成后進行的考核,主要是全面考察其量化目標是否全部實現。2、現場考核與訪談考核。現場考核。指深入課堂、實習(實踐)、管理辦公室等教學一線進行的考核,從現場的實際情況進行考核。訪談考核。指對涉及教學工作的人員如學生、教師、教學管理人員、企業代表等人員通過問卷、談話等形式進行的考核。第三方考核。為避免更多的人為因素干擾,保證教學工作的客觀評價,校方還可委托非本校內的校外第三方機構按照相關要求和標準對教學工作進行全面考核。
五、結束語
教學工作考核體系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到學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實施過程中還必須注意與時俱進,根據出現的各類問題結合各種反饋意見進行修改和調整,以體現真實的情況。
參考文獻
[1]梁鈺,趙蕾.高校二級學院教學工作考核方法探討[J].經營管理者,2015(21):256.
[2]馬樹超,郭揚等.中國高等職業教育歷史的抉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96-98
[3]梅霞.兩級管理模式下系部教學工作考核的創新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2(2):28-31.
作者:黃云奇 單位: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高職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分析
- 下一篇:美容美發人才培養論文